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629分,全省排名2000+,2021级学长分享西交大强基成功经验!

2022-03-14 14:35 作者:猿辅导竞赛强基  | 我要投稿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来自2021届的陕西省高考理科考生田芯宇,很荣幸在猿辅导的平台上跟大家分享和讲述一些关于强基计划的相关事项和要求,以及报名时所需要的技巧和如何选择学校等问题。

当时我所填报的专业是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强基计划,并且按照正常的流程程序都进行了相关的准备。

一、报名方式

报名的网址大家可以登录阳光高考网或者学信网首页,会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排列字样,点击进入即可。在这里为大家复制了报名入口https://bm.chsi.com.cn/jcxkzs/。进入之后,需要根据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才可以进行报名。

需要注意的是,在专业的分布方面,北大等一些学校有医学的强基计划,但这个和传统理念上的临床医学是不一样的,这门学科是旨在引导我们进行医学实验或者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有一定的差距,各位学弟学妹报名时不要选错专业课程

目前一共有36所高校可以进行强基计划。需要说明的是,强基计划的专业限制于基础学科,无论是文科理科都是一样的。目前看,仍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历史、古文字等基础学科,其中西安交大新增工程力学、山大新增生物医学科学专业。

二、关于入围

其实每年的报名时间都差不多,大概在三月底。不同学校会根据招生计划逐步制定相关入围信息,每所学校的比例范围也是有所不同。

和我们之前的自主招生不同,强基计划是高考占比很大的一种选拔机制,高考成绩占85%,校测成绩(就是该所高校举办的单独考试)占15%。而入围条件则是按照比例对考生进行筛选。

在这里细讲一下比例范围。就拿我所报名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强基计划为例,2021年入围标准是1:4。这个比例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去年西安交通大学在强基计划方面一共招生为30人,那么入围学生则会有120人,而这120人则是根据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对报名的同学进行从高到低的筛选。我的成绩是629分,全省排名2068,正好在这个范围区间,也就成功入围了

若你的高考成绩理想,你会在接下来的校测中继续奋战,如果最终你能够在这入围学生中获得突出位次,那么恭喜你可以被这所学校录取。最后的查询信息均在报名网页处可以查看。


三、关于确认信息

强基计划的实行到目前只有三年的时间,而从去年开始,新增了高考出分前的确认环节。就是指在你报名的情况下,高考出分前还会有一个节点,需要确认一次是否继续参加强基计划,你可以选择继续,也可以选择取消强基计划报名

确认环节中,大家普遍担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估分不准,我们暂不讨论;二是确认后爽约的影响,目前高校的说法是“视情节向考生所在省份招生考试机构反馈”,具体后果不明确,但还是提醒考生需谨慎报考,尽量合理择校,不要爽约

整体来看,这样的设计可以过滤掉分数偏高和对强基有一定“功利心”的考生。加上入围比例扩大,入围人数增多,入围分数大概率会降低。这样对真正热爱强基或心属某所学校的考生是有利的,高校也能得到相对满意的招生结果。


四、关于备考

对于高三的考生来说,复习时间紧张,压力大,强基计划的内容大多数又都是我们课本之外的大学教材知识,想要把强基准备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的笔试备考方式就是根据猿辅导进行的网课内容挨个进行学习,其实只要跟着老师一步一步来,课下充分练习,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我是从高二升高三的这个暑假开始准备的,主要攻克数学物理。在这里给各位学弟学妹四点建议。

五、关于校考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的题目难度介于高考和竞赛之间,偏重于技巧性而非硬算题型和考试形式不同的学校不尽相同,这个需要大家在报名之前仔细阅读报名须知,上面写得非常详细。但是有些学校都会加入一点体育测试,不算做分数,几个通过就行,否则无法进行笔试。

笔试主要考查学生所申报学科的基本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结合往年情况来看,强基计划校测理工类专业考核内容为物理数学;文史类考核内容多为语文数学强基计划校测笔试难度高于高考,考试内容也不限于高中教学大纲,整体难度接近竞赛水平

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相关学科知识储备和专业发展潜力面试基本采用由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题目大致也与专业发展知识应用自我规划相关。

最后,如果你能够在两次考试,以及高考成绩的加权之中获得成功,那么会在手机短信以及阳光高考网都可以查询到通过的结果。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一旦通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该学校的录取,否则对该考生应届不予毕业。所以也希望大家在强基报名时慎重选择。


高考629分,全省排名2000+,2021级学长分享西交大强基成功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