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了100遍的许燕《人格心理学》怎么学?苏凡一老师写了3385字给大家解答!

哈哈喽~北师MAP的准研究生er们~
我是苏凡一。

大部分时候,我跟大家都是通过声音的形式见面,和比邻的同学们还是第一次用文字的形式交流。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其实非常喜欢文字,有的时候文字能够传达的力量和信息,是要比声音形式高得多的,只不过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太想在文字上投入一些时间和感情。
所以这次可能是一个机会,跟大家用文字的形式聊一聊我对北师大大纲变化的理解和我的建议,可能有一些内容是上课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的,不过希望文字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梳理和感受。
01.大纲变化后的《人格心理学》
北师MAP考研新大纲《人格心理学》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任何变动都会带来一些影响。所以从伯格的人格改成许燕的人格对同学们的情绪状态和复习节奏会造成一些波动在我看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们要允许自己有波动,这是我们身上的感受的部分,它对我们很重要。
但同时,我们身上也会有一部分被叫做理性,当然最好的一种状态是理性的我们和感性的我们可以整合到一起,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不就是人格的统合性吗?回忆一下知识点啊同学们)。
如果你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你真的非常棒,如果我们有的时候会受到感受或者是理性的支配,忽略掉另外的那个我们自己的话,这也非常正常,谁还能没点困扰呢?不过,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告诉了我们,灾难其实在大部分时候只会发生在我们的幻想里,我们需要做的,是适应,并且解决问题。
要解决问题的基础,就是知道问题是什么?
①伯格的《人格心理学》为什么要变成许燕的《人格心理学》呢?
从我的角度上看,有很多原因,比如国内的大学会更看重答题思路和系统性,许燕的书上的相关知识点的逻辑和解释要比伯格更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许燕的书也会涉及到更多心理学家,我知道这一点应该是同学们觉得焦虑的最主要的原因,你会觉得有可能有一些人的理论你在之前根本不了解,没看过,所以你会很担心这些人的理论一旦出现在试卷上,会发生什么。但,我想要说的一点是,重点内容永远是重点内容,不管换到哪本书,重点内容都依然会是重点内容。就像我预测认知流派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你考伯格,它会是,换成许燕,它也依然会是。
而那些比较少考到的内容,比如说沙利文啊、弗洛姆啊之类的,那你换到谁的书,他们考的也不多,就哪怕大家可能更不熟悉的郭永玉的《人格心理学》或者是《人格研究》,也是一样的结果。
所以我们担心的事情,确实不能说没有发生的概率,但是概率不大。并且,在我们考伯格的教材的时候,也出现过一次超纲题目,考到了疾病倾向人格,从那一年开始,每一年大家都会担心是否会出现超纲的题。
所以不换教材,你也有可能有题不会做。
②那么伯格版和许燕版《人格心理学》有啥区别吗?
答案就是,除了可能某一些关键词因为翻译的问题,会需要我们注意一下,新增加的内容,比如说新精神分析的一些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存在主义的内容需要被添加到我们的知识框架里之外,我觉得并没有任何区别。
02.接下来该如何复习?划重点!
北师MAP考研新大纲《人格心理学》
新的大纲其实就是许燕的《人格心理学》,大纲里没有提到非常详细的哪些知识更可能会出题,所以我们依然可以根据过去几年,除了北师大之外的其他学校的考试方向。
那我们就总结一下《人格》的重点内容:
(1)人格的特性
(2)弗洛伊德的理论当中的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和三种焦虑以及心理防御机制
(3)荣格的理论当中的集体潜意识和原型
(4)阿德勒的人格动力、人格结构的相关概念(这个比较适合使用在案例分析当中)
(5)霍妮的神经症理论
(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7)斯金纳的强化的四种类型、强化的程序(这部分内容是之前的大纲中没有的)
(8)多拉德和米勒的学习四要素以及和冲突相关的一些观点(这部分内容之前也没有)
(9)奥尔波特、卡特尔和大五人格对人格特质的分类(奥尔波特的机能自主也需要看一下,防止出简答题)
(10)艾森克的人格层次模型、人格特质的分类,以及三个特质和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2)罗杰斯对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人格适应的看法以及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
(13)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当中对于建构、个人建构系统、焦虑和威胁等问题的看法
(14)罗特的行为潜能预测公式
(15)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观察学习
当然,这些内容是之前考试当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内容,不代表其他的心理学家的理论考到的概率是0%,我的建议是,大家的重点需要放到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上,但其他人的理论你也需要形成一些认知结构。
03.直通车如何带大家学习?
