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落实层面
(一)根据设施设备的具体特点,以及实验室对设施设备的使用要求,制订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设施设备管理程序在具体设施设备上应用的体现。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的作业指导书,通常可参照说明 书,并结合实验室的特点、具体的实验对象和实验内容来编写。
不同行业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应用于监 控、检测的实验室,特别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当实验室可 能较长时间不运行时,为了减缓设施设备的老化,并有效地保证 实验室系统处于正常待工作状态,实验室应制订维护性运行程 序,并根据设施设备的具体特点,在作业指导书中规范设施设备 的最长使用间隔时间。
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应能及时、方便地获取最新版本的设施 设备作业指导书。
(二)要有设施设备的完整记录,即设施设备档案,并保证实 时更新。
实验室应设专人负责设施设备档案的建立,负责设施设备的 定期验证、维修和状态控制。与实验室生物安全密切相关的设施 设备(如生物安全柜、负压隔离装置、高效过滤器、消毒灭菌系 统、送排风系统、UPS电源等),其档案要能够体现对设备的状 态控制与过程控制。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建立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数据库,以便于设施设备档案资料的汇总、统计、 查询和报表。
此外,人是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一方面要加强设施设备 使用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以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并尽可 能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设施设备使用人员 的技术培训制度,使用人员的能力是保证设施设备发挥效用的前 提。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判断设施设备功能是否正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