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东吴四英将,真正的赤壁之战第一功臣

2023-08-10 08:34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知道三国这段历史的,没有不知道赤壁之战的,有关赤壁之战的电影和电视剧,近几年层出不穷。

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一战打败曹操,为后面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编辑

那么,孙刘联军打胜仗的头号功臣真的是诸葛亮吗,还是说周瑜?

都不是,头号功臣是鲁肃。

鲁肃是第一个提出孙刘应该联盟的人

鲁肃出身一般,从小死了父亲,但是家里富有,长大之后乐善好施,名声极好。他因此被周瑜邀请,来到江东辅佐孙权。

鲁肃第一次被孙权约谈,就直言说我是来辅佐您的千秋霸业的,就像辅佐汉高祖刘邦一样。当时孙权谦虚的笑笑,说你太抬举我了,我哪有那份野心啊,但是孤很欣赏你。

编辑

公元208年,曹操彻底平定北方,袁氏父子以及辽东太守公孙康,全被他一勺烩。此后,曹操在邺城开凿玄武池,开始训练水军。

虽然这有点闭门造车,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我曹孟德很快就要挥师南下,南方的刘表和孙权们,你们准备骈首就戮吧。

当年8月,刘表病故,小儿子刘琮继位。鲁肃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建议孙权派自己出使荆州。

因为荆州沃野万里,没有过战乱,百姓们丰衣足食,人口众多。之前刘表猜忌刘备,现在刘表死了,留下两个乳臭未干的儿子,假使双方不团结,那曹操来侵,根本就无法抵挡。

所以鲁肃动身了,他要去荆州找到刘氏皇族们,不管是刘备的刘,还是刘琮刘琦的刘,总是孙和刘一定要搞联盟,否则独木难支,谁都不是曹孟德的对手。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鲁肃日夜兼程,速度够快了,刚过了夏口,就得到消息,曹操已经兵至荆州,而刘表的接班人刘琮出人意料地投降了。

曹操不费一兵一卒,白捡了一个富裕的荆州,就像十几年前,袁绍白捡了一个冀州一样,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了曹家。

编辑

但是倒霉的刘皇叔,因为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就已经和曹操撕破了脸面,刘琮能降,他无论如何不能降,正打算渡江去投奔老朋友吴巨。

那荆州腹地是不能去了,鲁肃不得已中途调转方向,去找刘备。刘备此时惶惶如丧家之犬,人到47,过一天少一天了,本来想着荆州那么大,总能找到落脚之地,没想到还是要逃命。

刘备见到鲁肃后,听明白了他的来意。大家可以想象,是不是会喜极而泣?吕布背叛他,曹操迫害他,刘表不容他,想不到在遥远的东南角,隐藏着这样一位知己。

编辑

刘备本想直接带兵赶赴江东,考虑再三觉得太过冒险。鲁肃替他早想好了,让刘皇叔把诸葛亮请出来,然后对诸葛亮说:“我子瑜友也。”

当时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在孙权手下工作,而且与鲁肃交好。当然这都不是主因,主因是诸葛亮刚出山不久,总得做点什么,否则对不起刘备的三顾茅庐。

所以诸葛亮跟着去了,而此时的周瑜还在外面领兵,不在孙权身边。史料已经证明,鲁肃才是提出孙刘联盟的第一人。

不仅如此,鲁肃坚定抗曹,矢志不渝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花了8个章回,其中诸葛亮的戏份最重,什么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等,一出连着一出,仿佛神人降世。但事实上,最开始的舌战群儒就是子虚乌有。

诸葛亮跟着鲁肃一起来到江东,目的很简单,连吴抗曹,但是他心里没底,他年龄小,资历浅,且刚出茅庐,没什么话语权。不过不要紧,鲁肃会帮忙挑担子,他才是男一号。要战也是鲁肃舌战群儒。

编辑

然而鲁肃也不会预料到,曹操会写信给孙权。据裴松之注记载,信的内容是这样的: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封信在江东引起了剧烈的轰动,造成了恐慌。首先,曹操说最近奉天子诏令南下讨伐,这还没开打呢,刘琮这小子就束手就擒投降了,没劲。现在孤手下有水军80万,想和孙将军你一起在东吴打猎。

