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于 北京公交 动力和燃料的 随笔

2022-05-27 22:24 作者:sfh0525  | 我要投稿

本来想对此视频写个评论的,一下写多了就改专栏吧。因为本来是评论,所以没有配图。质量就是个评论,有错误敬请指点。

顺带 @HEHE赫赫贺 


从自编号就可以看出北京公交车的燃料故事是十分丰富的。

北京公交早期几厂时代,还有分几厂有柴油车的故事。后来,第二位自编号就是以燃料(和车辆种类)区分的。

首先,区别一下ICE传统内燃机车 和 混合动力 BEV电池电动车(和无轨电车) 以及其它小众动力车。这里传统内燃机就是只以燃烧燃料提供动力的内燃机汽车,可以烧汽油、柴油、天然气、石油气、乙醇、氢气等等,也可以任意组合一起烧。混合动力是甭管你是电-内燃机P/S/CHEV,还是液压混动等等 是有多种动力的车(可能直接或间接提供)。因为无轨电车和BEV电池电动车都是以单电力直接驱动车辆,这里就和一起说了。 还有就是燃料电池车,比如氢燃料电池,是氢气通过燃料电池反应生成电,而非直接燃烧,产生电力,通过电动来驱动汽车。

传统燃料又分真传统的汽柴油,和90年代兴起的“清洁燃料”CNG LNG LPG 氢气 乙醇。清洁燃料是指,这些燃料直接燃烧比碳更多的传统燃料,更不容易污染环境。举个例子,CNG车正常情况是不会燃烧出颗粒的,怎么烧都没黑烟,碾压柴油车。所以北京公交06年就有高于欧五排放的CNG公交车了。但是传统燃料车无论如何还是要以发动机直接驱动,然而内燃机天生转速区间就很小,高效工况区间更少。比如年检的时候,都会强行踩高转速来避开污染大的低转速区间。很多柴油车起步时会冒黑烟也是如此。而变速箱,尤其是AT变速箱,传统效率再给你吃点,最终效率就更低了。现在,无论欧洲还是国内,内燃机的进化已经到头了。内燃机已经从,过去使用电控、高压共轨、缸内直喷、温度管理,到现在问就是后处理,各种催化。从欧四往上,柴油机必须靠需要不定期加注的尿素来达到尾气排放标准,这也导致当年很多车主拒绝欧四车。国六也分ABCD阶段了。而且很多发动机,为了达到国六,功率倒吸。

对于燃料本身,柴油安全、高效没得说。天然气因为成本低,尽管天然气发动机效率低于柴油,但是公里成本比柴油低,所以有不少商业车辆在10年代改装天然气动力。CNG和LNG在00年被认为很危险。车载CNG是20个大气压存储,而且CNG车续航也很堪忧,也就比纯电动好点,加气速度也相当慢(20分钟),还要担心气罐抽真空报废的问题。车载LNG压力低,10个大气压,但是低温,-80度。而且有存储时间短(气罐隔热问题,LNG气化,压力大,气罐自卸压,放气),天然气自卸压,随时放气,虽然天然气密度低,随时向上消散,LNG车停于桥下可能导致天然气堆积爆炸。当然天然气有个好处,爆炸极限小,大约5~15%,高于15%直接“安静燃烧”了。LPG虽然可以很容易做到高密度储能(常温10个大气压即可),但是石油气密度大,很容易漏气但不能像天然气那样散走,而是堆积在地面引发爆炸。北京公交05年有BK6111LNG BK6141LNG在北边加液,但是奥运时和氢气一样被认为太危险而废除掉了。12年后的再LNG大潮的加液和早期的LNG不通用。所以那俩直接废了。另外LNG大潮(补贴)坑了很多地方,LNG加注站成本高(LNG储存是-160度保存),但是补贴退却后,地方公交纷纷停用LNG,导致废弃,北京公交这方面做的还不错。对于LNG容量问题,当年西苑厕所,LNG加液线路太多,容量满,很多线路被迫去其他地方加液。

