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节度经略使,古代武官名。唐自景云中到天宝元年(742年),陆续于边境地区“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即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庐、陇右、剑南9节度使与岭南五府经略使(后升格为节度使),共称“十节度使”。各节度与经略使分别统领数目不同的军、守捉、镇等边兵,担任抚宁、捍御、镇抚、绥靖边境各族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