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17 组 147 条申论金句,赶紧收藏
(电子版私我回“b”联系老师领取更多公考素材积累)
一、生态文明
1、垃圾虽小,牵着民生,连着文明。
2、垃圾分类一小步,生态文明一大步。
3、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致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4、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的美丽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5、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了。
6、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7、生态环境好,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产业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 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
8、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 计。
9、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更和谐。
二、乡村振兴
1、乡村治,则天下安。
2、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
3、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动能。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5、“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6、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用现代科技和设备来装备……,用现代管理科学来管理……,用现代市场 体系来经营……
7、当前,我国……问题在……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欠账较多,……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薄 弱环节,……能力亟待强化等。
8、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9、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0、……增强使命感、紧迫感,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凝聚起亿万农民追逐梦想的奋进力量,谱写新 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华彩乐章。
11、春风又绿希望的田野,xx 发展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12、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
13、决胜全面小康重任在肩,打赢脱贫攻坚战时不我待,民族复兴的梦想渐行渐近。
三、国家建设
1、有效建立高质量标准化,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2、推动 xxx 高质量发展,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经济上富民、政治上重民、文化上安民、社会上惠民、生态上利民。
4、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5、中国梦,是从沉淀了我们全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的,屈辱和苦难是它的土壤,所以它才如此 地深沉,如此地动人心魄、撼人心魂;中国梦,是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和渴望中生长 的,国家的强劲发展是它的现实支撑,所以它才如此地强烈,如此地动人心扉、振奋人心。
6、迎着……的壮丽前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奔跑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定能把……的辉煌写 在不远的将来!
7、今天的中国,线上线下激昂主旋律,澎湃正能量,它所汇聚起的,是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是中华儿女画好同心圆、砥砺奋斗志,向着强国梦、复兴梦进发的合力与豪情。
8、学者渡过无涯学海,需要“苦作舟”;登山者攀上山巅,需要“苦作梯”。同样,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亿万人民的艰辛拼搏。
9、正因为有……,中国脊梁得以挺立,中国精神得以弘扬,中国富强得以厚积薄发。
四、榜样力量
1、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 悲。
2、“守土人”/“开拓者”/“引路灯”/“清醒剂”
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4、勇往奋进以赴之,百折不挠以成之。
5、内心一团火焰,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困难所惧,不为世俗所扰,这正是奋斗者应有的姿态。
6、我们之所以可以享受安定祥和的生活,是因为有一大批舍生忘死的忠诚卫士用自己的胆识和生命驱 散黑暗,守护安宁。
7、珠穆朗玛峰的脚印、西部无人区的背影、南海岛礁上的汗水,汶川地震灾后坚守。
8、危难时刻方显担当,他们愿意用自己小家的分别,换来大家的安宁,用自己靠近危险,换来其他人 的远离。
9、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10、将有限的生命无私奉献给人民,将无限的情感真诚奉献给国家,我们的事业,正是靠千千万万人 的忠诚奉献不断铸就的。
五、个人品质/勇于担当
1、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2、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3、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4、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
5、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6、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7、有两样东西,令人永远赞叹和敬畏——头顶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8、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9、砥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 之名,铸牢使命意识,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最终“积跬步以至千里”。
10、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 跋山涉水。
11、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1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六、法治建设
1、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2、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以人民期待为第一动力,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
4、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5、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
6、法律是平衡的艺术/法律是解决矛盾的公器。
7、旗帜鲜明为守法者撑腰壮胆,让违法者寸步难行。
8、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 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9、大力推进全民守法,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对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0、只有公正司法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增强全体人民对法律的信任 感。
七、爱国主义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4、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 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5、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黄山么,有黄河么,有长江么,有长城么……没有!既然 这些都没有,那么,祖国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
6、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泛起温柔的波浪,让多少人眼里涌起晶莹的泪花,让多少人胸中奔腾一股 股热血。
7、……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筑牢……的铜墙铁壁。
8、传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奏响新中国奋斗交响曲,高唱新时代奋斗者之歌,近 14 亿中国人民必将 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
9、人民共和国七十载壮丽征程,是一部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奋斗史;而先进模范,是这部不朽史诗 的精神坐标。
10、舍小我、谋大我者必以天下为己任,忧患着大我的忧患、快乐着大我的快乐、憧憬着大我的憧憬、 幸福着大我的幸福。
11、新时代仍需……的中华赤子,赓续……的民族精神、……的基因,书写……的华章。
八、经济建设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夜经济不仅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更为当前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3、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才能持久“闪亮”,成就……
4、经济上富民、政治上重民、文化上安民、社会上惠民、生态上利民。
5、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6、不但要站在着眼于……的大局上考虑,也要统筹抓好小处小事小节等细微之处,以小见大、以小及 大……
7、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远,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激发经济潜力,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 来。
