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精英常犯的十个错误
之前写了《精英常犯的十个错误》,这次写非精英常犯的十个错误。
胸无大志
有志向就像船有了目标,不会随波逐浪,就像草不长在墙头随风倒。
被誉为中国仅有的两个圣人的王阳明是从小立志成为圣人,最后创立了旷世巨著王阳明心学。
坚守舒适区
坚守舒适区的人固守于旧有的认知不改变,只愿意成为待在井里的井底之蛙,待在自己搭建的堡垒里。
而人类是进步来源于变化,人类就是变化才从细胞变成藻类,变成鱼,从水里上岸再上树变成猿,从树上下来变成人。
地球早期是没有氧气的,后来氧气变得比现在多约一半,这期间的环境变化是需要生物去变化自己去适应,生物才能生存下来的。
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也只有变成鸟的一支生存下来。
人、物的原始状态不代表对,现在是流行语“至死是少年”和不忘初心是对原始状态的过誉。
自然主义
常见听到化学、添加剂、反季节、转基因就认为是坏的,实际上人类的许多进步,包括更大的生产力的,就是对大自然的改造,我写过文章《自然与好不好无关》有详细。
老子的道家、魏晋玄学也是自然主义,我也写过《一千个不迷信——道家》。
民Z主义
每个地方都有本地人认为本地人天下第一的人群,比如我这里广东恩平的人贬称广东以北的人为“北佬”,认为本地的人良心比外地人好。可是随便在网上搜下全国各省犯罪率的数据,就会发现广东省犯罪率第一,即使按本地户籍算也是在三分之一这样的靠前位置。
体育赛场上的消费者也是一种典型的表现,各地的消费者(球迷)对对面飙三字经,足球场里甚至有的球迷向对面扔水瓶,在看台上用激光笔照对方的球员 ,好像各地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即使是高文凭的人也会自恋和自我感觉良好,有人做过试验让一个大学里的老师评价自己在该大学的学术水平处于平均线之上还是之下,上帝视角来说应该是约各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在平均水平线上下,但是试验结果是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在平均水平线之上。
古代很多国家也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心,居于地球的中心,各个星球围着自己那块地转,实际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由于质量不够,在所在的银河系处于流浪的状态。银河系外还有别的星系。
缺乏耐性
缺乏耐性的常见表现是不能看字多的东西,三分钟热度,不能做久了才能成功的事情,缺乏计划总是当场做应激反应。

愉悦主义
愉悦、快乐认为他们高于价值,如“C货”属于愉悦主义,不是针对性的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减少过度摄入的营养,而是好吃获得最大的愉悦感就行。
健康药做得再好吃,也是不如为好吃制作是食物的。
更详细的看我写的《开心为什么不可取》。

LF情结
婴儿有什么问题只需要哇哇的大叫大哭,母亲就会来哄他,父亲就会来给他解决问题。这种习惯延续到成人,就是有什么问题就期待天上或者哪个神秘的地方有一个万能全知永生100%正确的力量给人解决问题。
中奖思维
买彩票的人付出钱财,希望通过中奖金最高的头奖改变生活。
实际上西方有过统计,中头奖的人大部分破产告终,为什么?因为能力不匹配。就像古代很多人梦想当皇帝,很多人称帝,但是真让他们成帝了后果可想而知。
避世
老子并没有入进入当时是社会的系统里面解决问题,而是避世,解决当时问题的是法家。
不关心社会的人出了什么问题缺求助于社会,自己私欲却希望判决的法官大公无私是双重标准。
中国古语也有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隐于野的是小隐。
双重标准
无论多么不是精英的人,他们的偶像都是精英。但是精英之所以是精英,就不是非精英的活法成为的,没有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是事情。持续的成绩都是需要付出的。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没有自己的个性毛病出色对孩子要求高,说你看看隔壁的孩子多出色,但对自己的要求并没有这么高,这属于双重标准。
以上问题精英也会犯,如苹果公司创建人乔布斯得了癌症后就用非科学可靠的治疗,如绝食、通灵疗法导致延误了病情,但按犯的比例非精英犯是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