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aemon真人版广告:其实拍得还可以

3月22日 | 野比の朋友 2006
本文首发于贴吧
似乎有人在叫嚣:Doraemon 真人版拍得不好,“毁童年”。我不同意。
日本 TOYOTA (丰田) 公司和本国的淘宝公司都请人为本公司拍摄了 Doraemon 真人版广告。总体来看,两部片子都还算不错。两相比较,还是 TOYOTA 的拍得更好。两部片子各具特色:TOYOTA 广告在剧情设定上非常忠实于原著,且还有一些别具一格的亮点;

而某宝的广告《拜托了小叮当》则把重点放在道具创新上,其使用真猫饰演 Doraemon 则是特色。(如果没记错的话,丰田公司本来就是 Doraemon 动画的赞助商。该系列广告的拍摄,我很怀疑也有动画制作团队成员的参与,因为内容太忠实于原著了。)
TOYOTA 广告——针对 30 岁左右的人
有很多人认为真人版拍得烂,“毁童年”,表示反对。这部分人中我怀疑大部分是不到 20 岁的年轻人。这里要注意这些广告的受众群体,注意它们是在向谁做品牌推广。尤其要注意 TOYOTA 广告,它的受众群体似乎很明显,就是和剧中人物年龄差不多、30 岁左右、收入水平足够买丰田车的人。本人勉强也在这个年龄附近。如果以我这个年龄的人的角度来看,该片还可以的话,那么其实是比较成功的。那些 20 岁以下的人表示反对,没关系,TOYOTA 公司无意向他们做广告。
TOYOTA 广告——一部有趣的连续剧
先说 TOYOTA。该系列广告是以连续剧的形式出现的,每一集 30 秒,多集连续构成一个完整的 Nobita (大雄) 的故事,讲述了 30 岁的 Nobita 从没有车到辛苦学驾照,到买车再到和 Shizuka (静香) 交往的故事。因为每集只有短短 30 秒的缘故,许多对话、场景切换都很紧凑,让人反应不过来——这可能是该剧的一个缺憾。不过其成功之处之一却在于内容上非常忠实于原著。下面举一些例子:
人设——相当忠实于原著
Gian (胖虎) 仍然是很霸道的性格,对 Nobita 气势汹汹,仿佛小时候一般。Gian 还开了一家超市,叫做 "Gian 超市 "。Gian 长大后当了超市老板这一点,原作中似乎只提到过一次,而该剧竟然演出来了,实在是忠实于原著。
Suneo (小夫) 家非常有钱,和小时候一样:该剧中,他家的私车多得在车库里横着排成了长排。
Gaiko (胖妹) 长大后当了画家,举办了个人画展,艺名 “克里斯汀.Goda”,这和胖妹小时候的设定吻合。
Nobita 家在古代是猎人,后来似乎也一直不是有钱人家。而该剧则演绎了 Nobita 的祖先当轿夫,为人抬轿,差点被武士杀掉的场面。
Shizuka (静香) 长大之后,小提琴声仍然杀伤力强,在森林里演奏,连树上的猴子也掉落了,熊也当场扑倒了。
Nobita 懦弱无能的形象,也被 妻夫木 聪 精湛的演技表现得很到位。
有一集中 Shizuka 先是在练瑜珈、练拳击、做按摩,在知道懦弱的 Nobita 去海边(似乎要自杀?)之后,立即赶过去扇了 Nobita 一耳光。之后,坐在车里,Nobita 问 Shizuka 为什么愿意和他这样的人交往,Shizuka 回答:“因为 Nobita 你没有我不行啊”。这一集简直就是《雪山上的罗曼史》的翻版:强悍的 Shizuka 形象、懦弱无能的 Nobita 形象,最后 Shizuka 因为可怜 Nobita、要照顾 Nobita 而愿意和 Nobita 结婚。而结婚前 Shizuka 的父亲对她说 “还在犹豫吗?” 则似乎是在映射著名的动画特别篇 “Nobita 结婚前夜”。
该系列广告中甚至还有 Dekisugi (出木杉) 的一点戏份。Dekisugi 竟然参加了伦敦奥运会!大家在电视上看见他时非常惊讶:“原来 Dekisugi 不只是会念书啊!” 的确,当年的 Dekisugi 可是念书、运动样样拿手!
可能还有其它忠实于原作的地方,欢迎看过的朋友补充。
胖妹新形象——让人大跌眼镜
该剧的一大亮点是:长大之后的 Gaiko (胖妹) 一改过去矮胖的形象,变成了身材苗条的美女,戴着一顶画家小红帽,甚是可爱,就连 Nobita 都被她迷住了。看到这里,不禁感叹:如果当年 Nobita 知道 Gaiko 今天的样子,是不是要重新考虑要不要和 Shizuka 结婚呢?
妻夫木聪——演技精湛
剧组方面特别邀请了法国明星让・雷诺 (Jean Reno) 和 Tsumabuki Satoshi (妻夫木 聪) 来出演主角 Doraemon 和 Nobita。个人认为这是该剧最大的亮点之一。前面已经说到,Tsumabuki 演技精湛,把 Nobita 懦弱无能的形象演绎得很到位,没有辜负这一形象的要求。而让・雷诺的出现,则的的确确是一大亮点。要拍摄 Doraemon 真人版,如何饰演 Doraemon 似乎是一大难点。这次剧组却处理得很巧妙,让剧中的 Doraemon 形象很符合 30 岁左右的人心中的 Doraemon 形象:
让・雷诺——巧妙地造成对等印象 (counterpart)
首先,Doraemon 本身是个异质,但又和人类没有太大不同,是我们的好伙伴——这就是 Doraemon 在少年儿童心目中的形象。由于少年儿童对自己是 “人类” 这一概念的自我意识还远远未成熟,所以对一个猫型机器人的异质感,不是那么深刻和强烈,似乎可以这样描述这种感觉:他和我们有点不同,但又不是太不同。
如何在 30 岁的人心中塑造这一印象呢?用玩具布偶似乎过于幼稚;真人化妆似乎只是表面功夫——毕竟内里还是个人类;用机器?目前的技术似乎还做不到,而且异质感过于强烈,毕竟成年人作为人类的自我意识已经成熟。而剧组似乎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用西方人!在东亚人心目中,西方人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他和我们有点不同,但又不是太不同。于是就这样在 30 岁的人心目中塑造了 Doraemon 小时候在他们心中的印象。
而且,剧中让・雷诺的形象也符合 Doraemon 形象,但并不是给人以感官上的相似感(比如看起来像、听起来像),而是更具抽象意义的符合。换句话说,剧中让・雷诺在 30 岁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原作中 Doraemon 在少年儿童心目中的形象对等,二者是对等物 (counterpart):30 岁的人已不能接受和机器做朋友,于是就找西方人,这大概对等于少年儿童心目中的一个机器人。30 岁的人已不能接受人长得像 Doraemon 那样胖大的身躯,于是找一个身材高大的人——1.91 米的让・雷诺,造成对等印象。Doraemon 在少年儿童心中是忠实、可靠、偏稳重的形象,如何在 30 岁的人心中造成对等印象呢?剧中的让・雷诺发挥果然出色,他经常陪伴着 Nobita,准备随时提供帮助;他沉默寡言、表情沉稳,整体感觉老成持重;让・雷诺本人 60 多岁,这种年龄对 30 岁的人来说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更往深层心理说,在脱亚入欧的日本人面前,法国人是他们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前辈。
再强调一遍,这广告不是给 20 岁以下的人,是给 30 岁左右的人看的。

