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1年兼面部黄褐斑:中医温阳补肾,化瘀祛斑治愈。一女37岁,闭经1年,伴面部地
闭经1年兼面部黄褐斑:中医温阳补肾,化瘀祛斑治愈。一女37岁,闭经1年,伴面部地图状黄褐斑。现病史:1年前始发闭经,经量少,继则面部出现形如地图状黄褐斑,伴腰膝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脉沉。 经孕史:患者17岁初潮,月经稀发,常2~4月一行,经调治后于30岁顺产一子,产后月经仍稀发,量或多或少,5~150始净,经色暗,有痛经史。辨证与治法:证属肾阳虚血瘀,治以温阳补肾,化瘀祛斑。 处方:鹿角片,巴戟天,补骨脂,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黄精,丹参,鸡血藤,当归,薏苡仁,白芷。14剂。水煎服。 二诊:用上方后,黄褐斑颜色变浅,上述诸症减轻。后以上方加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早晚各1丸,连服2个月,上述诸症愈,黄褐斑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患者属先天不足,肾中精气亏虚,故17岁而天癸初至,月水始行;肾精不足,则肾中阴阳俱无以生,冲任不能按时通盛,可见月经稀发而量或多或少。 后经调治方妊娠产子,产后其病复作,久而阴损及阳致阳气虚衰,肾阳不足,气血失于温煦,瘀滞于颜面而生斑,症见面如蒙尘,斑色灰黑,呈地图状布满额部,伴有腰膝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 故其辨证属肾阳虚血瘀。 本例用药鹿角片为血肉有情之品,佐巴戟天、补骨脂,取温肾助阳之意;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黄精滋阴益肾,养肝补脾; 当归、丹参、鸡血藤养血活血;白芷通达肺表,引诸药以达病所;配以薏苡仁补脾除湿浊,使湿浊得化,脾气得运而荣养肌肤。 治疗中,在补肾的同时,亦不忘培补后天。脾者,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脾气虚弱,久而必加重肾阳虚症状,同时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泛于肌表,亦可见面部黑斑。 因此,补肾为主,兼顾健脾除湿化瘀,方可使阳气复而瘀浊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