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意重,一纸情深丨人大征集吴玉章文物史料、校友校史家书!
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
当彩色4K修复版开国大典首现大银幕
回眸这一历史性时刻
依然震撼,依然热泪盈眶
让所有人大人振奋自豪的
还有毛泽东主席身旁那个熟悉的身影


巍然挺立、目光如炬
这正是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
吴玉章

校门上、活动背板上
官方网页上、信笺上
“中国人民大学”这六个字
工整、端正、隽永
正是出自吴玉章老校长手迹组合

他的手迹始终见证、陪伴着
人大和一代代人大人的成长
也承载着人大人永远的怀念
早在20世纪40年代
吴玉章就与
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
一起被誉为“延安五老”
毛泽东称他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
中共中央致贺词称赞他为“中国革命最先进最觉悟的老战士”。
邓小平在1987年题词评价他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
发布了系列征集活动
邀请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
提供相关校史史料
敬请关注!

征集|吴玉章文物史料
亲爱的中国人民大学师生校友、社会各界朋友:
吴玉章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吴玉章同志在中国现代史上每一个转折关头,都站在革命的进步的一面,从拥护变法维新转到革命民主主义,进而成为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吴玉章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的筹备工作,是陕北公学董事会成员,曾任华北大学校长,是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诞生、成长和壮大奉献了宝贵的精力和才智”。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吴玉章全集》的编纂工作,为此,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和校友工作办公室向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征集相关文物史料。

征集范围
征集内容
吴玉章本人不同时期的文物史料,以及他人有关吴玉章的文物史料(如回忆录)。
征集种类
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实物资料等,诸如文献、手稿、照片、图书、视频、证章、牌匾等。
征集方式
捐赠、交换、提供复制等。
征集时间
自启事发布之日至2023年底。
希望各位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大力支持,我们亦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切实保护捐赠者的应有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
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
2023年3月21日
联系方式
电话
010-82509553
(校史馆)
010-62511422
(校友工作办公室)
邮箱
xiaoshi@ruc.edu.cn(校史馆)
aaruc@ruc.edu.cn
(校友工作办公室)

征集|校友校史家书

家书蕴含丰富的感情
这些写给父母、子女、爱人
兄弟姐妹的家书
将爱意藏在字里行间
我们跨越时空
仍能感悟到不同时代
共产党人、爱国青年
对于“爱”的诠释和践行
感受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革命先烈的红色家书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特色资源,是反映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原始档案,是中华传统伦理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家书在党员干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党章,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言,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各级干部应“常常看、常常思、常常反求己身”。
中国人民大学格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建了全国首家家书博物馆,馆藏红色家书、抗战家书、廉政家书、抗疫家书等展示了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坚定信仰和家国情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廉洁家风教育等活动中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收藏与研究优势,人大家书博物馆联合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面向人民大学师生员工校友和社会各界征集家书,重点征集人大师生校友家书及其他与校史相关联的家书。通过家书还原生动真实的校史人物、校史故事,回望革命先辈的创业之艰、忠诚之魂、理想之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广大师生勇于担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征集要点如下:
征集对象
曾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学习、工作的校友。
保存人大校友以及与人大校史有关家书的社会各界朋友。
征集范围
校友与家人和亲友之间的通信,包括信纸、信封和电子邮件。
其他人所写的与人大校史相关的家书。
数量不限、字数不限、年代不限、地域不限。
征集时间
2023年3月-6月
征集用途及捐赠者权益
1. 我们欢迎无偿捐献家书原件,复印件也可以。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应征家书将由人大家书博物馆收藏,同时为捐献者颁发荣誉证书。
2. 筹备举办校友家书专题展,建立校史相关家书数据库。
3. 我们将从中选出100篇左右,编辑出版《人大校友家书》,入选者将获得免费样书2册。
4. 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家书文献,将有幸参加家书博物馆所组织的家书系列图书出版和展览等活动。
5. 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切实保护家书作者和捐赠者的应有权益,比如,所有应征家书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家书资料较为丰富的捐献者,可建立实物和电子版人物全宗档案;捐赠者对捐献的家书等资料,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以对其中不宜公开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
注意事项
请附家书作者简介和生活照片一张。
请附与家书内容相关的照片3-5张。
请附家书所有者是否同意捐赠及家书作者是否同意公开发表的书面意见。
如果不同意发表时署真名,或有其他意见,敬请写明。
来函敬请注明您的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以便我们与您联系。
联络方式
征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邮政编码:100872
征集热线:
010-88616101 62510365
联系人:张颖杰 张 丁
电子邮箱:
jiashumuseum@126.com
微信公众号:
我们的家(ourletters)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
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