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许阳》屎里淘精版—4-6章

2023-07-28 17:18 作者:hispass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本电子稿是网上找来的,看了一部分,感觉不错,买了纸质书,看完后感觉虎头蛇尾,其中很多插科打诨的情节内容,便想弄个精简版,有版权问题请私信我,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删除。


第四章 比刘明达强


    钱老在前面慢慢走着,钱老现在也八十二了,身体不如原来了,他走路速度并不快。他想了想,停下脚步问道:“许阳,你的理论基础怎么样?”


    “还……行……”许阳稍稍犹豫了一下,他也就理论还行了。


    钱老微微颔首:“那我考考你,你知道妇人月经产生的机理吗?”


    许阳赶紧振奋一下精神,道:“《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因此,月经的产生是因为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脏腑、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胞宫则定期藏泄,因此有月事。”


    钱老又问:“何为太冲脉,何为任脉?”


    许阳回道:“太冲脉即冲脉,冲为血海,起于胞中,上至于头,与诸阳经相通,下至于足,与足三阴经相会,且与足阳明胃经交汇于气街穴,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要冲,能广聚脏腑气血,下注胞宫,化为月经,是月经之本。”


    “任脉为阴脉之海,亦是起于胞中,主一身之阴,总司人体精、血、津、液,为人体任养之本而主胞胎。只有任脉之气通,胞宫才得以**充养,经孕如常。”


    钱老也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又问:“若是妇人血证,崩漏急症当以何方治之?”


    许阳答道:“常用方有独参汤,生脉散,清热固经汤,失笑散,举元散,胶艾汤等等,若治急症,当武火急煎,随煎随服,以防患者亡血厥脱。治病须先辩证,若气虚则重用参芪,以补气固摄血液。”


    “若血虚,则加阿胶、阿骨胶、旱莲草等养血止血;若是血热则加仙鹤草、茜草、大蓟、地榆凉血止血;若是血寒者,则加艾叶炭、炮姜、补骨脂温经止血。”


    “血瘀者,则加蒲黄、血竭、益母草、三七祛瘀止血;若是出血量多者则宜加煅龙骨、煅牡蛎、海螵鞘、赤石脂固涩止血。”


    “且,救急之法,最快不过针刺。可针刺子宫、三阴交、断红、中极、血海、太溪、关元、阴陵泉等穴止血。取耳针:取子宫、卵巢、肾上腺、心、肝、脾等穴,留针十五至二十分钟。”


    说完之后,许阳缓缓吐出一口气,理论他还是很纯熟的,若是让他上临床,除非是那种简单明确的单一病症,若是复杂的合病,他能当场跪在这儿。


    钱老微微颔首,他原本还以为许阳基础差的不得了,现在看看还是可以的嘛。哪儿就是最短的一块板了,这小子是谦虚吗?他含笑点点头:“理论基础还算扎实。”


    “嗯……比刘明达强一点……”钱老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很快,就有患者敲门了。


    “请进。”


    一个女患者捂着肚子就进来了。


    钱老提醒许阳:“妇人病的诊治,一定要清楚心脾肝肾与冲任二脉和胞宫的关系,除了四诊辩证之外,也要注意经、带、乳、产、孕等情况,尤要注意四诊合参,不可偏废。坐吧,开始吧。”


    女患者走进来,坐在了老式木桌的前面。


    许阳有些紧张。


    这个女患者是来治痛经的。


    他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患者的情况“21岁,未婚,诊见心烦,急躁,恶心欲吐,口干,经前小腹胀痛,连带腰部酸痛,经血滞涩不畅有紫黑色血块,血块下后痛稍减,乳胀疼胸协涨闷疼痛。”


    许阳对女患者道:“伸出舌头我看一下,舌头翘上去。”


    许阳有些疑惑,皱起了眉头,在病案上记录:“舌质红?”


