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围绕明日方舟《叙拉古人》中“民众描写”相关问题的讨论

2022-12-04 16:10 作者:skxxcz  | 我要投稿

       本篇专栏主要记录了于2022年11月26号与27号这两天在 《【明日方舟】从家族的叙拉古,到民众的叙拉古。历史转折中的泰拉叙拉古篇,叙拉古人剧情解析》视频的评论区里,我(skxxcz)与网友(402522034)所进行的讨论及其后续的延伸。当时可能由于我这边网络的原因,回复的一些话在评论区里没有发出来,“几经周折”后遂产生了干脆将这部分交流的文字整理一下直接发在专栏里的想法,这样若有其他人看的话也会方便一些,以下即为讨论的主体内容。(有【后补】标注的部分为回复之后新产生的想法)

注:专栏的封面图取自PRTS。

    

    记号(谁的第几段回复)——  

    402522034的回复:网友A-n ;

    skxxcz的回复:网友B-n

    深灰色的段落是当时没发出来且未进行讨论的部分。

    p.s. 由于一次回复的段落比较多,若是电脑端,可以先大体通读一下,然后(更细致地看的话)可以同时打开两个页面,一个看回复,一个看回复的对象。


{A-1}的回复对象应为视频评论区中“喵子三七”的评论(后者目前是在视频评论区按热度排序的最前面,不难找到)。

网友A-1:

        你说的我基本都同意 帮你补充一点 这个故事最最最缺失的 是对叙拉古民众(这一集体)的描写。作为推动变革的最大力量,完全没有提及。以至于我看卢比奥演说,感觉他在对着一座空城/死城演讲。

 


{B-1~5}的回复对象为{A-1}。

网友B-1:

        对民众的描写倒还是有的(比如指挥塔里面的人、法庭里的人、尾声里在台下看剧议论的人,其中前两者对卢比奥的演讲有过直接或间接的回应),就是有点少(或者说不够多),像是法官动员起来抢夺指挥塔的那几十号人只在出发时有过描写,后来就没影了... 个人感觉如果能适当穿插一些像是咖啡店老板、建筑工人、学校教师、农民、蔬果供应商等更多相关不同行业的人对卡拉奇与卢比奥之死的反应的话,剧情整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会更好,叙述上也更能落在实处。

【后补】 查剧情时发现法庭护卫在指挥塔里也有出现过,不是“后来就没影了”——所以准确来说是在拉维妮娅与其他三人前往灰厅与叙拉古夫人对话前后,未再出现对法庭护卫的描写。

网友B-2:

        对于“民众是推动变革的最大力量”这点我持保留意见,并认为如果要进一步讨论的话最好应该先清晰地界定一下“什么是民众”。对此的一种定义或许可以是“民众是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摘自百度百科),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看民众的涵盖范围好像有点过于宽泛,比如一些古代的官位是“继承制”或是从现有统治集团中选定的,其身份有别于一般的平民,或可以将此类人群暂且刨除在“群众”的定义之外;而对于具有足够流动性的从底层向上的晋升渠道的社会制度而言,平民即使在当上官员之后,或也可以算是“民众”。

        回到方舟世界观下的叙拉古,按照现有的描述,其治理体系内部应该是具有较为通畅的自下而上的晋升渠道的(由于家族之间的掣肘,在叙拉古能当上较大的官的许多反而不能是归属于某一个家族内部的人),如此来看卡拉奇与卢比奥(文中未交代他们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应该都可以算是民众——而他们二人正是在此次“变革序曲”中点起那把火并将之传递下去的关键人物。

网友B-3:

       如果卡拉奇和卢比奥算是民众的话,卡拉奇暗中“拉拢”的几位官员应该也可以算是民众(后者们参与了争夺指挥塔的行动);   另外还有拉维妮娅的几位同学(一个是剧情中提到的理想破碎加入家族之后被被射死的前法官,还有就是拉维妮娅的个人行动中记得是出现过两个同学,其中一个说打算之后跟着拉维妮娅工作)。

网友B-4:

        另一个点是:德克萨斯、拉普兰德、莱昂图索、拉维妮娅这四人是否属于民众?