混合动力,HEV车,北京公交最早大批量使用的混动是混动呆,是伊顿并混。同时还有个默克尔塞的西门子可外界充电的串混呆。当然也有混连混动,小轿车很常见。一般并混是轻混,串混是中度往上的混动。但是车票绿牌和这个无关,房山有绿牌并混,BJ6105PHEVCA-7,就是可外界充电,纯电续航超50km。个人认为这样强行塞电池,增大整备质量,反而抵消了混动的优势。混合动力主要是借助电,使得内燃机工作在更高效率的区间。此外,电力再生制动,也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比如并混起步靠电,摆脱低转速大扭矩的区间,串混直接就定转速工作,供电全靠电池转化。但是现在(公交车)有个巨大的问题,由于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设备重量起飞,加了这么多电子设备,整备质量比过去电气化低的BK670重太多了。另外电子设备如此多,故障率也是翻倍的。还有就是低电池容量的混动还是太烧电池的循环寿命了,比如混动呆,电池在后期经常坏很常见。顺带说一下,原来京华还有液压混动巫婆,过去偶尔能在北京道路上看见。还有就是,北京公交的西门子串混逻辑和北京公交抠门配置很有问题,哪怕玉柴转为混动设计的发电机,仅仅2年,就有混动绿鹰发电机磨损过大的报道。西门子混动是要双电机配置的,但是北京公交当然抠门的是单电机配置。还有北京公交直接贴封条封充电口,让现在的“外接充电串混”车完全依赖自身发电,而发电机功率又选低了,虽然电机低速加速快,但是高速行驶就是比功率,功率低就得地板油,电池电量经常低到需要强制最高而非最经济转速充电,混三车况真的不行了。还有一个,早年电机还是直流空气冷却时代,电机很怕热(温度高、电阻大、线圈着火),当时认为天然气混动布局很不好,因为天然气机发热比柴油机高得多(小黄人喷火),目前来看,直接水冷电机,问题不大。

BEV和无轨电车,这种电力直驱的车。对于无轨电车,随时随地就能充,一根线充多辆车,没有充电站(当然有电网及变压站了),结合线网浅放浅充,对电池也是极好的。但是北京由于线网源自50年代苏联,除了双悬挂线网可以飙高速,其它地方全是低速线网。而且无轨电车很容易发生脱线事故,电线、悬挂线、集电头飞出,随便一个就够把旁边行人打骨折。另外BRT车电压特立独行,不能在600V电网充电。BEV的B电池也是巨大的问题。电池循环寿命、工作温度、充电功率、电池维护成本(EV2说电池和车一样贵,180w),都是极大的问题。早期90 81北土城充电站还吃了 生在国标充电头前而充电不通用的问题。四惠换电站还好,但是最多只抵消了充电慢的问题,但是要多买几份电池、充电站成本极高,而且电池互换性、电池位置通用性,都是问题。而且对于公交车,快充功率极其恐怖,两辆无轨电车满功率用电即可过载,纯电动充电功率更大,而且集中充电,北京老旧的城市基建,有把周边小区充跳闸的传言。还有电机也有传统直流电机、永磁同步、三相异步等等。据说永磁同步低扭大,三相异步转速高。顺带,BEV纯电动车也有多档变速箱的,据说EV2就是3AMT,国内还有手动挡纯电动。

对于小众动力车,我就说氢燃料电池吧。北京公交06年引进的(送的,那会北京公交还是在国际上都有地位的),氢燃料O530,据说就观察到催化剂损耗过快的问题,虽然使用氢燃料电池就是用来改善大气质量的,但是它自己很挑空气质量。国内有多个早期氢燃料电池技术都报道过因为国内空气质量太差,催化剂损耗过大的问题。此外,储氢是极其困难的事,因为氢是一号元素,原子和分子半径都极小,很容易挤到金属里面发生“氢脆”。储氢技术目前还不特别成熟(车载和运输)。


其他的。。想到了再说。

本人并非专业人士,这些业余知识也大多是在18年以前,国内公交行业和社区没落之前获取的。


对于 北京公交 动力和燃料的 随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