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超大环路增益——运放型基准中自偏置运放的环路稳定性问题
这几天他们要做一个Bandgap的作业,大家伙儿都准备用运放型的给搭一个。老师没有给PSR的公式,或者说只给了一个定性的公式,并没有考虑ro的影响。我就算了个公式出来,发到同学群里。跟那个三支路的结果有点像,PSR的上限也跟匹配有很大关系。

老师给了这么一个示意性质的公式,意思就是说A越大,抑制越好。后来我把完整的表达式推了一遍,自己推出来公式是这个:


这个电路的PSR也有上限,由PMOS管的gm和ro的匹配决定,我仿真了一下,由于VDS基本相同,ro的匹配很好,失配主要是gm的失配,所以Vdsat要取大一些。
我拿VCCS做了个理想的OTA进行仿真也证实了这个公式,完美符合。
就算再加一路,做Bandgap,公式也是类似的,我觉得也算好推导,上限还是跟ro的失配有关系。

我照着Ivanov书上的做法做了一个PTAT电流基准(就是上面这个),然后也把这个结构推荐给了我同学华哥。这是个简单的两级运放结构,第二级也没有去做大的增益级,运放的增益大概就是一个本征增益,也许只能算一级吧。算上外围,环路增益三四十dB。
然后问题来了,华哥后来跟我说,“你这运放的结构厉害啊,环路增益八九十dB“。
我一听傻眼了,这怎么上的八九十dB?增益要真这么高,我推的公式就全都失效了。然后一测,我靠还真是,这个增益巨大。
那没有别的可能了,只能是这个偏置的问题,因为我拿理想运放是对的。运放采用了自偏置结构,这里有个正反馈在这儿。
再定睛一看,我去,环路增益为1的正反馈??

这里假定s0和s1电位完全相等,那M3由于对称性就成了二极管接法,于是整个环路的环路增益就是gm8/gm3*gm4/gm7.
这里M7M8的gmid相同,M3M4的gmid相同,电流又是共用的,那没得讲了,环路增益就是1。
这样会有稳定性问题吗?
我之前就测过瞬态,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仔细想一想,这里确实不会有稳定性的问题。刚刚分析的角度是从运放的输入端开始看的,运放输入端断环之后再来断M8的局部反馈,由此得到了一个非常非常接近1的正反馈。
如果先从M8的角度看,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从M8入手,看到的环路增益其实相当的小:由于运放输入端这个局部反馈很大,导致M8看到的环路增益远小于1,我这里仿真出来是-36dB。
这下就好理解了,如果从M8先入手,把M8先断环,再来看运放输入端这个环路增益,结果就完全没有问题,不会有什么接近1的正反馈。
我之前的视频里讲过,不论断环的顺序如何,环差的乘积是不变的。如果先断运放输入端,那好比环差乘积是这么算的:(1+10000)(1-0.99)≈100;如果先断M8,那环差的乘积又是这么算的:(1-0.01)(1+100)≈100
显然后者更加得合理,因为可以发现先测的M8的环路增益远小于1,对PSR的传递函数几乎没用,那么可以直接把它去掉了。用前者的计算方法会出来一个极大的数字,然而这个数再大也并没有什么卵用,有点欺骗人的味道了,看上去环路增益很大,但实际上是测的顺序不同导致的,是没用的一个东西。
具体在ADE里面测量可以用gnt工具包里的多环路功能,gntprobe的顺序是运放的输入端在前,M8的输入端在后,然后再看各项的H0,比如要看环路增益T,那么就只要查看T.H0,意思是计算T的时候,使M8的gm为0,如此得到的结果是符合计算的。这样就相当于提前断掉了正反馈M8,这个结果可以为我们的调参提供更正确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