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世纪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与和——奥地利简史13
说到奥地利,咱们会不会想到维也纳?格拉茨?林茨?萨尔茨堡?克拉根福?维拉赫?因斯布鲁克?而这些城市当中又以维也纳最为著名,不仅是因为她是今天奥地利的首都,历史上维也纳也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核心地区超过五百年!

维也纳
而哈布斯堡家族自不必过多介绍,这就跟法国的波旁王朝一样,那在欧洲都是驰了名的,几乎整个欧洲近代史都是在哈布斯堡家族影响下才“向前推进”的
而通过前几期的文章,咱们梳理了奥地利大公国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发展脉络,为大家整理了其时间轴

今天奥地利的位置
而咱们本期就着眼于奥地利的对外关系,更为准确一些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与和,看一看16-18世纪的奥地利状况
与奥斯曼
奥地利在近代的对外关系当中,奥斯曼帝国无疑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存在,莫说早起奥地利了,就是查理五世时期的哈布斯堡帝国时期,奥斯曼帝国也是跟哈布斯堡帝国“双雄并立”

哈布斯堡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而奥地利跟奥斯曼之间的恩怨情仇不仅仅是奥地利单方面的事情,也有奥斯曼方面扩张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俩大流氓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
自打1299年奥斯曼国家建立以来,在随后几百年间基本上是持续发展,不断扩张。期间虽然短暂的历经挫折,但等到16世纪中叶(苏莱曼大帝时期)达到了巅峰!

苏莱曼大帝
期间奥斯曼帝国出了很多著名人物,像灭了拜占庭攻下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打造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圣战英雄奥斯曼·努里帕夏等等等等
而奥斯曼帝国的最大疆域也一度达到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地步,在当时堪称巨无霸式的存在。也因为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阻断了东西方交流的传统丝绸之路,所以才逼得西方人开辟海上新航线(原因之一)

鼎盛时期奥斯曼帝国疆域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奥斯曼帝国也曾繁荣鼎盛过,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帝国,为了争夺在中欧地区的利益,最终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结下恩怨
咱们知道奥斯曼帝国长期“霸占”着巴尔干半岛地区,试图以此作为进军欧洲内陆的“前哨战”。而后来著名的巴尔干战争其实早期就是巴尔干国家民族为了摆脱奥斯曼帝国奴役而进行的,巴尔干战争最终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再接下来咱们也就都知道了

巴尔干半岛位置
所以自打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巴尔干半岛就落入奥斯曼之手(攻下君士坦丁堡之前奥斯曼就差不多占领了大部分)

而此后的15、16、17、18世纪,奥斯曼一直在试图进军中欧,大致相当于今天捷克、匈牙利、波兰、奥地利等地
与此同时,在查理五世时期,哈布斯堡帝国一度也将势力伸入匈牙利王国、波西米亚王国(今天的捷克)等地,所以奥地利跟奥斯曼之间的矛盾实则不可避免

奥地利王朝势力范围
1526年8月29日,在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身兼匈牙利国王与波西米亚国王的拉约什二世(又译为路易二世)在逃窜时落水而死

拉约什二世
而对面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率领的奥斯曼军队自然就大获全胜,随后在短暂占领该地区后,奥斯曼大军撤退
当时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一世以拉约什二世姐夫兼大舅子的身份,和根据先前的协定继承了波西米亚的王位,并与当时奥斯曼帝国所支持的约翰·扎波利亚展开匈牙利王位争夺战。

斐迪南一世
由此哈布斯堡王朝跟奥斯曼之间展开了斗争,而随后的匈牙利王国也因此被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所分割。
当时的苏莱曼一世正是光辉时刻:父亲给他留下来横跨三大洲的庞大基业;奥斯曼帝国拥有庞大的战力跟经济;苏莱曼本人南征北战无遇阻拦......

苏莱曼一世
于是乎苏莱曼一世自比古代的亚历山大大帝和凯撒,决心以匈牙利为下一个前进基地,随时准备入主奥地利和整个德意志!
结果就是奥斯曼大军的钛合金钢矛遇上了匈牙利这个竹子编的、纸糊的欧洲之盾,匈牙利惨败,奥斯曼侵入该地区

欧洲之盾匈牙利
结果就是1526年的摩哈赤战役惊醒了所有匈牙利人,奥斯曼的铁骑似乎在大喊:浪漫的中世纪时代结束了,时代变了,大人!

从此匈牙利开启了三百多年的分裂时期,而这时的分裂主要就是奥地利跟奥斯曼之间的分裂,也是奥地利跟奥斯曼之间的争斗
此后,奥地利跟奥斯曼又经历了多次战争,比如1529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苏莱曼一世第一次围攻维也纳。史称“1529年维也纳之围”

1529年维也纳之围
历史上有名的几次维也纳之围分别是:1485年维也纳之围(匈牙利围维也纳);1529年维也纳之围(奥斯曼围维也纳);1683年维也纳之战(奥斯曼攻维也纳)
而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同时也是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第一次尝试夺取维也纳,为了达成战略目标,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御驾亲征,率领十万奥斯曼土耳其军队
大军主要由大维齐尔巴加利·易卜拉欣·巴沙带队,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向维也纳进军。而此时奥地利方面仅有1.7万人,主要由威廉·冯·洛加多夫和力卡拿斯·加拉夫·萨利姆两位指挥官指挥

