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协和博士上岸经验分享!
2023协和博士上岸经验分享!
下面先分享几点我的心得体会,希望会对大家有帮助。
一、关于联系导师
通过阅读老师的成果,找到心仪的导师和研究方向,最好提前联系(个人觉着即使是在文章还在投,没发出来的情况下也可以。可以首先向老师表达一下你的想法,目前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科研经历,有时候即使还没有成果,经历也很重要),如果老师有回复,后续应继续向老师汇报一下科研进展。
但我更想说的是另一种情况。本人虽然一直想考博,但碍于第一篇文章发出来的比较晚(研三的11月份,当时也是觉着只有有文章才有资格联系老师)。所以,在我着手准备联系导师啥的都已经12月份了,已经很晚了,很多院校的官网报名都已经陆续开始了,甚至首医的第一批要结束了。可想而知,给很多老师发邮件都没有回复,当时就很气馁,但走过这段路现在看来,我想强调,其实老师不给回复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是在还有名额的条件下(发十封能有两封回复就不错了),所以,对于你感兴趣的院校老师,你可以大胆的发,不回复也不要觉着是个事。
二、关于材料准备
这些都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上找到,基本都大同小异。包括自我陈述(并非都有),两封来自副教授及以上专家的推荐信,英语证明材料(一般六级,雅思啥的都可以),第一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科研计划书,以及专硕需要执业医师资格证,往届的还需要规培证等。除了科研成果,个人觉着比较能提现你的科研能力及思维的是那份科研计划书,一定要好好写,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觉着在即使是没有文章发出来的条件下你也可以联系导师,你可以把自己写的科研计划书发给老师看。
三、关于报名
个人觉着只要手里有文章,符合条件的可以多报几所院校,因为你无法确定哪个最终要你。因为报名的这些学校,申请考核制一般只要初审过了都能进复试,在复试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积累自己的面试经验,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问体会导师更看重你哪方面的能力,即使一场不过(这很正常,毕竟很多老师手里有自己的研究生),也为后续面试积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