        前三人均属于是家族这一应该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继承权利的“政治实体”(关于德克萨斯家族是否有政治权利待定,后两者的家族则是均在灰厅的圆桌上有席位)的继承人,不过德克萨斯家族如今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从而德克萨斯在实际拥有的权利上来看似乎可以算是回到了民众的身份;  拉普兰德则此前虽被家族除名,但实际上仍留有回旋的余地,直至此次剧情中才彻底与父亲“断绝关系”,基本失去了以后再继承家族的可能,或也可以说是回到了民众的身份(p.s. 不过不确定德、拉二人按目前的情况还能否算是叙拉古的“公民”);  莱昂图索则是抛弃了家族继承人的身份,而其家族残余势力的声望应该也大不如前,可能会就此失去坐上灰厅圆桌的资格,不过考虑到其与德米特里的关系,对于他目前的“身份归属”暂列为待定状态; 最后是拉维妮娅,其出身未知,似乎并不特殊,但却受到莱昂图索家族的庇护,不过考虑到这种庇护关系的不确定性,她或可以部分算是民众。

         他们四人应该可以说是这次变革序曲以及未来变革实施的核心推动者(之四)。

网友B-5:

        如果不把上面这6人看作是“民众”的话,那在叙拉古这次变革目前的发展中,民众就确实不是推动变革的最大力量了(虽说少部分民众有参与其中)。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按照“缝合”中剧场里的观众的议论,以及莱昂图索干员密录中的交代,在叙拉古未来的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中,民众们大抵会成为“让变革落实的基础性力量”,也即类似于卢比奥在笔记本中所提到的“我们的力量就是我们创造的生活本身”(p.s. 卢比奥在笔记本中还写到“我想说的是我,是我们,市民朋友们”,从这延伸来看的话,卢比奥即使不是民众,他应该也自认为是与民众站在一边的,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A-2~4}的回复对象应为{B-1~2}。

网友A-2:

        我不是说剧情没有对“民众”的描写,我指的是对于“应该对变革有/无感触的民众群体”的描写,当这部分剧情过少的时候,作为【读者】是完全感受不到这个变革的价值的。以此为定义,你前半段说的那些民众都不是我想在剧情中看到的“民众”。或者你愿意的话,可以把我上面说的“民众”一词换成“叙拉谷受影响的普通人的生存面貌”。因为网络二极管太多了,我不想再展开讨论了。

网友A-3:

        所以在我看来,或者说按我所讨论的语境下,印象中只有两次提到了我想看的那种“民众”,大概第一是在前面平民害怕没有警察天天都是帮派的街道城市,第二次是在快结束时平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太少了。因为太少了,所以像是灰厅过家家。不知道你能否明白我的意思,我这样也就回答了你下面的疑问了。当然如果有人汴京说这是“你个人想看到的故事,不代表现在的故事不好。”我不想解释,因为他不懂文学创作。事实上是,我比较喜欢这次的剧情,所以才回复你这么多。我认为你的回复都是有思考价值的。

网友A-4:

        卡拉奇和卢比奥都算。但是,应该算是(思想)精英阶层了,反映不出来“人民”。我对此感到可惜。这次的故事架构超出我的预期了。


{A-5}的回复对象为{B-5},这一段当时没发出来且没有保存,是后来网友A又重写的。

网友A-5:

        正好你提到这点了,我想对我最前面的观点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认为在叙拉古剧情中呈现“民众的面孔”(包括生活水平、教育程度、政治/法律立场,对变革的态度等,注意漠然也是一种态度)是很重要的。
        首先,卢比奥的就职演讲无论对于个体弧光还是全篇剧情来讲都毫无疑问是重要的,所以演讲肯定不能省略。那么这个必须在情节中出现的演讲,它的信息承接方民众——叙拉古的民众面孔,就很重要。如果没有民众的面孔,其实卢比奥用不惜这么多年的卧薪尝胆加牺牲生命,他发出的声音我们在剧情中是听不到主要受众的回馈的,只有写的人知道和读者知道(这也是方舟文案的老问题了),所以极大削弱了他这次演讲的效果。
        之后我们继续来说这次演讲的作用(结果)。它本应如燎原的星星之火,应该警醒斥罪,警醒主角小队,警醒家族中的有识之士,以及最主要的警醒民众包括丹布朗(但显然丹布朗无法代表民众),但是在他演说后的剧情中读者所见也只是影响到了过家家(此处无贬义,没想到更好的词)的那几个人,这是不应该的。在情感上和逻辑上是有一部分缺失的。如果说民众能在卢比奥演说后/死后,以一定程度影响到政变的结果,或者影响到西西里夫人的决断。我觉得才是好剧情,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卢比奥自我牺牲的价值。
        如果我们把叙拉古民众看成一个具有群体画像的角色(类似《乌合之众》中对于民众的抽象定义),那么在本篇中他几乎没有出现,但他应该出现。无论是从文学作品创作的角度,还是丰富叙拉古世界观的角度。(民众是不是变革前中期阶段的重要力量可以不重要,从已展现的剧情来看我也倾向认为不重要。)




