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家是什么
回到家是一种什么感受?或许是一种“停滞”,都是希望留老家,成家立业,习俗一样,离家人也近。似乎离开是一种不孝,适龄未婚也是不孝,更别提没有子嗣。
(配图1:传统?封建?)
每每往事涌上心头,思绪应该更比家人波澜。
(配图2:星空,背影)

这不是我的路,清楚的知道。
受限于诸多原因,事业真的达不到多高,仍然想自己去闯,人不是为了钱,为了所谓的传统而活,我想传承的是思想,是精神,是成人之后的品质。
(配图3:花,应该需要构思下图怎么放,需要更多的图片处理)
我爹说,我和你是不同的阶层,答精神层面是的。他说的我理解,我说的他反对。
聊聊往事让,谈谈付出,他记得,我清楚。心里会难受,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但注定不会让他满意:会离开,不会留在身边,也不会像他那样生活。
有个同事与我想法相仿,去年心态还不好的时候,曾经借用她话给家里:“我不结婚你难过的话,那你需要适应一下,因为我不会为了你开心,而让自己不开心”。
(配图4:似乎应该有个插图)
而我也正如他所说的,一事无成。心里是认可这样的,嘴上也是承认的。没钱没工作,就没得谈资,谁会去花时间了解你,一面之缘,只是觉得谈话舒服、聊的下去而已。

言归正传,家是什么,于父母长辈,家是一种深刻的羁绊,深刻到我为你可以做任何事,深刻到你做任何事我也想插手“帮忙”,深刻到软磨硬泡,深刻到言辞命令。
于我而言,家应该是最理解我的,最尊重我的,最把我当人来看的。
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那么问题的症结在于哪里?在于尊重。长辈是否尊重晚辈的独立的人格思想,是否把晚辈当作附庸。
这种血脉相承的关系,不应该更能心意相通嘛?我的想法里,灵魂契合大于血脉。
而除了家人没有人会无条件对你好这句话,我一向存疑。因为好这个字,本就主观。
(配图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