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穷病能治好 ——来自一昭和老害的穷唠叨
我发现有一种事情比买东西还要快乐,那就是逛东西。逛够了以后,其实感觉有时候比买东西更舒畅。特别是添加到收藏夹里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已经拥有了。
这种现象叫做橱窗欲,也是一种购物心理,依靠看和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唯一不好一点的是,因为本来就不用花钱,当你看的东西多了,价格特别高的东西你也会有一种你能买得起的错觉,理所应当的把它加入购物车。
情绪不高涨的时候,我能逛煤炉和日雅,淘宝逛一整天,把物美价廉的书和碟子,周边复制好标题和链接存在记事本里。
我有一个宗旨,破8000日元即不考虑,300-1000日元居多,所以我的记事本里堆满了3000日元以下的廉价好货。
我是个特别会找东西的人,但无奈我也是个特别买不起东西的人。
所以从小到大,基本是看着自己选好的东西被人挑走的情况居多。可能100个里面有20个是自己最后得到手的。所以看着能到手的东西,内心有时候遗憾程度要比眼前获得的喜悦感更强烈。
而且要考虑的情况很多,加了邮费够不够买得起等等,所以有时候拿到的还不一定是当时自己最想要的,只能说是最合适的。
所以非常遗憾,有时候因此错失了很多难见的文献和资料,导致研究断层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也有因此与欠缺的CD失之交臂,使得无法凑齐的情况。
现在正是我研究最迫切渴求各类业界知识的时期,只无奈很难到位。所以我基本选过一次就不敢去点记事本里的链接,因为我知道肯定会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你不买别人自然会买,这是人之常情。
其实玩具也好,周边也好被人抢先一步我觉得都无所谓,CD和书因为毕竟是研究材料,每次错过就会有一种错失良师益友的感觉,痛彻心扉。
所以说有一笔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钱,或者说有足够的收入可以养自己的爱好真的是一件幸福至极的事。这让我想起字幕圈一哥布莱德舰长,也可以说是当前唯一一个不求名利只是因为爱好做字幕的人。他就说过“有足够的收入和工作,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字幕”。
最近几年越来越被金钱所束缚着,再加上意大利那边不是要钱就是欠钱不给,感觉又投入了大量资金,平时自己买些东西单价超百都困难,而这些钱起步价都是三位数,一般都得四位数,实在是感觉人与人悲欢不能共通,人与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消费底线和上限不同。
但是有美好的人生不一定必须要有钱,可我还是希望尽量别那么清贫,能多赚些钱买些杂来看最好。
最近出了三四本圆谷有点克塞内容的新书,价格超了100,每本均不菲,虽说每本可能只有一张图片或者几页内容,但仍然有一读的价值。
只可惜没钱,而且还有些别的书想入。
但凡意大利那边房租的押金能退回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一也好,可惜一分没有,实在惆怅。
不知道穷病何时能治好。
细数一下,从开通创作激励至今,差不多四五个月,收入不过六十。做字幕的话费时间,还不能加原创,观众不投币就没有收入,但是能涨粉丝。做原创视频不如做字幕有群众基础,但是起码有收入。在写的书稿出版后会有几千的稿费,这个价位已经很高。但为了这本书我的经济投入已然投入了三四千,且预计会写几十万字的文稿,也是个经济投入巨大的工作,虽然很乐意为中国特摄研究做出贡献,但做书本来就是经济上能回本就知足了。还是希望bilibili做视频能有不错的收入吧。
之前写的文案让有万人粉丝的朋友去做了视频,播放量已过12万,我和朋友平分,也是不错的收入,至少能买一两本书。在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到一个视频两本书的境界,我也就知足者特别乐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