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17,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即反对笛卡儿、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和菜布尼茨的形而上学的公开斗争。“人们用哲学来对抗形而上学,这正象费尔巴哈在他向黑格尔作第一次坚决进攻时以消醒的哲学来对抗欧洲的思辨一样。”被18世纪唯物主义所击败的17世纪形而上学,在德国否学中,特别是在 19 世纪的德国思辨哲学中曾有过胜利的、富有内容的复辟。黑格尔天才地把17世纪形而上学同全部形而上学以及德国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并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包罗万象的王国。 随之而来的又是“对思辨形而上学和全部形而上学的进攻。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因思辨本身的活动而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在理论领城体现了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而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在实践领域体现了这种唯物主义。” 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儿,一派起源于格克。后一派直接导向社会主义。 前一派,即机械唯物主义,转变为法国的自然科学。 笛卡儿在其物理学中宣称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采取了笛卡儿的物理学,抛弃了他的形而上学。 “这一学派由医师勒鲁瓦开创,医师卡巴尼斯使该学派发展到了顶点。医师拉美特利是该学派的中心人物。 当笛卡儿还在世的时候,勒鲁瓦就已经把机械的动物结构学说用于人体,并宣称灵魂是肉体的样志,观念是机械运动。勒鲁瓦其至还认为笛卡儿隐瞒了自己的真正的见解。笛卡儿提出了抗议。 18世纪末,卡巴尼斯在《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一书中完成了笛卡儿派唯物主义。 17世纪的形而上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遇到了唯物主义方面的对抗者。 笛卡儿的对抗者有伊壁鸠鲁唯物主义“的恢复者伽桑狄,有英国的霍布斯。 伏尔泰指出:18世纪法国人对耶稣会派神和其他派别的争论的漠不关心,与其说是由哲学造成的,还不如说是由罗的财政投机造成的。趋向唯物主义的理论运动从当时法国生活的实际情况中可以得到解释。唯初主义的理论是和唯物主义的实践相适应的。 17 世纪的形而上学(笛卡儿、菜布尼茨)还是有实证内容的。它在数学、物理学等方面都有所发现。在 18世纪,实证科学脱离了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变得枯燥乏味了。 在马勒伯朗士逝世的那一年,爱尔维修和孔狄亚览诞生了。 度埃尔·培尔用自己的怀疑论“武器从理论上揣毁了17世纪的形而上学。他主要是驳斥了斯宾诺莎和菜布尼茨。他宣告了无神论社会的来临。用一位法国作家的话来说:他“对17世纪来说,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者,而对18世纪来说,则是第一个哲学家”。 除了这种否定的驳斥外,还需要有肯定的、反形而上学的体系。洛克提供了这一体系。 唯物主义是大不列颠的产儿。大不列颠的经院哲学家邓斯。司各脱就曾经向过自己:“物质能不能思维?“他是一个唯名论者。一般地说,唯名论是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 英国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是培根。“在物质固有的特性中,第一个特性而且最重要的特性是运动,——不仅是机械的和数学的运动,而且更是冲动、生气、活力……是物质的痛苦。” “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以朴素的形式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 在霍布斯那里,唯物主义变成了片面的、敌视人的、机械的唯物主义。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并没有更进一步阐发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 霍布斯消灭了培根唯物主义中的有神论的偏见,而柯林斯、多德威尔、考尔德、哈特莱、普利斯特列等人则铲除了洛克感觉论的最后的神学藩篱。 孔狄亚克用洛克的感觉论去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他公开驳斥了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马勒伯朗士的体系。 法国人使英国人的唯物主义“文明化了” 爱尔维修(他也从洛克的学说出发)的唯物主义具有真正法国的性质。 拉美特利把笛卡儿派唯物主义和英国唯物主义结合起来。 罗比耐和形而上学的联系最密切。 “笛卡儿派唯物主义汇人真正的自然科学,而法国唯物主义的另一派则直接汇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从唯物主义的前提中最容易引申出社会主义(改造感性世界——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消灭犯罪行为的反社会的根源等等)。 傅立叶是直接从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学说出发的。巴贝夫主义者是粗陋的、不文明的唯物主义者。边沁根据爱尔维修的道德学建立了自己的体系,而欧文则从边沁的体系出发去论证英国的共产主义。卡贝把共产主义思想从英国带到了法国(卡贝是一个最出名的然而也是最肤浅的共产主义的代表入物)。“比较科学的”是蔼萨米、盖伊等人,他们把唯物主义学说作为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加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