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我对ai绘画的想法
第一次接触与使用ai绘画是在抖音上了解到的一个叫做面包多的app,通过一些描述词与极为简单的问卷调查式的选项来确定最终的绘画风格,对于绘画渲染过程中出来的模型与等待时间也推出一定的付费选项。这个软件我生成的图片数量并不多(差不多50张左右都是使用同样的描述词但是不同的“滤镜”选项),因为输出载体的局限性使得这个ai绘画软件的“创作”效率并不高,生成一张“高”质量的512×512图片都要一天的时间。再加上生产过程中你无法第一时间判断这张图片是否会是一张烂稿,你一天的等待可能最终等来的是一坨答辩,所以最后果断放弃。在那同时期我身边的人还有使用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里的“ai绘画”工具来进行生产。前面所提的工具之所以加个引号是因为我觉得那种ai绘画小程序实在是太low了,生成出来的东西非常的低级,还不如app出的图好看呢。那个时候(2022秋)基本上算是ai绘画群魔乱舞阶段,无论是工具还是使用工具的人。因为操作简单不复杂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使用门槛低,你有个手机手指一动就能搞出来一张“原创”产品。后来又了解到sd这个ai绘画工具,这个工具可以说是相当强大的了,不仅可以安装各种插件改变生成图片的风格还可以更换主模型生成风格迥异的图片。如果把一个视频抽帧成图图生图再把帧合成就生成出一个新的视频,这对于自媒体投机者来说是一个新的内容创作方向。
随着chatgpt的爆火出圈,cctv把ai拿到明面上来谈,社会上出现一种声音似乎会有一些职位因为ai替代而消失。我觉得目前来说那种事情还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人类有ai没有的一种能力一种本事,这个是ai永远都不会学习到的那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人脑自我意识形成的产物,人类通过五官对外界的种种信号进行吸收,通过大脑产生的自我意识与神经细胞的抖动让人拿起了工具在载体上写写画画,好看的、富有特点的、美达成共识的东西便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艺术。ai生产出来的画作只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算法在人脑生产出来的积木海洋中抽出几,拼接出来新的作品。既然是积木他必然是有有限的拼接次数的,虽然这个有限次数更接近无限但总会有重复性同质化事情的产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作的河流如果没有涓涓细水长流,一味的索取与截流它必然会后枯竭的一天。
Ai绘画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良币驱逐劣币。1.把一些上过几天美术课的自以为有绘画天赋的把自己拙劣的画作当作艺术品出售给大冤种的“小画家”们清理了出去,即使没清理出去也让一些大冤种不再冤,因为冤种觉醒了。2.让一些换头怪p图怪自诩为coser的社会闲散人士福利鸡从线上电商经济逐渐开始转移并重视线下实体经济。3.给视频创作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方向4.能形成一套关于ai生成的配套产业。
总之ai永远无法打败人类的大脑,ai也永远无法产生形成自我意识。打败柯洁的不是阿法狗而是人脑的创造力。

midjourney生成

midjourney生成

midjourney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