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等,
在各位同学考研选择学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名字后面带地区的大学,例如: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等等。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还有一些我没有列举出来。
为什么这些大学后面会会标注地区?这些大学名字相同,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学校,只是不同的校区么?为什么还要刻意标注出校区?
事实上,上面的这些大学,有些是一个学校,只有校区的区别。而有些并不是一个学校。下面我来一个一个说明。
(以下资料来源于网络,可能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有错误请指正)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并不是一所大学。他们在零几年的时候分家了,分成了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其中徐州的学校规模更大。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历经国立西北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等历史时期。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改名为北京矿业学院,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78年,在江苏徐州重建中国矿业学院,1988年学校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直到2009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独立办学。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也是两所独立的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北京)都起源于北京石油学院,在1969年迁至山东(东营胜利油田),1970年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后来,1981年华东石油学院在北京设立了“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华东石油学院改名为石油大学。
1988年改名为石油大学时,“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建立为石油大学(北京),就形成了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两地办学格局。2000年正式确定两校各自相对独立办学,并在2005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石大除北京校区外,克拉玛依校区和中石大(华东)可以说均因大油田而建。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也是两所独立的大学。
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1、1952年建校,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当时的名字叫北京地质学院。
2、1970年,京校外迁时期,学校整体迁至湖北江陵。
3、1974年定址武汉,更名武汉地质学院。(武汉人口中的“地院”,由此而来)
4、1978年,学校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5、1987年,原国家教委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
6、2005年,正式确立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原学校总部撤销。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并不是两所大学,而是一所大学的两个校区。
华北电力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学校迁至河北邯郸,1970年迁到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 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学校校本部由保定改到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因此,这些大学之前或多或少都有联系,都是因为历史原因从一所大学变为两所,而且都和学校地址变迁有关。因此可以说是“亲兄弟学校”。(除了华北电力大学)
虽然不是一个学校,但因为校名一样,学校历史也是有着很深的关系,甚至某些评选进行时,这些大学可能并未拆分。因此很多评选都将他们看做一所大学。
比如这些大学的211称号,就是不区分校区的。比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是2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也是211。

又比如学科评估也是不区分的。
虽然不区分,但实际上这些学校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去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你是无法享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师资的。因此选择学校的时候,建议研究一下两个学校在你所报考的专业上面的区别。
当然,如果你只是为了学校名字而选择的,那么就不必在意了。此时推荐选北京的那所,比较好找工作。
之前我也有写过这些大学计算机考研的部分情况。比如:
从只考一门改考为408!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徐矿之后,北矿也改408了!2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计算机考研改考!
这些内容惹到了部分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网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这六所大学中,只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的同学对于学校称呼特别敏感。不管我的称呼是: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矿大(徐州)
徐矿
我只要提到徐州二字就不行。难道是因为徐州降低了这所大学的身份么?
(有意思的是有的评论本校生提到徐矿,下一条评论就是“没有徐矿”)
我确实知道徐矿叫做中国矿业大学,北矿叫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矿不带其他的字眼。但是我作为一个计算机考研博主,在进行科普行为时,为了让同学清楚我到底说的是哪所大学,因此都会故意带地区的称谓。矿大虽然是211,但并不是顶尖大学,分不清区别的同学还是很多的。




也不止我,如图其他的很多博主也会故意加上徐州二字的。
而且“中国矿业大学”有时候指的是两所大学,并不是指的徐州的那所。

比如学科评估,是两所一起评估的。这个不带括号的称呼是两所学校共享的。
而且除了中国矿业大学,其他学校也有这种类似的不带称呼指某一所的现象。比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叫做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后面要加括号。
其实我想说的是,学校被人简称什么,学校可以规定,但是外面的同学想不想用是另一回事。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华中科技大学,之前的简称是“华中大”,可是我们还是称呼他为“华科”。这时候怎么不见本校同学来出警:我们不叫华科,我们叫华中大!
而后来学校也顺应了民意,简称中加上了“华科大”。

到22年时

截图来源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874959622287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