    许阳点点头,松了一口气,还好是单一病症,他对钱老道:“应该气滞血瘀,舌质应该是红,证见肝郁,肝郁则气滞,少腹胀痛亦是气滞所致,经前疼痛多为实证。患者心烦急躁,应是肝郁化火,上扰清明。且肝火横逆犯胃,致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所以有恶心欲吐之症。”


    “且乳部的头系于肝,房系与胃,乳部胸部经期胀痛,亦是肝郁气滞导致的。气滞而血瘀,不通则痛,瘀阻冲任,经血不畅,故经血滞涩且有紫黑色血块。亦导致小腹胀痛,连累腰部酸痛,血块落下痛减。”


    “《傅青主女科》云:‘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痛生。’证有虚实,气滞为实证,实则泻之,应当疏肝解郁,气机通达,自然诸症皆消……”


    钱老看他,皱眉道:“完了?”


    许阳心中惴惴:“完了吧?”


    钱老问:“脉诊呢,病是在表还是在里啊?好家伙,四诊合参,你把最重要的脉诊给忘了?你倒是真不怕辩证错了!”


    许阳嗫嚅道:“我没忘……”


    钱老道:“那你倒是诊脉啊。”


    许阳一脸悻悻然,硬着头皮对女患者道:“手伸出,我诊一下脉。”


    女患者伸手。


    许阳定好寸关尺三部,开始诊起脉来。


    半晌后,钱老问道:“怎么样?”


    “嘶……”许阳硬着头皮道:“跳的蛮有力。”


    听到这话,钱老差点没坐稳,忍不住吐槽道:“你这脉诊跟弹棉花的学的?”

------------


第五章 宣郁通经汤


    许阳也被钱老吐槽的很尴尬,中医的诊治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尤以脉诊和舌诊为重,脉诊更是重中之重。


    


    钱老微微摇头,看了看许阳的姿势,他道:“寸关尺三部拿捏的还是挺准确的,同身寸也没弄错,就是你这个经验却是欠缺许多。”


    

    钱老嘱咐一句:“可要好好努力啊,你先听我说。你先平心静气,《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要求的不仅是患者要平心静气,更要求医生也要如此。”


    许阳缓缓吐出几口气,让自己快速平静下来,三指精准地定住了女患者的寸关尺三部。


    钱老缓缓说道:“先查其大纲,阴阳表里何如?”


    许阳闻言,先用三指齐按辩其脉象。


    钱老道:“脉有浮、中、沉三候,因此对应的脉诊手法是举、按、寻三种,以辨脉之深度。轻手寻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轻手候之,脉见皮肤间,阳也,腑也,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也,阴也,藏也,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而中取之,脉在血肉之中,是脾胃之候也……”


    许阳用并不怎么熟练的脉诊细细诊脉,三指齐寻,然后单指各按寸关尺三部。


    寸口脉上有寸关尺三部,食指按寸部,中指按关部,无名指按尺部。每一个部分都有浮、中、沉三候,所以一共是九候,这就是中医脉诊中的三部九候诊法。


    寸关尺任何一部的任何一候都有自己所反映身体情况,所以需要每一部都诊到,所以会用到单指诊脉,诊脉时每一部脉搏的跳动不得低于50动。


    甚至不熟练者需要在一部上诊断三四个50动,这样诊断一只手就要五六分钟了,左右双手脉诊时间肯定超过10分钟了。


    许阳认真诊起脉来,他反倒是心静下来了,细细甄别诊断每一部的脉象,钱老也在一旁悉心指导,许阳脑子里也在回忆之前课后练习的感觉。


    钱老见到许阳这样,也是微微颔首。虽说这年轻医生临床差了点,但是理论知识还是很扎实的,而且天分也不错,能静下心来。


    理论知识上来说,许阳更扎实一些,但是临床上还是刘明达更好一些,两个人都值得培养。


    钱老在一旁认真且仔细地指导许阳。


    良久之后,许阳终于睁开眼睛,松开了女患者的手,有些振奋地对钱老道:“应是沉弦之脉,《脉经》曰‘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为沉脉,而且沉行筋骨重手乃得,应该是沉脉无疑了。”


    “《脉经》曰‘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我诊此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所以应是弦脉。”


