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脑科学日报| Nat子刊:小胶质细胞参与AD的新机制
第1888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10月26日
科 学 时 讯
1,Nat Immunol:卜国军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调控新机制
来源:iNature
apoE4的表达破坏小胶质屏障和吞噬功能
小胶质细胞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学已成为决定风险的致病事件。近日,梅奥诊所/香港科技大学卜国军团队通过在小胶质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巨噬细胞(CAMs)中表达apoE亚型的条件小鼠模型,证明了apoE3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功能的细胞自主效应,而apoE4会否定这些效应。
在小鼠内源性apoE存在的情况下,小胶质细胞apoE4加剧了淀粉样蛋白病理。该研究确定了小胶质细胞/ CAM表达的apoE在脑功能和淀粉样蛋白病理发展中的关键同工型依赖性作用,为apoE4如何大大增加AD风险提供了新的见解。
2,Cell:早期动物进化中神经元基因表达逐步出现
来源:BioArt
特化的细胞状态是由功能基因模块的差异共同调节的,但我们对这些基因什么时候开始组装成功能模块,它们怎么组合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以及它们的进化方向是什么还缺乏详细的了解。
近日,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Arnau Sebe-Pedros团队以扁盘动物(placozoans)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发育学、转录组学、单细胞组学等方法分析了四种扁盘动物中存在的可能的类神经细胞,发现了一类分泌神经肽的细胞类型,为研究早期神经细胞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
3,Sci Adv:越聪明,越长寿?
来源:生物世界
只有当更聪明的个体比他们的同类具有更好的生存率和更高的繁殖率时,他们更强的认知能力才能得以遗传和进化。近日,德国莱布尼茨灵长类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非人灵长类动物鼠狐猴中的研究显示,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更好(也就是更聪明)的个体寿命也更长。此外,那些表现出更多探索行为/体重更重的个体寿命也更长。
研究结果表明,聪明或表现出良好的身体状况和探索行为,可能是可以延长寿命的不同策略。后续进一步研究将聚焦于认知能力是如何转化为寻找食物或交配伴侣的行为策略。
4,JCI:赵伟教授团队在NLRP3炎症小体调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来源:Bioon细胞
异常的NLRP3炎性小体激活与多种炎症相关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近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赵伟教授团队在NLRP3炎症小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启动诱导NLRP3的ISG化(一种ISG15与靶蛋白共价结合的PTM)以稳定NLRP3蛋白水平。除此之外,Herc6基因敲除可改善小鼠体内NLRP3依赖性炎症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的过度活化。这些结果阐明了I型IFNs反应调控炎症小体活化和病毒感染诱导的NLRP3异常活化的机制。
5,Nature Neuroscience:无需手术的脑刺激可能为失智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刺激大脑的新方法,这种非侵入性的方法被称为时域相干(TI),通过放置在患者头皮和头部的电极向大脑传递电场。通过瞄准重叠的电场,研究人员能够刺激海马体区域而不影响周围的区域,这一过程直到现在都需要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研究小组将 TI 刺激应用于健康志愿者,发现任务期间的TI刺激可以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6,JNeurosci:冰淇淋、奶昔为啥让人“上头”
来源:中国科学报
冰淇淋、奶昔等高脂肪食物之所以深受欢迎,不仅因为味道,还和它们在口腔中产生的物理感觉,即口感有关。近日,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控制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大脑中参与奖励机制的眶额皮质(OFC)区域的活动模式,反映了不同奶昔的口感。此外,参与者为奶昔出价时的OFC活动模式显示,该区域将奶昔的口感与价值联系在一起。此外,与OFC区域对脂肪不太敏感的参与者相比,那些OFC区域对脂肪更敏感的参与者倾向于摄入更多高脂肪咖喱。
7,Acta Epileptologica:病变相关性癫痫中的失神发作
来源:AEPI
全面性发作(如失神发作)有可能是局灶性起源,随后迅速扩散到双侧分布的网络从而引起全面性发作。近日,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刘仕勇教授团队回顾了新桥医院癫痫中心近10年来具有结构性病灶,伴失神发作,且进行切除性手术后癫痫完全控制的病例共16例,其中LGS 9例,非LGS 7例。研究结果表明,病变相关性癫痫患者可能伴有局灶性起源的失神发作,且与良好的手术预后相关。
8,喝酒会让你活得更好吗?
来源:雷雳和学生们
酒精对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虽然它被流行文化誉为美好时光的象征,但残酷的现实是,它每年夺走近10万美国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将“适度饮用”定义为女性每天最多一杯标准杯,男性每天最多两杯标准杯。如今,这个组织不太确定是否确有一定水平的酒精对人体是安全的。近日发表在Psychology Today 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酒精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仍然错综复杂。虽然酒精可以促进社会联系,并且可以成为真正的艺术激情,但其生理影响仍然存在争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立场挑战了曾经认为适度饮酒可以促进心血管健康的信念,为其所谓的抗氧化益处蒙上了阴影。与健康和生活方式的许多方面一样,关键在于个人责任、理解和节制。
审校: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