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探索地球的秘密 | 记国家航天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

2021-06-02 19:54 作者:CNSA中国航天文化  | 我要投稿

遥感技术是非接触式对地球、天体感知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总称,可从卫星、航空等遥感平台获取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满足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应用需要。


遥感技术是正在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正时时刻刻、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地面动态信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圣波,已在卫星遥感领域深耕多年。



陈圣波现任国家航天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吉林省卫星综合应用工程实验室、吉林省高校测绘与遥感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卫星应用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陈圣波主要从事空间遥感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遥感信息机理、陆表物理特性参数反演、大气痕量气体成分反演、月球与行星遥感、地表和月表高光谱遥感岩矿成分反演、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遥感卫星、北斗卫星和通信卫星综合应用技术与方法研究。2004年以来,他主要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发改委卫星及应用产业化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土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等项目40余项。现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其中主编4部。申请专利21项,已授权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1992年,陈圣波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同年选择在长春地质学院遥感地质专业继续深造,四年后他选择到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直至今日他已经在卫星遥感领域进行科研工作29年了。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时,陈圣波感慨地说:“小时候我家在农村,我们那个地方‘开门见山’,所以我特别愿意爬山,因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嘛,总去爬山就自然而然对地质矿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到研究生阶段我就转到遥感地质专业了。”


说到遥感地质,陈圣波说因为自己特别喜欢登高望远,见识更大的场面,所以遥感地质对他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围绕遥感来说,我的研究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围绕月球和深空探测,这是我们团队目前在做的主要工作。另一方面是围绕技术落地。其中农业占据很大一部分,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农业、水利、环保等相关领域,围绕地球表面的资源环境进行调查监测,开展遥感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方法、技术研究以及应用推广,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两方面工作。”


陈圣波介绍,吉林省非常重视卫星应用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吉林大学建设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负责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的管理、分发、应用示范和推广。目前,国家已发射系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从国家层面上大力支持整个卫星遥感产业。



陈圣波从事卫星遥感相关科研工作二十多年来,对于他来说出差以及去野外勘查实乃家常便饭。由于陈圣波和他的团队主要做地球表面所有自然现象及物质的变化监测与研究,所以常常需要到我国各个地方进行考查。最忙的时候,他那一年甚至有200天以上都在出差。“我的团队里很多老师和学生都非常让我感动,很多年轻老师家里孩子都比较小,但为了事业都克服困难跟我们出来一起奋斗,如今我们能够获得这些成果,离不开他们的付出。”陈圣波说。


科研离不开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方面,陈圣波近年来累计讲授多门课程。“做导师基本上是跟学生朝夕相处,在我看到他们取得一些进步的时候我也很高兴,但是有时候可能从做老师的角度,对他们的要求会很严格,比如最近我带的硕士在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对他的论文不是很满意,我就很严厉地说了她,她当场就哭了,但是事后我又把她请到办公室,我希望她能理解为什么我当时那么说。可能他们不一定会理解我,但是从做科研的角度,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懂得严谨、认真和精益求精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二十余载光阴,仿若白驹过隙。一路走来,陈圣波遇到的困难不言而喻,但秉承着“地球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守,这些在他眼中是那样的云淡风轻,未来他会依然怀揣着理想,继续探索地球的秘密。


来 源 | 吉林省科协


探索地球的秘密 | 记国家航天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