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要落实八小时/日工作与周/双休制度?
8小时工作制/日和周/双休是什么?及其历史由来?8小时工作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工人阶级通过罢工、游行示威,流血抗争后,资产阶级妥协后的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倡议,由卡尔马克思于1866年9月日内瓦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上提出,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于1911年11月11日以法令形式颁布,一战以后1919年10月为国际劳工会议承认。我国在建国以后也实行这8小时工作制。然后,我们再回顾周/双休制度的历史。该制度由周/单休演化而来,周/单休自耶稣创世后业已存在,周日亦为安息日,这自不必说。周/双休制度在苏联于1957年开始实施,在我国则于1994年3月1日以后以法律形式开始实施。
综上所述,8小时/日工作与周/双休具有正当理由。另外,以该主题进行的讨论,并不触犯寻衅滋事罪。为了方便论证,我将上述两条制度统一为周/40小时工作制度,低年级小学生简单算术乘法都能算明白的东西,不再推导其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生活资料生产与消耗的问题。放在过去是生产力的问题,放在现在实际上是分配问题。
在过去表面看是黎明百姓的温饱问题,实际上是劳动生产力的问题,劳动生产力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快速发展,约在2010年,中国成功解决温饱问题。随着劳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中国随之开始跃入小康社会,而如今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所以就总的生活资料而言,每年生产的生活资料足以中国黎明百姓的年消耗,甚至有余可供一带一路国家中的人民消耗。
放在现在实际上是分配问题,也就是生活资料的分配与工作时间的分配并不合理。这首先表现在劳动力人口与剩余劳动力人口的矛盾。该矛盾的严重程度可以用失业率来考察,其中青年失业率最为直观。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8月15日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7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人失业率为19.9%,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即约百分之二十的16-24岁城镇青年辍学或失去工作,如果加上农村青年人口,数据更不好看。游离出来的失业人口会对就业人口造成一种负反馈。其中一条便是延长在业人口的工作时间。假如在业人口一周工作40小时换取价值为V的生活资料。然而由于剩余劳动力人口的存在,资本家购买过剩劳动力人口一周60小时的价格和购买在业劳动力人口一周40小时的价格相同,那么就业人口为了不被游离出去,只能加入这种所谓的内卷,导致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且工资越来越低,这也会加速过剩劳动力人口的进一步游离。失业人口显然不会凭空消失,他们会由就业人口养活,也就是就业人口创造的生活资料会分配给失业人口,以保证社会运转。这就导致累的累死,闲的闲死。失业人口是威胁社会稳定与政权稳定的最大隐患,为了使这部分人安分守己,每年都有大量财政支出。与其花费大量财政稳定该因素,不如贯彻落实每周工作40小时制度,打破这永无止尽的恶性循环。
有人提出落实每周8小时工作制度,每天五点后社会不具备运转的能力,例如商店关门,公共交通停运等等。资本家雇佣了这群拙略的“传话筒”真是着实可笑!落实每周8小时工作制度并非废除轮班制度,确实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岗位,由每天两班增加为三班不行吗?
还有人提出落实每周8小时工作制度后,收入会降低,而生活资料的价格不会降低,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收入。保有这样观点的人既有可能是资本家及其狗腿子,也有不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打工人,为了不误伤友军,我提出以下两点,温和地反驳:
1、 生活资料的价格不会是否会降低?在这里我们不谈价格,我们谈价值。我以稻米的价值为例子做简单介绍。2014年6月,稻米每吨约4099.9元,按照金本位来算,按照当月黄金价格每克263.5元来算,每吨稻米大约15.56克黄金;而2022年12月,稻米价格每吨约3792.1元,按照当月黄金价格每克426.0元来算,每吨稻米约8.90克黄金。显然,生活资料的价值是不断降低的。但是为什么打工人明显感觉到生活成本变高了呢?那是因为原本付给打工人的工资变少了。表面上看,工资换算成人民币的确变高了,但是按照金本位来算则明显降低了。所以打工人明显感觉到生活成本变高了。
2、 打工人出卖劳动力换取购买生活资料的货币,用于购买生活资料的货币也会因为该行为最终会回流到资本家阶级。所以对于打工人来说,资本家付给我们的工资,最终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而且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剩余价值也不希望打工人贮藏货币,因此资本家阶级会参考维持劳动力及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费用给我们提供工资。另外,即使发给打工人高的工资,资本家也会想方设法把这部分的工资收回去,例如提高教育费用,租房购房费用等等。所以即使提高工资,生活资料的费用会相应调整以收回付给工人的工资。例如,腾讯发放租房补贴后,腾讯周围的房租会应声而涨。预计每周8小时工作制度落实以后,工资和生活资料的费用也会保持均衡,至于以什么形式达到这样的均衡,这不重要。
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提高收入,而是更好的分配。如何实现更好的分配呢?严格落实每周8小时工作制度,并加强该制度的监督程度。
如果有其他反驳八小时/日工作与周/双休制度制度观点的,都可以提出。
若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