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的考证之路
毕业至今也好多年了,CPA一直没有正正经经去考,要不报名了临到考试的时候发现自己没看书去了也是白去就放弃了,要不就裸考一下参与参与,断断续续也经历了好多次了。去年突然觉得还是要正经考一下,认认真真的看书复习了《会计》,做了一些章节练习、真题练习、模拟题练习,感觉不错。
这次不幸的是,安排的考场离家很远,还是早上8点半的那场,不得已还在附近定了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兴冲冲的打的过去,不说信心满满,至少是状态不错的。
可是一上考场就傻眼了,从选择题开始,感觉那些题怎么那么陌生,我看的是假书不成,每一题都需要琢磨一下才敢不确定的选一下,选择题的标记几乎做满了。等到做大题的时候更是懵的,这个方向的题虽然见过但是它做了七弯八拐的条件,不熟悉,可能思考思考能得一些分,但是考场上没时间啊,反正东一下西一下,最后大题都没做的交卷了。
下考场之后差点崩溃,给老公发了长长的短息说这题出的多偏,多喜欢扣细节,都喜欢考偏门,我做都没做多少分,再加上做的不好,99%是要挂了。终于认真一次,结果不理解。
谁知道11月份查分的时候,发现居然及格了。看来做的那些题很幸运的正确率还可以。
既然已经通过了一门,那就是快速的考完,不然我可不想浪费辛苦得来的成果。于是今年我报考了两门:《财管》和《税法》,因为我觉得一门是我擅长的,一门是我觉得现阶段比较需要更新知识的。
《财管》复习时觉得还好,做真题都还不错。但是《税法》这种需要记忆的东西,我实在不擅长,从小打到都不善于记忆,加上税法考试在前面,所以后期临到考试前几天,基本上在复习税法,靠前第2天将所有真题的大题都重新做了一边,靠前1天用手机APP将真题的选择题刷了一边,觉得复习得比去年强。上考场之后,选择题没有去年那么懵,但是问答和综合题就比较懵了,考的又是我在做真题时没遇到的(我做那么多真题,基本上最后2综合题是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确定无疑了,只是不同行业稍有区别,比如高新、饮料之类的,今年考了个农产品的,我不熟啊~当场要磕桌子了)。
勉强完成税法,第二天考财管前将大题的各类别又重新看了一下。
上考场之后,鉴于我刚看过大题,选择题很久没大量刷选择题,担心选择题上耗费太多时间而不自知,决定从后面的大题开始做。
怎么说呢,虽然也有一些我不熟的地方,但是想一想,思考一下多少能做点,因为每一题分很多小题,不能一小题都不会吧。但是我忽略了我用电脑昨天的速度,一个是计算总是慢一拍担心算错,毕竟一题算错,后面可能全部错,会重复算,二来用电脑看题目真的好费劲,好费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题录一段落看完,感觉大脑啥也没记住,还要再从头看一遍。做题的时候需要取用一些题目上的数字时,也不像纸质的一下子取过来,而是来回看才确定是这个数。所以此处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在电脑上都训练做题,很重要!
做了2题后,赫然发现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拉到最后一个大题先将这个带表格很麻烦的大题做了,发现只剩下一个小时了,又感觉到最前面将选择题做了,剩下半个小时将剩下的题东东西西的做了,也不管考虑的周全不,也不考虑计算有没有失误,最后有一题我还没看清楚题目就被交卷了。那个气人!没做的那题晃了一眼,也是图表的,但是我十分肯定我一定会做。唉~
这一次又是听天由命了,做的题不是很多,准确率也不是很高,不知道有没有去年的运气,能侥幸通过。祈祷!
建议是:
要在电脑上做题,尤其是问答综合之类的,训练一下。
如果有多的时间再看看教材,他们非常喜欢出以前没考过的,真题里没有的知识点。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