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动机再创奇迹,从濒临倒闭到全球第一,到底经历了什么?

图为潍柴动力旗下柴油机
近年来除了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之外,中国重工业发展势头同样迅猛,其中有着这样一家企业,从濒临倒闭到全球第一,带领中国发动机创造了奇迹,就连德国都追赶不上了,这就是潍柴动力,如今这家企业每年国外市场营收超700亿,成为世界级发动机巨头,那么潍柴动力到底经历了什么?

图为潍柴动力生产的柴油机
潍柴动力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柴油发动机公司,并且出口金额达到数千万美元,要知道这可是1970年代的美元,而如此庞大的订单量也证明,凭借着较低价格和同等技术水平带来的高性价比,潍柴动力在国外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用户,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内部管理层出现的问题,该公司开始走起了下坡路,首先是,汽油机的不断发展让柴油机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大量外国企业开始转而使用汽油燃机,这使得主攻柴油机的潍柴动力能够获得的订单开始大批减少,而在外部面临挑战的同时,内部管理结构也出现了问题,导致管理层难以在关键决策上达成统一意见,公司在大方向决策上摇摆不定,甚至出现了重大的决策失误。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加上外国企业开始进行市场的争夺,导致国内大量柴油机企业就此破产或者被收购,而落入谷底的潍柴动力,此时也已经欠下了多达三个亿的外债,可以说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

图为潍柴动力产品
但这家面对绝境的企业并没有彻底放弃,而是选择背水一战,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变,面对管理层矛盾频发的问题,进行职位架构的精简,取消所有没有实际作用的岗位,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人员薪资支出,另一方面也能改善内部环境,杜绝懒散怠工的状态,避免这些职位上的人员对公司的决策造成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潍柴动力深知对于柴油发动机来说,只有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才能在和汽油机的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因此增加了数倍技术研发资金,用于扩展研发团队的规模果然,在经过了这些努力之后,潍柴动力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使得其在技术上与其他厂商拉开了距离,重新赢得了外国客户的喜爱,市场的巨大变化,也给该公司带来了珍贵的教训,因此除了生产柴油机之外,还拓宽产业链,生产自己旗下的柴油动力汽车与其他机械,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产品所具有的更高附加值来提升利润,还能将风险分摊,在任何一个领域遭受挫折,都不会导致企业出现生存危机。

图为潍柴动力生产的客车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之后,潍柴动力不仅在国内创造了大量市场,还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发动机生产企业,每年从国外获得的利润高达700亿,总营收额更是高达3000亿,可以说该公司在柴油发动机领域的遭遇,可以视为中国在世界重工业领域经历的缩影,未来的中国企业必然占据更多的市场和技术优势,助力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