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落水救谁”问题的引申。

2022-06-02 12:03 作者:Oxhana  | 我要投稿

其实“女朋友和母亲掉水里先救谁”这个问题很有趣。

不过由于道德的法律化,这个问题是有确定答案的,需要先救妈。(但这样的说法是在对母亲见死不救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所以我们不妨换个题目,换成:“女朋友和好兄弟掉水里先救谁”。

这问题在很早很早以前是个经典的“考验人性”的问题,并且很容易推出人性经不起考验的答案。

但如果分情况讨论的话,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首先是题目的定义,“先救谁”的顺序,在不导致额外风险的情况下,并不会影响最终的价值,仍然可以推导出“两人同等都重要”的结果。

人们普遍认为“先后问题”就能够导致区分“重要程度”之结果,其原因在于人们在表达的时候,隐藏了一些预设,在这里是隐藏了“只能救一个”/“先后顺序会导致额外风险”的预设。(内在)

在表征上,就是混用了概念,把“只能救一个人”和“先后救两个人”划了等号。

这样的事情在交流中相当常见,就好像甲说“帮我拿一个笔记本”,实际上往往会隐藏对笔记本的预设(比如这个笔记本是XX牌子,长什么样子的,一个特定的笔记本)。

而对话的相对方,就会用笔记本的概念拿一个笔记本,但由于缺少了预设,所以就会拿错笔记本(比如拿的是YY牌笔记本,而甲想要的是XX牌笔记本)

这样的问题有些时候非常不容易发觉,因为双方使用的概念是一样的,但是概念的内涵却是不同的。

而如果救援顺序会导致额外的风险,比如先被救的话,存活概率大一点的话,是否会导致“两人不同等重要”的结果呢?

也不尽然,这时候就需要取决于你的世界观。

自然主义认为生命无价,是不能比较的,无论如何都不存在“生命差等重要”的可能。

而功利主义则认为,生命存在比较的可能,但总的来说要保证更大的价值得到实现。

所以这样的问题的首要预设是:“生命是可以比较的。”,这样才有意义,无论是问是答,都必须认同这一点。

而解决了问题存在的前提条件,在具体推论开始前仍然有一个重要的实然问题。

“救与不救是施救人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也即我救一个、救两个,甚至见死不救,都是不可非难的。

所谓“女朋友和好兄弟掉水里先救谁”之问题的虚伪性集中体现在了这里。

本来答题人选择救谁,怎么救,甚至是不救,都应该是不可被否定评价的。

但在实行中,出题人往往自带“价值倾向”。

如果是一个无关第三人,就可以接受三种选择的任何一种,但如果是利益相关人,往往只能接受其中一种,而且仅限于对自己有利的一种。

打从一开始,提问人就没有打算“听取你的回答”,而只是“想要听到其想要的答案”。

你会发现有些“冒犯”、“剥削”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设计的很巧妙,以至于难以发觉。

很多时候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不适,极有可能是因为我们遇到了“理由充分”的冒犯。

“落水救谁”问题的引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