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浅薄心得,从个体到群体,从“死亡”到文明

2023-08-10 06:48 作者:天空飞翔荷兰人  | 我要投稿

    文化是战胜死亡的途径,而文化的内核驱动力源泉便是对于死亡这一宿命的直接反应。我个人观点不太赞成没有确定对象,所谓模糊的焦虑与有确切恐惧对象的死亡是两种不同,我个人观点是焦虑是人以及人之群体面对死亡这一宿命的过程,从被抛进此世界,一旦,通过对他者的差异化开始意识到自我建立自我,那么立刻面对世界宿命--死亡,而一切看似没有对象的焦虑便是对于生命必然终结宿命觉知。焦虑产生一种内生的力量,一种驱动力,驱动我们认识这种宿命,认识宿命便是认识世界与我。这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勃发,就像人类生儿育女一样自然,而这种驱动力,生命力推动我们从野蛮走向文明。由此精神内核从原始开始勃发,从西班牙洞穴壁画到原始装饰品,再到哲学产生,没有本质区别-----战胜死亡而已。而文化作为这一切总和便是人类试图战胜死亡的总和,是一种生活图景,更是一种世界图景,文明便是文化世界图景产物的外在景观。

       从泰勒斯到柏拉图,从柏拉图到阿奎那,从阿奎那到黑格尔.......一切便是为了试图通过认知此世界,而后如何展开此世界生活而“战胜”死亡(其中结构便如同哲学与伦理学,哲学与科学关系),从而寻求理解命运的一种安慰,安慰是这一过程的结果与目的。使用安慰这个词是因为从一开始人便不能战胜死亡,这是一出希腊悲剧,每一个人意识到自我与世界的时刻,便清楚这一宿命,从原始人类到今天手握手机的我们无不是如此。那么安慰只能转向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延续,将这出个人几十年的希腊悲剧试图转化为永世不会结束希腊悲剧,那么人所构成群体文化意义上的世界图景就此展开,个人对于死亡的战斗转为文化层次战斗,个人之宿命由此转化为文化之宿命,文明作为这种时间因素中文化的景观就此诞生。

    有感而发,零时写几句,十分钟产物,个人观点,大家勉强看看。

读书浅薄心得,从个体到群体,从“死亡”到文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