“打工仔小张”涨粉百万,为什么她的内容惹人爱?
大家好,我是Tina。
最近有位博主流量爆棚,粉丝破百万,
她叫“打工仔小张”。
你猜她发的是什么内容?

教人怎么点麦当劳、怎么点星巴克、一个人怎么去海底捞吃火锅,怎么去电影院看电影、怎么坐飞机、怎么坐高铁···
这些内容被她放在一个叫“如何如何”的系列里。
就是这个系列,让她火爆全网。
很多人看见这些选题,都满头问号——
这不都是常识,居然需要教?
视频下面和热搜里的评论告诉我们,需要,而且,是刚需。

1. 你以为的常识,却是无数人不知所措的第一次
在#如何看待打工仔小张走红#的热搜里,
很多网友发自内心地对她表达喜爱和感谢——

被忽视的问题,在她那里得到了解答,
很多“十八线小镇青年”、刚进社会的大学生在她的视频里找到了生活指南。
而其实,关于生活常识类的话题,并不是第一次火。
之前有一个热搜,是“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话题阅读量有5.6亿,

其中提到最多的内容是:去医院怎么挂号、怎么交水电费、如何租房、五险一金是什么等等。

不是这届大学生不行,而是从象牙塔到社会的巨缝衔接让人措手不及。
你再去翻翻打工仔小张的评论,就会发现有人从来没吃过火锅、有人从来没去过网吧、有人没去过健身房、有人没去过电影院。

她的视频会火,就是因为她的内容可以帮助很多人度过不知所措的第一次。
城市化建设确实让生活多了很多便利,各种各样的店铺品牌确实给了大家新鲜的体验,但同时这些事情也让我们多了很多“常识”方面的学习成本。
之前就听朋友讲过她第一次坐地铁的经历——晚高峰,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因为不会刷地铁票被困在了出口闸机。
什么叫社死,她算是深刻体会了。
所以,你看,在很多人眼里跟呼吸一样自然的行为,却是别人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面对这些“不知所措的第一次”,有一个能贴心的、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搞定这些难题,她不火,谁火?

2. 不知所措的第一次,为何亟需治愈?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第一次”为什么会让人不知所措?
因为面对“第一次”的时候,人们所面对的是一种未知。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道的结果”比“坏的结果”要可怕得多。
假如你第一次去星巴克点咖啡,很有可能会心怀忐忑——
我会不会“露怯”?店员会不会嘲笑我?咖啡价格会不会超出我的承受范围?其他客人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

这些问题一个个蹦出来,可答案一个都没有。
这时,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认知闭合需求”。
认知闭合需求即指在面对未知、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会迫切地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来摆脱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
而打工仔小张,完美满足了大家的“认知闭合需求”。
她会一步一步教你怎么点餐,有视频有真相,照着她的攻略来,你就有稳稳的幸福。
她会告诉你,星巴克就是一家贵一点的饮料店,和coco、一点点没有区别,还会告诉你咖啡的价格区间,在哪点餐、在哪取餐。

她会带你沉浸式坐高铁,事无巨细,把各种注意事项讲得明明白白。
从“未知数”到“心里有数”,面对第一次的恐惧,就在这一个个视频里被治愈了。
能满足咱们发自心底的需求,她不火,谁火?

3. 爆火的背后,是打破“知识诅咒”
打工仔小张的爆火,让我想到一个词,叫知识诅咒。
知识诅咒,指的就是一旦我们自己知道某样东西,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想象不知道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同别人分享我们的知识变得很困难,因为我们不易重造我们听众的心境。
很多想做自媒体的同学,都很容易陷入知识诅咒困境。
他们觉得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值一提,人尽皆知,
但其实,这些内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相当宝贵的经验,
比如宝妈的教养经验、职场人的沟通技巧、学霸的学习技巧,或者你在生活里有很多小妙招,这些都是无数人迫切需求的宝藏。

有一句话说:在中国,就算99%的人都知道的事,也还有一千四百万人不知道。
也许你是那99%,但还有1%的人,在等你的帮助。
而打工仔小张,就是那个打破了知识诅咒的人,
她听到了观众的倾诉,所以才会极其细致、耐心的把各种生活技巧分享给大家。
她不火,谁火?

4. Tina说
克服知识诅咒,才能看见真正的需求,
看见真正的需求,才能想办法满足需求,
这样,你的内容才会拥有真正的利他性。
而在打工仔小张的内容里,还有另一个特别值得学习的地方,那就是尊重。
她会像一个朋友那样,亲切细致的解决你的每个问题。
这样的真诚,对于每个自媒体人来说,都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