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瞒你们说,我真这么觉得

2022-03-29 10:42 作者:PeterCai彼得  | 我要投稿

我是真的觉得好莱坞在衰落,日薄西山那种。



昨天不是奥斯卡嘛,然后微博上有个热搜“中国观众为什么不爱看好莱坞大片了 ”,我刷到首页有好多人都在吐槽,冷嘲热讽,无非就是想表达,不是不爱看,而是不引进。



但真的是么?


盘点一下这两年没能上映的几部大片,《毒液2》《黑寡妇》《尚气》《永恒族》,在豆瓣的评分分别为:5.0、6.2、6.1、5.8,基本都在6分上下。


最高的是前段时间没能引进的《蜘蛛侠3》,也就6.7分,我甚至觉得这分都给高了,除去托比和加菲回归助阵的情怀分,也就6分的水准。感觉就是为了凑三蛛同框,故意编这么个扯淡的故事出来。



再看下最近引进的几部,《蝙蝠侠》(7.6)《月球陨落》(5.6)《神秘海域》(6.1),连上映前口碑在烂番茄爆掉的《蝙蝠侠》,我在电影院的那3小时都感觉坐如针簪,其实也就普普通通,勉强及格。


说实话这些片子我基本都看了,所以算有资格说,这些分给得很中肯。看完我都有观影落差,无法从中得到满足。



当然,仅从几部好莱坞大片的失利无法得出它正在衰落的结论,但作为一个从小听欧美音乐,高中就开始追美剧、大学毕业开始就利用业余时间经营自媒体的欧美音乐狂,我可以谈一下我的切身体会。


现在的好莱坞,让我颇有2016年《康熙来了》停播前后的港台娱乐的感觉,充满疲态且后继乏力。



节目虽然仍在继续,有一些大家习惯看的深夜脱口秀或者颁奖典礼,比如奥斯卡、格莱美、VMA、ABC的鸡毛秀、NBC的肥伦秀、CBS的扣熊深夜秀等等,也有一些大家都在追的不错的剧集,比如《亢奋》《你》《继承之战》《艾米丽在巴黎》。


另外,零星有几个冒出头的流量明星,比如荷兰弟、赞达亚、甜茶、啪姐、碧梨......但与当打之年百花齐放的年代,已经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这么说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太公平,但我列举几个事例,大家应该就能有所体会。


《权力的游戏》(2019年剧终),《生活大爆炸》(2019年最后一集杀青),《纸牌屋》(2018年剧终);《Lover》(霉霉Taylor Swift在2019发行的非重录的流行专辑),《Anti》(Rihanna在2016年发行的专辑,此后专注于fenty一切东西),One Direction在2016年“休团”,《Witness》(水果姐Katy Perry在2017年发行的还有人问津的专辑),《Positions》(A妹在2020年发行的专辑,此后也开始美妆事业,即将r.e.m. 一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年上映,漫威宇宙元老“复联初代六人组”说再见)


几个好莱坞标志性的风靡全世界的流行符号,要么已经告别,或者逐渐淡出,更别提早年经典剧集和流行巨星批量输出的年代,现在看来,都是昔日的辉煌了。



虽然这两年重启了《绯闻女孩》,续拍了《欲望都市》,还搬出《老友记重聚特辑》和《哈利波特重聚节目》,来企图唤起大家在好莱坞黄金年代怦然心动的感觉,但事后看来,这些都像强行打了兴奋剂后的短暂回春,解了燃眉之急,但谁都知道,无法延续。



究其原因,我觉得会有更专业的人去分析。客观方面,无论从疫情、经济、政治、美国的国力、世界格局、去全球化,快餐文化的兴起、甚至各国流行文化的发展对好莱坞的冲击。又或者主观方面,观众的审美疲劳、好莱坞本身创造力的枯竭,反正众多因素造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


当然,我写这篇不是为了要长篇大论帮好莱坞找出它衰落的缘由,而是回到开头提到的那个热搜,它不是黑词条,而是真实存在的事实。观众的需求在提高,审美在进步,对创新创意的热情也在不断升级进化,好莱坞靠吃老本就能收割全世界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最后,顺便cue一下我们的内娱,我没有要开启另一个大的新话题,而是想说一个我最近认知到的结论:


十年前或者更早,如果要让内娱的某些演员歌手跟世界一流的艺人同场竞技,我觉得会被虐得体无完肤,无论从审美、眼界还是业务能力都是碾压级甩你几条街的那种。但现在,假如你把荷兰弟和甜茶跟内娱的某位当红小生放在一块,我觉得他不会输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当然,从工业体系大坏境来说还存在差距,但就人的素质而言,同辈的他已经可以跟好莱坞扛票房的两位流量小生一较高下了。所以,未来十年我们拭目以待,很值得期待。



最后的最后,我想替自己辩解一下,不是我懒散,更新频率忽快忽慢的,而是欧美圈爆点真的越来越少了,发一些老态龙钟的老面孔大家又不爱看,所以,恳请大家体谅。


以后,我还是会努力的,欢迎各位爷监督。



更多欧美资讯,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


不瞒你们说,我真这么觉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