奥斯曼帝国军队
战争正式打响后,奥斯曼军队未能速战速决,在前几天内依靠强攻也无法占领维也纳,于是战事就拖了下来,正如兵法所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等到寒冬已至,奥斯曼方面担心已经拉得太长的后勤线,于是撤退。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侵略中欧之旅,随后开启了数十年奥斯曼帝国跟奥地利的争端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苏莱曼一世很快就卷土重来,进行了后面几次围攻维也纳。即1532、1541和1562年三次远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一世

苏莱曼大帝影视剧形象
其中1541年的远征当中,苏莱曼一世派萨波拉之子担任特拉西凡尼亚大公,将奥斯曼人所占领的地区并入版图,划为“布丁省”,即“布达佩斯省”
任命改信伊斯兰教的匈牙利人苏莱曼(另一个苏莱曼)为省长,而匈牙利由此一分为三:即奥斯曼帝国吞并的中部与南部;东部另立的外西凡尼亚公国(匈牙利国王统治,受奥斯曼保护);哈布斯堡家族占领的西部和北部(包括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

被瓜分干净的匈牙利
耳后,在著名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奥斯曼再次没有闲着,还是背地里搞事情,争夺中欧一带的利益
而此后奥地利跟奥斯曼之间也就维持着这样一种战战和和的状态数十年......
发展扩张
等到了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即1618-1648年间,因为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的关系,引发了波西米亚跟匈牙利的独立运动,产生了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开启了三十年战争

掷出窗外事件
关于欧洲三十年战争,咱们上期内容已经讲过,这里不加赘叙(详情参见欧洲三十年战争中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简史12)
在此之前的1544年,奥斯曼跟奥地利之间达成协议,将匈牙利分为三部分。也就是咱们前文说匈牙利的一分为三

三十年战争
十年后的1554年,斐迪南又将奥地利领地一分为三:即奥地利、提罗尔和施蒂里亚,分别交给三个儿子,开启了奥地利国家内部的分裂
等到了1619年,也就是三十年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年,全部的奥地利领地在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三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就是开启三十年战争的那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的治下统一。

斐迪南二世
但刚刚统一,他就又将上奥地利分封给他的弟弟利奥波德(详情参见合久必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后期的“分裂”——奥地利简史11)
再往后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内部分裂、整合的主线,与奥地利外部欧洲三十年战争的主线平行推进

三十年战争的各方势力
等到欧洲近代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成为了若干独立国家的松散联盟。
与此同时,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整个德意志地区包括奥地利,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和打击,从此神圣罗马帝国一蹶不振,而哈布斯堡王朝也是经历了一些危机

分裂的神圣罗马帝国
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当初哈布斯堡帝国的繁盛还是积攒了不少家底,尽管神圣罗马帝国跟哈布斯堡家族双双衰落,但凭借家族影响力跟势力范围,很快哈布斯堡家族就“缓过劲来”
哈布斯堡家族还在17世纪至18世纪初不断对外用兵,致力于扩张疆土,想要重振哈布斯堡帝国时代的辉煌,而历史告诉我们,日后的奥地利确实还有一段更为强盛繁荣的巅峰时刻,那就是著名的奥地利帝国跟奥匈帝国!只不过那时哈布斯堡王朝已经结束...

而在17、18世纪的扩张当中,奥地利自然不会忘了匈牙利,更准确一点是跟奥斯曼土耳其来争夺匈牙利,为此双方发生了多次战争,比如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

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
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也被称为是维也纳战役,主要发生于1683年9月12日,是奥斯曼帝国军队对阵奥地利(后续还有波立联邦、德意志联军参与)

就在战争开打后,奥斯曼军队就围困了维也纳两个月之久,正在这时,中欧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前来支援:时任国王的扬·索别斯基率领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联军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帕夏所率领的帝国军队。

扬·索别斯基
最终这场战争以奥斯曼土耳其的失败而告终。而这场战役也成功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

最终等到了1699年,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兼并了匈牙利,正式将该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开启了匈牙利跟奥地利的融合时期,为日后奥匈二元帝国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而在兼并了匈牙利之后,哈布斯堡王朝还参与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在此期间奥地利更是获得大片土地,一跃再次成为欧洲强国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但此后在1733-1738年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奥地利却屡战屡败,威望持续下降,胜率更是惨不忍睹,眼看着就要掉出黄金段位了。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而为保证哈布斯堡的领土完整和女嗣的王位及领地的继承权,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查理六世(哈布斯堡家族成员)于1713年颁布《国本诏书》。

查理六世
最终在1740年查理六世逝世后,其女玛丽亚·特蕾西亚根据《国本诏书》继承了王位,成为了女王。

玛丽亚·特蕾西亚
在之后就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虽然取得了防御性胜利,但失去西里西亚等地区。而在此后的七年战争中,奥地利更是被普鲁士击败。
无奈之下,为了巩固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玛丽亚·特蕾西亚及其子约瑟夫锐意改革,使奥地利的经济、文化获得巨大进步,最终在1740年结束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奥地利最终进入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统治的新时期......

约瑟夫
那么新时期的奥地利是怎样的情况?哈布斯堡王朝是如何转变为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哈布斯堡家族又将何去何从?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