某宝广告——向旧番看齐
某宝的 Doraemon 真人版广告《拜托了小叮当》分为三小集,每一集的音乐、音效和配音都在向早已深入人心的旧番看齐。就连 Doraemon 说话的口气似乎都在刻意模仿台湾配音版的旧番。也难怪,如今某宝的最有购买力的用户人群,小时候看旧番看得很多——无论是每集的片头音效、片尾音效、拿出道具时的音效还是配乐,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心中。不过在人名翻译上似乎并没有完全照搬当年的港台版,而是兼顾了吉美漫画版。
Doraemon 被译为 小叮当 (港台版) Nobita 被译为 大雄
Gian 被 Nobita 称为 “虎哥” (似乎在照顾吉美版的 “胖虎”)
Shizuka 被 Nobita 称为 “静静” (似乎在同时照顾两头:台版的 “宜静”,吉美版的 “静香”)
花样百出的道具——Doraemon 的法宝
TOYOTA 版的广告重在剧情和人设,Dora 道具方面则不太重视:Dora 拿出的道具基本都是竹蜻蜓、随意门、翻译魔芋冻、如果电话亭这一类烂大街的道具。然而 Doraemon 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他那无所不能、包罗万象的四维空间口袋,原作中曾出现过 1963 件道具之多。而某宝的广告则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利用 Doraemon 的道具来为自己的功能作推广。该广告分为三集:《万能的宇宙百货》《不可思议的拍立淘》和《奔跑吧,大长腿》,分别介绍了某宝向用户提供的三种服务。这种以道具为标题,以道具为线索展开一个故事的形式,完完全全符合原作和动画旧番。再配上那些熟悉的音乐、音效,观众立刻就被拉回到了童年时代。
机器猫——真的是一只猫
前面已经说到,要拍 Doraemon 真人版,如何饰演 Doraemon 是个难点。TOYOTA 用西方人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某宝广告则没有将观众的心理挖掘得这样深,是用真猫来饰演 Doraemon 的。既然 Doraemon 又名 “机器猫”,那就干脆找只猫来演好了——很直接的思路。虽说思路很直,不过这只猫倒也蛮可爱的。所以也算是没有辜负 Doraemon 这一经典形象。

▼▽▼▽▼ ▽▼▽▼▽▼▽▼▽▼▽▼ ▽▼▽▼
更多关于 #哆啦A梦# 的内容
还请大家前往“机器猫吧大全”观看
看我的!任意门:www.dora-fam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