    “沉脉主里证,且患者左手关部沉,左关沉,为肝郁协满痛,脘满腹胀,食少心烦喜怒,与患者症状吻合。且弦脉可主肝病,脉来如弓弦者,肝脉也。脉弦而兼沉,乃是气郁不舒。”


    “所以我能确定患者乃是肝气郁结,气为血之帅也,气滞则无力推血前行,所以气滞则易血瘀。为里实之症,实则泻之,应当疏肝解郁。”


    钱老笑了笑。


 

    钱老道:“辩证没错,那应该用什么方子。”



    许阳双手紧紧抓着:“我……我怕开错方子,治病不成,反成害人。”


    钱老道:“中医难就难在辩证论治,中医治病当知四诊八纲之辩证,六经六气之对应,阴阳升降之规律,亦要知晓如何辩证卫营气血之循行,经络脏腑之生克。”


    “中医治病,无非十二个字,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你都辩证正确了,随证治之就是,又有何难?”


 


    “经水未来腹先疼,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


    两人都回头看去,只见许阳攥着双拳,神情紧绷,大声喊出了这段话。


    “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而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


    “其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其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经失其为经者,正郁火内夺其权耳。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故,方用……宣郁通经汤。”


    说完这段话,许阳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而那些冷漠嘲讽的眼神竟也在此刻退却了下去。


    钱老笑了,这小同志……

------------


第六章 妊娠水肿


    阳光新村小区。


    “爸,吃饭了。”张可端着饭菜放在饭桌上,然后过去推她老爸过来。


    张三千坐在轮椅上,眼歪嘴斜,双手也不受控制,一只手比出了个六,另外一只手比出个七。


   

 

    张可一边给张三千喂饭,一边说:“爸,今天房东潘叔打电话来说又涨房租了。”


  


    ……


    而许阳也在1978年的西苑医院的妇科里面待了七个多月,他也跟师学习七个多月了。


    


    一路小跑来到诊室,许阳发现刘明达也在,还有一对夫妻坐在这里。


    钱老坐在桌子后面,见到许阳进来,他招了招手:“许阳,过来,给这位女同志诊断一下,患者妊娠水肿,其他的不许提问。”


    

    许阳倒是没着急坐下,而是先站着看了一下女患者,这女患者怀孕了,肚子已经很大了,看样子已经有七八个月了。


    中医的诊断方法就四种,望闻问切,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诊断时候是需要四诊合参,不可偏废的。


    但现在是对两人的考核,所以钱老故意去掉了问诊,这也是难度的一个提升。其实现在许多中医只会问诊,离开问诊,啥也不会!


    许阳对女患者道:“同志,麻烦你把裤腿卷上去我看一下。”


    “好。”女患者的老公答应了一声,蹲下来把自己老婆肥大的裤腿卷上去,这一卷上去,立马就看出不对来了,这女患者的腿肿的相当厉害。


    中医难就难在辩证上,证就是病机,中医认为平人者,不病也。健康的平人是不会生病的,一旦生病了,那肯定是身体哪里出现了偏差,不平衡了,这个偏差就是病机,也就是证。


    说白了,辩证就是要清楚致病的原因是什么,身体哪里出了偏差。辩证正确了,用药就不会有大错了。


    现在钱老要做的,就是让许阳和刘明达在不通过问诊的基础上,进行辩证,准确分辨出患者的病机是什么。


    许阳蹲下来观察了患者的肿胀腿足的情况,又用手指戳了一下,发现手指会深陷进去。


    他站了起来,又仔细看了看患者的面部,患者面目也是浮肿的,许阳对患者道:“同志,麻烦你把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


    患者伸出舌头。


    许阳做完舌诊之后,又做了脉诊,他经过这大半年的临床学习,脉诊功夫已经突飞猛进了,现在基本上都能诊断准确了。


    差不多十分钟后,许阳仔细诊断了双手脉,他对钱老点点头:“主任,我好了。”


    钱老微微颔首,对两人道:“说说结果吧。”


    刘明达道:“子肿,病在肾阳虚。”


    许阳却道:“子肿,病在脾虚。”


    钱老却是微微一笑。


《中医许阳》屎里淘精版—4-6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