{B-6}的回复对象为{A-2}。

网友B-6:

        如果是“叙拉古受影响的普通人的生存面貌”的话(或者也可以改为“对卡拉奇与卢比奥之死的普通人的反应”),感觉确实如此(描写的有些少),这也是我觉得这次叙拉古人剧情中比较可惜的一点【注1】,虽然可以预想的是在叙拉古下一阶段的故事中对这方面会有更多的展现,但在这个变革发起阶段的描写或许依然可以说是部分缺失的。

        由此延伸而来的一个(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是:如果改写(或重写)这次剧情(或大纲大致不变,改写/增写文案)的话,可以如何增添/调整对“民众”的描写?         

        我想到的一个就是如我前面第一段所回复的那样,增加对不同相关职业的普通人对卡卢二人之死的回应的展现(不过可能需要考虑一下如何插入描写而不会干扰叙事节奏);另一个就是在赶走狼主会见叙拉古夫人前后,补充一下对法庭护卫们(跟着拉维妮娅去指挥塔的那群人)的态度/意愿/主张的刻画。

【注1】 还有一点是对贝纳尔多的塑造,准确来说是对他的最终计划相关的展现,我觉得是存在一些逻辑问题的,或者至少也存在描写上的缺漏,不过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刚又想到莱昂图索在教堂里对他的父亲有指出过“我们只能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正在发生什么,我们必须让他们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刚搜了一下),之后莱昂图索也确实在为之努力(他的干员密录),由此来看本次剧情中对“普通人”回应描写的缺少或许也是部分合理的,因为回应者大概本来也没有那么多。不过话说回来,“没有回应”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回应”,一些期待能有所回应的人群却没有回应这件事本身或也还是值得描述的。

——这一段当时写的感觉有点离题了,未发在评论区,此处是修改后的版本。

 

{B-7}的回复对象为{A-3}。

网友B-7:

        确实有点像“过家家”,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的话主要是一方面没有很感受到家族势力的庞大,另一方面则是感觉受贝纳尔多的计策影响而发生冲突的家族成员数量有些少(没太感到发生了多大的战斗),可能是“后劲”(指贝纳尔多死后,被激化的家族势力对新城区的争夺,不论是否有叙拉古夫人镇压,这种争夺大概仍会在明面/暗中上演)还没上来?

【后补】 后来我又想了一下,“过家家”这个措辞放在这里可能会不太合适,(关于我的感受的)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感觉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B-8}的回复对象为{A-4}。

网友B-8:

        嗯,这就又延伸而出一个问题了,就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精英”还是否能反应/代表人民? 一般来讲,(按我的认知)官员或是领导人民的“精英”对内应当是要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外则应当是要反映(他所代表的)大多数人的诉求的。

        而如果是在某一场变革之中,则涉及到“精英”与“普通人”各自所起到的作用的问题,而这又有点牵涉到“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的问题——按我目前的理解,“英雄从人民中来又到人民中去”这一陈述本身不一定就对应的是“人民史观”,但至少应该是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按百度百科上的介绍,还有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至于到底谁/哪个群体是“推动历史前进之根本动力”(或可将这句话看作为判断是否属于“人民史观”的界定条件),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或者说我觉得这可能要看具体的历史事件,同时还要在讨论之前先定义清楚何为“根本动力”(及其他类似词语)。 不过总的来说,我觉得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人民,或说是大多数普通人,他们无疑确实是“历史的建设者”(也是“时代的建设者”),或者也可以说是——“生活本身的创造者”(参照剧情中卢比奥的话)。【注2】

