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屋顶知识入门2:明清古建筑琉璃瓦、布瓦屋面全解(中式建筑美学)

中国古建筑屋顶知识入门(2)
明清古建筑琉璃瓦、布瓦屋面全解

一、琉璃瓦屋面
琉璃瓦是表面施釉的瓦,早在唐宋时期已经应用于宫殿中,明清两代宫殿、陵寝和皇家寺庙多用黄琉璃瓦,园林建筑杂用蓝、绿、黑色琉璃。



琉璃瓦屋面有三种常见做法:
1.单色琉璃
屋面、屋脊、脊兽均由同色琉璃瓦组成,多用于宫殿等较严肃的建筑。如天坛祈年殿为霁(ji4)蓝色琉璃瓦,太和殿为黄色琉璃瓦。


2.琉璃剪边
琉璃剪边是屋面用一种颜色做瓦芯,再用另一种颜色做边上的檐头和屋脊的做法,如同画家勾勒轮廓一样。如下图的西黄寺天王殿为绿琉璃瓦黄剪边。

再如杭州文澜阁屋面可以叫做黑琉璃瓦绿剪边,颜色搭配上有防火的寓意。

3.琉璃聚锦
琉璃聚锦是用两种或多种颜色琉璃瓦拼出几何图案的做法。常见的有方胜、叠落方胜等,主要出现于园林和地方建筑中。



如天津玉皇阁,重檐歇山顶,下檐为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为黄琉璃瓦绿剪边用绿琉璃菱形聚锦。

北海水精域的琉璃聚锦十分精美,屋面用多种颜色的琉璃瓦组成套方菱形图案。

4.削割瓦
削割瓦和琉璃瓦原料相同,但不上釉,就成了青灰色,粗看和灰瓦差不多,但其光泽度更高,在做法上也要遵循琉璃瓦的做法,等级介于琉璃瓦和灰瓦之间。



二、布瓦屋面
颜色呈青灰色的粘土瓦称为布瓦,应用最为广泛,根据做法不同分为以下五大类。
1.筒瓦屋面
筒瓦屋面最为讲究,它以板瓦做底瓦,半圆形筒瓦做盖瓦,广泛应用于宫殿庙宇、园林民居中,传统做法要用灰泥把瓦垄缝隙抹严,筒瓦接缝也用灰勾住,这一步称为捉节夹垄,完工后屋面十分整齐。


2.合瓦屋面
合瓦屋面次一等,它的特点是底瓦和盖瓦都用板瓦,一正一反排列,故又称阴阳瓦、蝴蝶瓦。北京河北等地的大式建筑不用合瓦,但江南地区无论寺庙还是民宅都会用到合瓦屋面。


3.仰瓦灰梗屋面
仰瓦灰梗屋面只用板瓦做底瓦,盖瓦则被形似瓦垄的灰堆代替,做法较为粗糙。

4.干槎瓦/干撒瓦
再简单一些,没有瓦垄,只用板瓦做底瓦,通过瓦与瓦相互搭置掩盖缝隙,这种称为干槎(cha2)瓦或干撒瓦,多见于河北民间。
5.棋盘心屋面
棋盘心屋面可以视作从合瓦屋面中间挖出一块,改为灰背或石板,由于灰背变薄,可以减轻椽檩的负担。


三、石板房、草顶、金属瓦
除上述的琉璃瓦和布瓦以外,我国各地还因地制宜,创造出很多独特的屋面做法。
1.石板房
河南、河北、山西等靠近山区的村落有不少石板房,采用很薄的石片铺在屋面上。


2.草顶
在东北,发达的农业催生出草顶屋面,又称苫(shan4)房,它们以高粱杆或茅草为原料,结扎成捆有序铺设,苫一次能住三四年。


3.金属瓦
在西藏或避暑山庄外八庙中,有一种形似鱼鳞的金属瓦顶,铜胎鎏金的瓦顶在日光下熠(yi1)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