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同日任命驻华大使和驻美大使,换个新面孔,缓和对华关系?
近期,日本政府决定,任命金杉宪治为驻华大使,任命山田重夫出任驻美大使,立刻生效。一天之内同时更换两个大使,而且是两个最重要的驻外大使职位,这个决策值得玩味。
最近一段时间,中日关系很不好。特别是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引发了中方的严厉制裁。前任驻华大使垂秀夫没有能够阻止和缓解中方的制裁措施,日本政府高层显然是不满意的。
垂秀夫在日本政界算得上是个中国通了,是所谓汉语研修班派系的成员。金杉宪治却没上过这个所谓的汉语研修班,他曾经当过日本外务省的大洋洲局局长,还当过负责经济事务的外务审议官。如此看来,岸田文雄政府已经不太相信汉语研修班这个体系的人物了。
外界普遍猜测,金杉宪治的首要任务,是努力修复中日关系,消除核污水问题造成的影响。那么,事情有这样简单吗?
在日本政治活动是被财阀和寡头们把持的,因此日本政府的政治倾向也就是这些财阀的倾向。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中日交往史来看,财阀们的做派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唯美国的马首是瞻。
日本财阀们从根本上是不愿意丢掉中国这个大市场的。但是,要不要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和以及经济贸易合作关系,主要看美国的脸色。
美国一旦对中国表现出强硬的敌意,日本政府翻脸比谁都快。一旦美国政府表现出缓和的态度,那么日本政府换上笑脸的速度,也会让人很不适应。
中美之间,在最近四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从激烈斗争到被迫走向缓和的过程。这里说的被迫,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美国先后发动了舆论战,贸易战,科技战,甚至于想要发动冷战来迫使中国屈服。后又极力构建围堵中国的统一战线。现在,可以说美国的图谋并没有实现,中国还是那个中国,美国的危机却越来越深。
于是从2023年初开始,美国政府和美国政界启动了连续访华的进程,从内阁成员到国会议员,走马灯似的到中国来会见高层人士。其中有些访问多少有些成果,比如商务部长雷蒙多的来访,促成了几个相关工作小组的建立。
而有些人的访华则一无所获,比如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最近一位来访的美国高级官员,是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比较引人注目,他是几年以来第一位到中国来正式访问的州长。他的来访意味着,不但美国国会,美国的地方政府也已经不相信美国政府能够搞好中美关系了。
现在整个美国政界,都不得不暂时采取对华缓和政策,甚至也允许自己的盟国在某种程度上同中国缓和。就在日本更换外交官前一个星期,澳大利亚政府和中国达成了经贸合作协议,允许中资企业租用达尔文港长达99年。
达尔文港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是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本土唯一遭到过日本飞机轰炸的地方。也是目前美国在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军事设施所在地之一。没有美国的许可,澳大利亚是无论如何也没有胆量批准中国企业租约的。
对于中美关系非常敏感的日本,自然不会无所作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会听到日本政府对于中日关系,发出更多悦耳的声音。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日本遵循的无非也是这么一个规律。
国际关系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了事物的本质,那就是在美国阵营内部其实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与中国正面对抗。甚至连日本这样与中国有历史血仇没有解决的国家,也不愿意去给美国的反华政策打头阵。
美国近年来因为自身实力的衰落,所以多次强调伙伴关系,就是希望印度洋、太平洋国家,尤其是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能够像乌克兰对抗俄罗斯那样,消耗中国的力量。然而这一轮外交交锋下来,人们看到,无论是日本还是澳大利亚,在需要对抗的时候往往动口不动手,在有利可图的时候却却冲得比谁都快。
因此,中国的外交斗争依然要遵从打狗先打主人的原则,先和美国进行坚决的斗争,迫使美国阶段性的、局部性放弃自己的反华目标,美国的仆从们就会跑来和中国亲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