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百年 下 旧社会扶余的小店、花子房(三)
作者:关士杰 2癞皮花子(瘾君子) 民国以来,日本人挂着洋行药房等招牌, 携带来大批海()因、白面、金丹、高根、吗啡、鸦片等毒物侵入我东北三省,以及华北各地,因之我同胞,吸毒的日益增多。至伪满时,东北各地,公开设鸦片小卖所,发放吸烟证。公然在东北、热河等地种植罂粟,毒害我人民。从此大烟鬼,吗啡鬼、白面鬼等,活现于市面。身上披着破麻袋片,沿街乞讨,如遇熟人有如蚊虫见血肉一般,叮住不放。他们之中,有的原是好端端的青年男女,吸上烟毒之后,流为男盗女娼;有的是富家子弟,自幼娇养成性,无所事事,但对吃、喝. 嫖、賭、抽则非常熟练,堪称能手;有些官僚、绅士、巨商们,为了相互交往,摆阔气,耍弄女招待,习练吸鸦片;亦有厂矿工人(金矿的较多),日夜劳累,为了解除一点疲劳,吸几口鸦片,逐渐成瘾。要知针头大的烟斗眼,能把你那进取心、健全的体魄,摧毁得颓靡不振;把那成排的房子、大片的良田,吸了进去。日久天长,遭致倾家荡产,卖儿卖女,卖老婆,及至生活几无人样,面容憔悴,形容枯槁,酷似骷髅。乞讨不得,则偷鸡摸鸭,为害邻里。这类人,花子房不收,小店不留,夜时蜷伏长沟、垃圾堆,以及死人坟窟中。 他们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归宿,说什么“道死道埋,路死路埋,阳沟是棺材。”这种花子,人叱之谓:大烟鬼、吗啡匠、癞皮狗。 3 骂人花子 都市中常有尾随人力车坐客的,多半是年轻力壮人,有气力,能追车。无事时,在路旁三五成群,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一见车来,便立即装出一副可怜相来。跟在车后,边跑边叫:“大爷,大奶,小姐,太太们!可怜可怜吧!给个吧(指给个大铜币)!”可是事后,他们自己人相见,便笑着打趣问:“今天跟了几条(狗)?”因此人多恶之,不愿施舍。而叫他们为“跟狗花子”。 4骗人花子 有极少数人,家中本可生活下去,但他们为了讨便宜,也去沿街乞讨。讨回的饭菜,用以喂猪狗、家禽,专门骗人利己。 5 静坐待援的花子 求人写一篇残废人致残的原因,以及身事如何困难等语,立牌于街道之旁,乞求于过路人等,希予救济。其中确有值得可怜的,但亦有假借求食人。 城市里每逢庙会,一群花子,静坐于庙旁路边。各人面前都放一笸箩之类的收钱用具。那些来庙烧香了愿的阔人们见到,出于得神保佑,今生长命,来世升天的愿望,也多来赏给花子几个钱,作点善事。 6讨喜钱的花子 腊月底除夕之夜,送财神的,挨门挨户地口喊:“送财神来了,财神到家,越过越发!”、“财神到门,骡马成群!”老太太一听,快命孩子接进来!并叮嘱道,要用双手捧着神码,切勿头向下拎回来!其实是用钱换回一张纸片子(名曰财神码子),上面好歹印上一个古人头像。 入夜,有的人家在自家门前烧“纸包袱”(内装金银符叠的馃子)纪念祖先,及至半夜接神时,有些吹喇叭的,专门伺机赶来,为人助兴,而讨几个喜钱。 就在这个时辰,县内各大、小商铺的老板们,多要洗净手脸,着新衣戴新帽,命学徒打着灯笼,徒步至西南营子财神庙,向财神焚香叩拜,虔诚祝祷,保佑他财源大发。有些花子,抓住了这接神的大好时机,事先都来到财神庙大门之外,夹道相迎,并高声喊些吉祥话:什么“今年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发福生财,元宝滚进来……”这一席话,正好打中老板的心怀,一乐之下,乃大发慈悲,早有柜徒赏赐花子。 另外,还有极少数人,专爱逗笑。也就在这个年三十夜里,竟化装成一“王八”形象。或头顶龟头帽盔,或身披纸制的“王八盖子”都涂上绿颜色。窜到街头,手拿算盘,来到商店门前,故意地摇晃起算盘珠,哗哗作响。当着老板和学徒们面前,大声喊道:“东家算帐来了。”意思是说,我家老婆与你(指掌柜)相好,已达一年之久,时至今日,该给我这“王八头儿”一点酒钱了。人们见他这种打扮,无不捧腹大笑。掌柜的更是喜形于色,心美意足,仿佛煞有其事地叫着柜徒,快快多给一些钱,使其满意而去。人称此谓“王八大算帐”。 7靠死扇的花子 这种人要饭,一不唱、二不哀叫,而是编造一些理由,或装过路,缺少盘费,或扮作庄稼入,假托有病,须化百家钱、百家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