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牵手淡水河谷新项目 年产可达6万金吨镍
近日,浙江华友钴业与淡水河谷印度尼西亚公司、华利镍业(印尼)有限公司就合作建设高压酸浸(HPAL)冶炼项目签署了确定性合作协议。该项目旨在生产年产能为6万吨镍金属量和约5000吨钴金属量的氢氧化镍钴产品(MHP)。
该项目于2022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所需的镍矿由淡水河谷印尼在印尼南苏拉威西的Sorowako矿山供应。此次签订确定性协议明确了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落实了合作意向。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电池高镍化的发展方向,新能源行业对镍材料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多家企业开始布局海外MHP资源,以下为富宝锂电网整理的印尼湿法项目。
其中,除了近期与印尼签订的项目之外,早在2022年4月华友钴业便与淡水河谷印尼签署有关Pomalaa矿山的合作框架协议,项目规划产能为年产不超过12万吨镍金属量的氢氧化镍钴产品。
与此同时,其合资公司华飞公司以及华山镍钴公司旗下分别有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其中华飞公司的项目已于今年6月宣布部分产线基本建成,在投料试产中已经生产处合格产品。而华山镍钴与青山合资的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则预计在2025年投产。
镍产品出货量剧增 华友营收增长7.5%
华友钴业以生产氧化镍发家,随后转型成长为一家以钴产品为主的企业。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半年报中显示,华友钴业上半年总营业收入333.46亿元,同比增长7.50%,其中镍产品占比9.39%,镍中间品占比11.46%。

今年华友钴业的电解镍产品成功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以及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为交割品牌,镍产品出货量有了显著的提升,据半年报中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镍产品出货量约 5.37 万吨 (含受托加工和内部自供),同比增长 236.58%,带动营业收入增长。
华友钴业本次与淡水河谷的再次合作,是一次技术与资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从镍钴资源入手,延伸产业上下游,华友钴业一步步战略方针夯实了新能源锂电产业一体化的基础,也捍卫着其在新能源锂电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