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心理检测 医生,心理测验准吗?天津心理检查
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上次和大家谈了心理测量师最常被问的问题之No.1——医生,为什么要我做心理测验?那么,这次就来说说最常被问的问题之No.2——医生,心理测验准吗?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点复杂,涉及测量工具和测验实施。所以,请听我细细道来。
说起心理测验,首先浮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是诸如“选3种你最喜欢的动物看穿你的为人”、“第一眼看到的是鸭子还是兔子?测出你的性格倾向”之类,简单、有趣的小问题。但是这些只能算是心理游戏,趣味有余,科学性不足,结果也往往不靠谱。真正的心理测验,或者说心理测验工具,必须经过严谨复杂的制作过程,在信度和效度上达到足够要求才行。
心理测量中的信效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即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是否相一致,反映了测量的可靠程度。心理学家往往会采用重测信度(对同一组人员采用相同的测验,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比较两次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复本信度(对同一组人员运用两份内容等价但题目不同的测验进行测量,然后比较两组结果的相关程度。)、分半信度(将测验分成两半,计算这两半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同质性信度(计算测验内各个题目间的相关程度)等指标来评估一个测验的信度。一般认为,智力测验的信度系数应该达到0.85以上,人格和兴趣测验的信度系数应该达到0.80以上,才是合格的心理测量工具。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即一个测验的准确性和有用性。心理学家主要使用内容效度(测验题目是否反映了测验的要求)、构想效度(测验结果能用心理学理论解释的程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度)来评价一个测验的效度。评估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专家评判、统计分析、经验推理、实验、观察等等。讲起来非常复杂,但大家只要记住:效度决定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信度保证了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验工具,就像一把精确地尺子,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相应的心理特征。

心理测量中的误差
大家在医院接受心理评估时,所使用的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具有大量研究数据支持,信度和效度良好,并在国内外被广泛认可的测验。所以从测量工具角度来说,医院的心理测验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仅有好的工具还是无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又涉及到另一个统计学名词——误差。
我们知道,任何的测量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即使使用最先进的测量手段,其测出的数值也和真实值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误差。心理测量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测量工具、测量过程和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所导致的误差,主要来自于测验的编制过程。所以只要使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验,就可以将这种误差缩减到可以容忍的范围内,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结果。
心理测量的过程包括测验选择,测前准备、测验实施三个部分,其中可能产生误差的环节很多,但只要做好人员培训和标准化,这反而是最容易控制和检验的一种误差。
首先
测验需要选择测量目标符合患者需要,信效度良好,且测量师具备操作资格的测验。
其次
测验前测量师需要熟练测验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验的信效度、常模等相关信息,并为测验做好准备等。
最后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来减少误差。
标准化是指测验具有规范的标准,各个环节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对误差进行严格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对所有的人使用相同的操作进行测验和结果分析,以规避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此外,医院会定期对测量师进行培训,确保测量师的各项操作符合规范化要求。还设置有质控机制,定期对测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复核,改进操作流程,提高测验结果的准确度。
来自于测量对象的误差,是三个方面中最难被控制和消除的部分。应试动机、测验焦虑、测验经验、反应倾向、生理变因等因素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患者在完成测验时的状态,才是决定结果准确程度的关键。一般来说,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帮您提升测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因身体或心理状态不佳导致应试动机不足的被试,应该延期进行测试;
2
应试动机不纯的被试,应该明确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以认真、坦诚的态度参加测试,医院也会保护患者的隐私,对测验结果守密;
3
过度焦虑、纠结的被试,应该放松心态,尽力展露真实的自我,凭第一反应回答问题;
4
除部分症状量表外,不要频繁进行心理测压,否则会产生学习效应,导致测验失败或结果不准确。
客观看待测验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测验结果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对误差的控制。医院的心理测量师们会在使用信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的基础上,规范测验的操作,来尽力提高测验结果的准确性。但结果的准确度也受到测试对象因素的影响,所以心理测验准不准,还需要您的配合。以开放、真诚、坦率的态度,参与到心理评估当中,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还需说明的是,因为心理学理论尚不完善,所以心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用测验结果代替医学诊断。另外,即使是结果不可靠的测验也并非一无是处。患者在测验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与反应,以及被歪曲的结果,往往也能提供某些信息,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