【注2】 至于未来会是怎样还不好说(比如若人工智能&机器发展到能完全地代替绝大多数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之后,或是当通过基因/生物工程改造让人类的生理基础&基本欲望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之后,当然后者可能已经不再属于现在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了),上面讨论涉及的(“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的话题)毕竟还是属于“历史观”,而对于当前的以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我觉得还是“适当地参考历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好。

 

{B-9}的回复对象为{A-5}。

网友B-9:

        大部分赞同,不过关于演讲的作用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我觉得考虑到卢比奥保留了很多话没有说出来(认为还不是时候),所以演讲本身所能较大影响到的主要可能还是那些“内部知情人士”与“本来就有变革想法的人”,普通群众(即使是有识之士)受到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处于“内心受到触动”的层面吧。“如今的家族是软弱的”这样一种姿态与观点或许会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不过至于这些影响如何发挥效果、怎样反映在行动上,大概还要看莱昂图索等人后续的作为,毕竟卢比奥演讲那天绝大部分普通民众可能都不知道这背后发生了什么,而若无法做出成规模的、实质性的回应的话又如何能影响叙拉古夫人的态度呢(要不就是通过当面谈话的方式,不过谈话的资格看上去也不是谁都能拥有的)。所以在我看来剧情里关于这方面的描写应该还是合乎逻辑的(虽然后来争抢指挥塔的行动的激烈程度描写的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存在的主要“问题”感觉还是如你(A-5中)前两段和最后一段所说的,本次剧情中对“民众的面孔”的呈现多有缺乏——其中描写到的对卢比奥演讲有反应(漠然也算反应的一种)的“普通民众”群体应该算是有三个:指挥塔技术人员、法庭护卫、叙拉古官员,但是对他们的描写基本都是与剧情主要人物们的互动,缺少相对独立的以及更为立体的刻画(像是你提到的生活水平、教育程度、政治/法律立场、对变革的态度等)。 

        以至于剧情中表现出来的“普通人”的力量,尤其是那种建设性的、创造而非毁坏的、平凡而未必英雄式的力量,尚还基本只停留在口头上,只出现在卢比奥的日记中。但这种力量无疑又确实是存在的——比如为城市提供粮食、蔬果、肉蛋奶的农民和养殖户,建筑、冶金、纺织、加工制造等各类产业的工人,促进商品流通的商人、培养下一代的教师、提供城市各种服务的企业员工,以及对新移动城市建造、运转、维护至关重要的工程师们,等等。但是在实际的叙述中却几乎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即使这些人群绝大部分未亲自参与主体剧情,应该也存在其他描写的方式,比如独立安排一小节专门写写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平日里对卢卡二人的了解、和听闻卢卡二人消息之后的反应,或是在城市地图的居民房处单独设置几个不同职业市民的“小传”等,其对主体剧情应该完全可以起到一个不同视角的、侧面描写的作用;且其本身也是对叙拉古世界观的一种填补,让其更能落在实处;同时,这些对普通民众的描写也可以作为对下一节叙拉古剧情的铺垫。

        而《叙拉古人》中相关描写的缺少所导致的状态就是,读者既不知道卡拉奇安排建造的那些新学校里的教职工们是如何看待卡拉奇的,也不知道餐饮店的老板是如何看待卢比奥的。试图为叙拉古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改变生活处境的人,似乎不该与这些人群本身只有如此之少的“联系”——不论是卡、卢对群众生活的细致观察,还是群众对卡、卢二人所作所为的反馈,这些我想都是切实存在的,而且能写的内容应该也不少,但这次活动中对此的相关描写却是寥寥,不知道作者 (们) 是“没想写”,还是“不想写”,亦或还是“不会写”   

        从玩家和读者的角度,仅代表个人希望在下一次叙拉古活动的剧情(也包括主体剧情外的描写和叙述)之中,能有多一些涉及具体生产生活的、展示(政治/法律)立场与(对变革的)态度的、或是能较为完整地体现其建设性力量的——对不同行业的普通群众们的刻画。


        目前为止交流(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其中有一些讨论是在评论区中进行的,有一些则是后来私下进行的。

围绕明日方舟《叙拉古人》中“民众描写”相关问题的讨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