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奇迹教学--感谢佛洛依德(三)扭曲真相的因应之梦
JC和圣灵被扯入梦中,拉进由身体构成、充满幻相的世界,帮忙解决一堆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愿把祂们当成觉醒的助缘,只想利用祂们把梦境弄假成真,圆一个更好的梦。虽然这种倾向根深柢固,但切莫掉以轻心,它会断送《奇迹课程》要给你的慧命。
------------------------------------------
在《课程》中,JC常称圣灵是代上主发言的天音、梦中的呼唤。在分裂的心灵中,提醒我们仍与生命源头相连。
JC也称圣灵为“上主的召唤”,在分裂的心灵中,唤我们回头,回到当初选择小我的那一刻,重新选择,选择圣灵!
圣灵不停地在梦境之外呼唤沉睡的我们。从选择分裂的那一刻起,也就是“小小疯狂一念”生起时,那召唤从未停过,即使我们听不见,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那声音一直都在。
两千年前,像JC这样的人出现时,(世上当然还有其他成道者,但暂且以他为例),他以人的形式,代表梦境之外的呼唤。
两千年后,他又传来了《奇迹课程》,《课程》将自己定位在“小我的架构”内,自然得藉助于文字与概念,但它的“内涵”是爱,爱才是整部《课程》的源头。它来自梦境之外,与妄见之境无关,也和世界毫不相干,它来自正见之心,相当于弗罗伊德所谓的“外来刺激”。
而《课程》的核心讯息:宽恕,或是疗愈,皆属于正见的概念,它反映另一思想体系,即便我们否定了它,它依旧存在。
那一思想体系就是梦境之外的呼唤,正如前文诠释圣灵的呼唤为:“唤醒人心”的快乐之音。
问题是,我们根本不想听这召唤,不想从梦中醒来。若非如此,我们当初岂会拒绝这一召唤!
当我们还是一体圣子时,曾面临这一抉择,聆听歌颂“特殊性”的小我之音?
还是表明“分裂不曾发生”的圣灵之音?
那一刻,我们都选择且认同了小我之音,因为我们喜欢搞分裂,宁可沈睡不醒。因为一旦选择了圣灵,就会在分裂之梦里听见“觉醒的呼唤”,欣见这全是一场梦,什么都没发生过。
那问题反倒严重了,难怪我们宁可昏睡,在生老病死的梦中厮混,追逐特殊性的光环,有时会尝到一点甜头,但绝大多数的时间,苦不堪言。忽然,上主的天音响起,梦境之外传来了这“刺激”,但我们不愿醒来。
弗罗伊德说了,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继续沉睡,梦是睡眠的守护者,外境一旦传来刺激,它会设法把那刺激编织入梦,我们就不必醒来回应。
那圣灵之音、纯然慈爱的讯息,来自梦境之外,来自正念之心,丝毫没有小我的痕迹。
JC以肉身出现,“形式”上虽脱离不了小我,但其“内涵”则超越梦境。别忘了,内涵是“非二元”的,它反映出天国的一体性。
我们知道,对小我,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事了。于是,小我会把“非二元”的讯息,即“分裂不曾发生过”的讯息,编织到梦境之内,以免我们醒来,响应呼唤,就像把电话铃声带进梦里一样。
同样地,许多学员在学习《课程》之初,甚至从《课程》出版以来,就想把JC、圣灵、上主拉进梦境,而不愿从梦中醒来,选择正见之心所给的“另一选项”。
JC和圣灵被扯入梦中,拉进由身体构成、充满幻相的世界,帮忙解决一堆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愿把祂们当成觉醒的助缘,只想利用祂们把梦境弄假成真,圆一个更好的梦。
虽然这种倾向根深柢固,但切莫掉以轻心,它会断送《奇迹课程》要给你的慧命。
《课程》的目的,原想助你“跃升战场之上”,和JC一起俯视小我的秘密之梦与世界之梦,让你明白这些梦不可能有结果,而且疯狂至极。你若想好过一点,唯有改变看世界的眼光,明白世间没有一物能满足你!
唯一能满足你的是心灵的“重新选择”。
若想把世界变得更好、梦境变得更快乐,只会白忙一场。你若将光明带入黑暗,只会得到更多黑暗。这就是我先前引用过《梦里的光明》那一节的开头:“每一个梦都会把你导向另一个梦,每个幻想好似为黑暗带来一线光明,其实只会使黑暗更显阴森。”
这就是为什么两千年来,基督教衍生出宗教审判、十字军东征,充满了仇恨与迫害,也充满了偏见、批判、谴责、谋害、特殊性、排他性……为什么?因为小我思想体系更加阴森了,它却仍幻想自己充满了光明。
基督教和世上任何“主义”一样,都企图把光明带入黑暗的梦境,反倒被黑暗吞噬了。
但不少信徒相信自己是“荷光者”,表示他们对黑暗的秘密梦境毫无警觉,仇恨才会不断涌出。本来教人放下特殊性的JC,反而变成一位特殊的救主,成为宗教膜拜的偶像。
为此,JC在《课程》一开始就反复强调:他和我们毫无不同之处;不只他是上主之子,我们全都是。
他企图修正教会妄用他的名义来标榜特殊性。因为错误就在于把光明带入黑暗,而非把阴森的特殊性带入光明中、带入无分无别的上主之爱里;他们反而把一视同仁的上主之爱带入特殊之梦里。
不论《新约》作者,用心多么良苦,他们对JC真理的了解,都跳不出传统的思想框架,难怪会扭曲得这么厉害。也难怪奇迹学员读《新约》时,常感到错愕,甚至反感,因为通篇都在标榜特殊性,例如:神只爱祂“拣选”的那一群人,JC则是最受宠的那一位。
你若试图从幻相角度去理解真相,或企图从梦的角度了解觉醒境界,只会让真理沦为梦境的一部分,仍旧落入了“因应之梦”的模式。
就像我不想从梦中醒来接电话,干脆把铃声编入梦中情节,继续沉睡。这就是两千年前JC在人间的遭遇。
不幸的是,两千年后人们仍以同样的模式对待《奇迹课程》,千方百计将它纳入幻相世界。然而,上主之爱是不可能与世界兼容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把这世界和它暗藏的小我思想体系一并带入我们心内的圣爱中,这才是JC和圣灵在人间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