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核大国来说,新挖400口洲际导弹井最合适?

由于用最新技术建造的发射井越来越坚固,而且管理也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况且当今的天基战略预警手段,可以近乎完全实现在对方先发制人的核弹头落地之前,就可以把自家固定发射井内部的洲际导弹全部发射出去,因此最新的固定洲际导弹发射井越来越有现实的战略意义。在成为首轮打击中坚力量的同时,也向战略对手清楚地表明自家的核实力和核打击承受力。也就是有足够数量和足够现代化程度的发射井,才可以避免对手因战略误判而轻举妄动;尤其是让对手不要轻易地误判某方的弹头和载具的总数量。这一点是陆地机动部署和平时隐蔽在水下的另外几种战略打击手段所无法代替的。而且以现在全球性大国的天基战略侦察卫星的清晰度,对手地面上突然出现的大型设施是不是洲际导弹发射井,

基本不会判断失误;最多只会出现真导弹井和假冒的空导弹井的疑惑;而绝不会把其他的大型地面设施包括这些设施的地下部分误认为是洲际导弹发射井。而且凡是现代化的洲际导弹固定发射井,都是在某一个地区内集群出现的。在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多则布置上百个,最少也要布置50个以上。这样做既是便于集中管理也好防止地面的目视侦察。因此对所有核大国的顶级卫星图像分析员来说,把其他无关的设施误认为是洲际导弹发射井尤其是集中布置的发射井群的概率基本就是零。那么这里就有了一个核心问题,这就是既然大国的新式洲际导弹基本不会被战略对手错认,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无法隐蔽或者说干脆不需要隐蔽这些固定发射井。批量建造新井本来就是要让对方的低轨道光学和雷达侦察卫星看到的。

那么到底该建造多少个现代化的新式发射井,才能起到该有的长久性战略安全意义了。也就是说,到底建造多少个新井,才能让对手彻底服气;认为后来者的战略实力已经可以与其平起平坐,甚至已经超越了旧有的全球霸权;被承认已经是一个新崛起的全球战略力量,最终目的就是让旧霸权彻底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任何幻想!在过去,西方一直说某方只有24个老式的洲际导弹固定发射井。这种老式的发射井都具备排烟系统,因此不能彻底封闭,从而导致其抗核冲击的标准不够高。在实战中很容易被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摧毁。除了发射井强度不够外,这些井内部布置的,被认为基本都是液体洲际导弹;而且大部分都是单弹头模式。即使不能被先手摧毁在地面,那么也有一定的概率被中段拦截。

也正是基于以上判断,超级大国当年的NMD计划,才在阿拉斯加同样布置了24个反导发射单元,就是幻想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中段拦截。由此可见,早期的老式固定发射井抗打击能力不强,数量更是严重不足。不但不能起到有效的核威慑,反而会诱发实力强大的战略对手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冲动。因此新井的坚固度尤其是数量必须大幅度提高才有现实意义。那么到底提高到多少才算及格?首先还要看现有的两个核大国,当前还保有多少固定发射井。前苏联曾经先后建造了超过1100个陆地固定发射井,在总数量方面长期领先全球,而且其固定井的设计与应用上水平也是相当的高。不过苏联解体后,大量的固定发射井在超级大国的监督下被炸毁并且彻底填埋了。因此现在真正还具备实战能力的发射井,应该下降,

到了350个左右。而且因为财力不足的原因,今后苏联的继承者也很难在大规模重建或批量新建发射井,因此能继续维持350个井可正常战备值班已属不易。而超级大国方面,冷战高峰期间曾经有650多个井处于值班状态,而到目前理论上只保留450个井,实际上还可以用的基本在400个以下。因此作为“后起之秀”,新建400个新式井,就已经可以和前两个核大国平起平坐,而且后来者不受任何条约限制,可以为固定井内的超级导弹任意配置弹头和诱饵的数量。比如建成400个井,每个井3个弹头,那么就有1200个新式弹头值班;如果每个井有6个弹头,那么就有2400个弹头值班。这个数量已经不是平起平坐,干脆是力压旧霸权不止一头了!如果最终造出800新井并且全部装填,则属于打遍蓝星无敌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