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章病院 | 是“大满贯”不是“大满冠”

2022-04-28 13:51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徐俊培

2019年8月26日《新民晚报》第18版刊有《马龙,马龙》一文,介绍了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其中说:“您是中国第十位大满冠得主,28次公开赛冠军。”句中的“大满冠”写作“大满贯”才是。

“大满贯”源于英语“grand slam”。最初指桥牌比赛中全赢十三墩牌。之后又用来指棒球的“四分本垒打”,是本垒打的最高得分。后泛指在某项运动,尤指网球、高尔夫球、业余英式橄榄球,一个赛季(通常是一年)中赢得所有锦标赛或重要比赛。现亦引申为在某一领域中取得全胜。

“grand slam”当年随着桥牌等竞技项目一同传入我国,被翻译成“大满贯”。汉语中本有“满贯”一词,“贯”义为穿钱币的绳子,“满贯”即钱穿满绳子。后比喻达到了极限。多指罪恶。后来,“满贯”意义有所延伸,成为打麻将牌用语,指凑满番数或同花式的牌而摊牌取胜。“满贯”是麻将中番数最大的牌,和了“满贯”牌,相当于取得一场大胜。丁玲《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吃黑呢,只除了人没输去,什么都精光了。背了三个满贯,五个清一色。”麻将和桥牌是类别相近的竞技游戏,“grand slam”和“满贯”都指大胜,两者之间在词义和认知上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而“冠”虽然有第一的意思,但“大满冠”在与“grand slam”的词义联想上,不如“大满贯”。而“大满贯”作为一个已经固定使用的词,还是不要随意改动为好。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4期《文章病院》栏目。《文章病院》栏目欢迎投稿,投稿可发送至邮箱:yaowenjiaozi2@163.com。)


扫二维码购买

《咬文嚼字》2020年第4期电子版


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53204211订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

跳转邮政微商城订阅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

订阅2022年全年电子刊
欢迎关注

咬文嚼字公众号


欢迎下载

咬文嚼字App






文章病院 | 是“大满贯”不是“大满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