8、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了大量重复、低效的过剩产能,为高新技术、 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搭起成长的阶梯。
九、脱贫攻坚
1、脱贫攻坚是硬骨头,如期脱贫是硬任务。
2、为“前所未有”的中国扶贫故事画上圆满的句号,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 础。
3、要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4、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5、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饮水思源的为民初心,也见证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 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6、从建立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的精准扶贫机制,到扶贫扶智、扶贫扶志的扶贫战略创新。
7、“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只有深入了解每一片叶子不一样的脉络,只有深入了解每 一片叶子的特点,针对性供养,监督落实,才能让来自根系的营养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最终成长为枝繁 叶茂的参天大树。对脱贫而言也是如此,精准把脉、精准施策、精准落实,方能让中央的扶贫政策精准落 地,真正惠及广大贫困百姓。
十、文化发展
1、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2、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释: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5、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6、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释:文学作品的演变联系着社会的情况,文坛的盛衰联系。
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 荣为条件。
8、基础教育是传统文化生长传承的土壤,只有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 生活深度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具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9、坚持高雅审美、增加受众互动、增强视听感受、同时寓教于乐,传统文化就不会显得过于“高冷”, 反而会令人激活诗心、主动参与、沉浸其中。
十一、改善民生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民齐者强。
3、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4、一燕不成春。
5、上下同欲者胜。
6、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 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十二、教育发展
1、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
2、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是国家和民族间交流对话的关键力量。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4、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域、城乡、校际差别。
6、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8、只有站在田埂上、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精 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为职业教育赢得应有尊重。
9、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当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环环相扣,高质量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就 会更加畅通。
10、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一定会开遍原野, 让更多的“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基。
十三、创新发展
1、创新,是个“脑力活”,也是个“团队活”。
2、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
3、企业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培育形成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4、由“靠天吃饭”向“靠科技发展”、由“藏粮于仓”向“藏粮于技”、由“广种薄收”向“科技提 质增效”。
5、只有将创新的意识播种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形成鼓励探索、嘉奖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气与价值 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积淀肥沃的土壤,获得涓涓不断的源流;
6、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每一点改进、每一步探索,往往能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现实 需要,甚至由量变引发质变,重塑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7、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
8、美国知名时政评论家弗里德曼早就预言,在世界变得更平坦的未来 30 年之内,世界将从“卖给中 国”变成“中国制造”,再到“中国设计”甚至“中国所梦想出来”。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其实才 刚刚开始。科技创新的燎原之火,必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大显身手,让人民变得更幸福,让世界变得 更美好。
9、“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创新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也是 一股子精气神。站在新起点,面向“十三五”,正需要以创新添动力、增活力,用创新激荡起发展的春潮。
十四、信用建设
1.古人云:“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主持变法,“恐民之不信”,遂立木定诺、依诺行赏,“以明 不欺”,于是民众的信任逐渐建立起来。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3.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名片,个人凭一言为定的信用立足社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动能,企业凭一诺千 金的信用获得发展;诚信是国际合作的基石,国家凭一言九鼎的信用互利共赢。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5.信守承诺、讲信修睦的新风长吹不止,增进的就会是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出的就会 是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
6.生长在山间的松树,千年长青;镌刻在鼎上的誓言,万年不改;铭记在心中的诚信,永不凋零。
7.面向未来,我们将构建诚信文化、诚信经济、诚信生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十五、思想道德建设
1、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在于其国库的富足,不在于其城池的坚固,也不在于其公共建筑的华丽气派, 而在于其公民的教养,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这才是它实际利害之所在、主要实力之所在、真正威 力之所在。
2、文明秩序不仅来源于“法”,也来源于“礼”;文明素养,不仅意味着对法律规则的遵守,更意味 着对道德规范的恪守。
3、文明素养的提升关乎公民个人素质的提升,关乎公共秩序的维护,涵养文明,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十六、改革发展
1、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也是推进发展的根本途径。
2、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
3、推进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要为公、唯实、利民。
4、正如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没有痉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进一步。
5、“改革有阵痛、不改革就是长痛”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对各种矛盾要 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改革定力,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
6、“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要抓难点、补短板, 尚未推出的改革要加快突破推进,已经推出的改革要加快落实落地。
7、“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越是任务重、困难大,越要知难 而进、迎难而上。
十七、互联网+
1、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3、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 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4、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 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5、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 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距离2023国考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了,大家快准备起来吧!!
(更多公考视频课程及资料小伙伴请私信回复b联系客服老师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