但是打动物猎,还是人猎,孙权你自己想去。这遣词造句,霸气啊!历史上真实的曹操能文能武,真不是吹的。

孙权原本是同意鲁肃的提议,主张孙刘联盟一同抗曹,现在还没结成联盟,刘表死了,接班人刘琮束手投降,刘备仓皇出逃,那这仗还有打的必要吗,胜算太低了。

老臣张昭为首的群臣,几乎清一色的建议直接投降曹操,这样也能保全江东老百姓。其他人的话,孙权可以不听,但是张昭的地位非比寻常。

当年孙权从父兄手上接过基业,大哥孙策死之前,握着他的手郑重交代,说外事找周瑜,内政问张昭,两人一文一武,可保江东无虞。

编辑

鲁肃终于赶到了,“投降还是不投降大会”还没结束。孙权心里其实有别的想法,否则早就被群臣说服了,中间休息的时候,他起身离开位子去内间换衣服,估计压力太大,深秋的时节,愣是一身冷汗。

鲁肃行动机敏,急忙跟了上去,跟到屋檐下,看看四周没人。孙权发现后面跟上来鲁肃,明白他的来意,就停了下来,问他想说什么。

鲁肃理了理头绪,轻声回话道:“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意思是我刚才观察群臣的态度,分明是要耽误将军您的前程,千万不能与他们一起图谋大事。

鲁肃接下去又说,我投降曹操,凭我的学识和才干,说句不谦虚的话,谋个一官半职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将军您,您以后会怎么样?您愿意像刘琮那样,俯首称臣,一辈子提心吊胆过日子吗?

孙权原本半湿的上衣,这下彻底湿透了。他不是没有想到这一节,但是后果这么严重确实没想到。满庭文武,竟然没有一人提醒他。

孙权紧紧握着鲁肃的手,说知我者子敬,谢谢你啊!

编辑

鲁肃格局大,眼界广,且深知孙权心意

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只可惜和他父亲孙坚一样短命,20多岁就走了。孙权接班很突然,其时才18岁,正是纨绔子弟要开始死劲折腾的时候,没想到一下子就接了个烫手大山芋。

孙权曾亲手射死猛虎,内心不可谓不强大。谁也不知道,他年轻稚嫩的心里,包藏着一个扫荡九州,囊括四海的雄心壮志,除了鲁肃。

几个月后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下令让群臣跟着他一起出去热烈迎接鲁肃归来,孙权甚至亲自给他行了礼,表达了浓厚的谢意。

孙权问,孤给你的待遇够高了吧?没想到鲁肃一本正经地回答:“不够”。众人愕然,场面格外安静。

鲁肃随即笑着说:“我希望您以后成就帝王之业,到时候再来感谢我。”

于是君臣鼓掌大笑,只有张昭等人脸色铁青,默然不语。

21年后,孙权终于称帝,当登临祭坛,孙权回头对各位大臣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意思是鲁肃以前经常对我说起称帝这件事,现在回头看,他真是有远见之明,明白大势啊,说完不胜唏嘘。

编辑

功劳排行榜鲁肃排第一,周瑜可以排第二

鲁肃连刘抗曹的主张,在张昭等老臣面前,无法伸张,于是他急忙建议孙权去把周瑜召回来。

周瑜出身名门,他堂祖父和堂伯父担任过朝廷三公,而且家里条件富裕。他与孙策从小关系密切,堪称生死之交。

这番江东基业是他和孙策辛辛苦苦打下的,孙策为此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怎么能说拱手让人就拱手让人了?所以周瑜也是坚定的主战派,但是他的眼光没有鲁肃远,后来坚决反对孙刘联盟。

周瑜赶到后,张昭等老臣又是老一套说辞,什么曹操用兵如神,袁绍人多势众都被打败了,何况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又刚刚收降了刘琮的荆州十万水军。原先长江对于我们来说是天堑,是屏障,现在这天堑屏障,双方共有了。

周瑜态度很强烈,观点很鲜明,他不像鲁肃资历浅。孙权见了他,都得叫一声公瑾兄,江东上一任主公是他穿同一条开裆裤的好兄弟。

“放屁!”周瑜反驳道,“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江东兵精粮足,本来就有责任替汉室扫除奸雄,现在曹贼自己送上门来,正好收拾他。”

编辑

周瑜当初和孙策一起出生入死,在一场场战役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因此他客观分析了双方的形势,总结出曹军几大弱点。

第一,西边的马腾和韩遂在闹腾,后患未除,战斗力就不集中,还有西南的张鲁。第二,倘若放弃占优势的陆战,扬短避长,改打水战,曹军胜算大减。第三,天气寒冷了,此时作战,曹军士气不足。第四,北军南征,水土不服,极易染病。

最后,周瑜向孙权申请,您只要给我5万精兵,我进驻夏口,一定帮您打败曹军。

但是孙权听了,脸上略显尴尬,实话实说道:“5万精兵一时半会儿凑不齐,孤只给你准备了3万精兵。”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东吴四英将,真正的赤壁之战第一功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