北师MAP考研新大纲《人格心理学》
一般来说,我们会在每年的春夏阶段,跟大家用比较多的课时,比较长的时间,比较细(我的排比句用的是真的还行)的讲解知识点。也就是说,希望大家在刚开始的阶段,能了解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框架。
我很希望通过这样的精讲课,能让大家更清楚的知道,《人格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在说什么,为什么要说这些,和其他的科目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以及会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在暑期阶段的课程,希望能帮大家在开始长时间的背书之前,找到一些比较重点的知识,比如说,我们会告诉大家精神分析的重要程度确实是要高于其他的流派的,所以你要多花一些时间来学习精神分析,尤其这又是一个跟我们过去的学习和思考形式不太一样的一个流派。
那么到了后期,会包含对于过去几年的真题的讲解和分析,帮大家形成做题思路,毕竟,不管我们背了多少书,到最后都需要把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落到卷子上。我们很多同学在这个部分会有困难,所以我们会帮大家形成一些系统的做题思路,提升你对自己做题能力的效能感(看到这里的话,试着想一想效能感是谁的理论,他还有什么其他的理论)。
最后呢,就是冲刺阶段了,我们会一起来背书!
04.一些常见问题答疑:
北师MAP考研新大纲《人格心理学》
最后,想回答一下大家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
NO.1:8月份怎么学习人格?
八月份按道理来说,大家应该要考试背书了。
针对人格心理学来说,我不建议大家真的用非常长的时间来背书,要找到自己的背书技巧和方法。
有同学比较纠结的是,人格是不是也需要被框架图,肯定是这样的,不过我觉得人格的框架和普心应该有一些在结构上的区别,我希望大家背诵四级内容:
流派——心理学家——人格主题——重点专业名词。
📝简单举个例子:
比如说,在八月份,希望大家能达到的状态是当我说到罗杰斯的时候,你能想到人本主义(流派),这是“罗杰斯”这个概念的上位概念,还有就是另外一些下位概念,我说的“人格主题”“重点专业名词”这就是下位概念了。
比如,你需要想到“人格结构”,同时要想到罗杰斯的人格结构当中提到的一些重点名次,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那么顺带着你需要想到这两个自我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这就是“自我不一致”,属于“人格适应”。
那么为什么会有自我不一致呢?是因为有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人格发展),人格发展包含什么呢?也就是是什么导致了人格发展中的问题呢?有三个专业名次:积极关注的需要、价值条件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如果你对于罗杰斯的的内容掌握到这个程度,我会觉得你就做好准备去回答一些和罗杰斯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具体工作方式无关的问题了(因为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是罗杰斯的内容当中,和自我理论平行的另外一个体系)。
NO.2:可不可以只背关键词,答题用自己的话来写?
当然可以,这也是我的建议,建议大家背诵关键词,而不是用很多时间背课本,一方面是我们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老师也不会对着课本去看你的题目写的到底相似度是多少,给分点一般就是一些关键词,以及你对关键词的理解是否是准确的。
不过我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同学一听说可以不背书,就以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写题,但是这是大忌,你依然需要关键词,比如“心理性欲发展观”“强化”“力比多”“个人建构系统”这些词你不可以用你自己的话写,你要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那就不是课本上的心理学家的理论了,那就变成你自己的理论了。
咱们就是在成为比较厉害的人之前,还是需要尊重之前的心理学家对于概念的命名的,等你很厉害之后,你随便怎么写都可以。
好了,本来要写一千字,一不小心又三千多字了...这就是说明一个问题,话多的人,不管用什么形式,都是话多的...
最后,我们摆好心态,人格多有意思,不要怕它,其实只要我们能真的理解了人格,你就会觉得这个学科真的非常好玩(要不然我也不会讲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