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建书》 本纪 孝文帝纪(架空作品)

2023-08-19 14:24 作者:艾卿unofficial  | 我要投稿

(该作品具体设定并非我所做,我只是做了文案和该地图,原本设定的作者不知道跑哪去了) 《建书》 本纪 孝文帝纪 文宗启天广运圣明武德孝文皇帝讳为,高祖太子也,母曰睿真皇后陈氏。帝年十岁,高祖初为建王。天兴二年,立为太子。高祖尝命皇太子游观习射,太子辞以非所好,愿得奉至尊,居膝下。高祖大喜,乃营寝殿侧为别院,使太子居之。高祖每视朝,皇太子常侍,观决庶政。十二年五月,高祖崩。六月已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 天兴四年,为建北总指挥使。性仁孝,好学,高祖甚爱之,遣刘虹、李潘肃、吕平、张至等侍读左右。 九年,平辽乱,徙封监国,为建北大都护、单于总督察御史。 十年,夷、天辽寇边,乃以文宗为北道行军元帅,遣北军将李平等,总管兵十万以伐之。居二岁,平等败夷、辽于广海北,文宗以统帅功迁司徒。 十二年,高祖有疾,诏皇太子听政于定鼎门。五月,从幸永和宫。高祖崩, 以命檄发京营金吾军六千,卫皇太子入于京师。六月已未,即皇帝位于柩前。大赦天下,赐诸侯王以下金钱,至吏、民鳏、寡、孤、独各有差。 天业元年春正月丁卯,募郡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健北。遣使者持节诏郡国二千石谨牧养民而风德化。 夏四月,长平王薨。 五月,大蝗。 秋八月,天辽叛逆,兵入建北,杀略吏民。遣定北将军李平出广海,各将两万骑,上将军王葚出磊,统军三万,中将军刘安出南中,统军三万,骁将军闻朗出永安,统军两万。平至建北,斩首万三千级。葚、安至幕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级,至阗丹山乃还。闻朗与辽左夷王战于关原,斩获首虏二万余级,大胜而还。帝大悦,诏曰:“辽狄无义,所从来久。数寇边境,虐我生灵。古者治兵挗夷,因遭虏之暴入。今将吏神会,上下一心。定北将军平、骁将军闻朗等,盛有克获,斩首虏数以万计,皆有封爵,以照天恩。”有司奏请置武功赏官,以宠战士。 二年正月戊戌,尽掠辽地,复疆千里。置五属国以处之,并设长定、北原、固犁三郡。 夏四月,文宗命大学士孝、广、绪景、腾等人纂修大典,收录古今典籍至万余,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先代之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其典集经、史、子、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之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大典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察寻甚便。 十一月,书成,文宗亲命之为《建六典》。 三年春正月丁卯,收已故内臣赐田,给百姓。辛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二月癸巳,振西州饥。 三月己未,免西州被灾秋粮五分之四。 夏五月庚申,河决荆阳,入罗河,役三万人治之。 秋七月癸亥,京师霪雨,振畿内水灾。免税粮,给贫民麦种。 十一月戊午,永州,砥州聚风,田园尽芜,房屋皆陷,开仓发粟,并役二万人冶之。 四年正月己末,垤王以率护卫兵出塞,私无节制。长翼侯绪文拥家仆数千,私无节制。丙辰,诏群臣直言,壬戌,长翼侯绪文坐垤王党诛。 夏四月乙亥,芜汤饥,遣使乘传发仓贷之。蠲芜汤天兴九年至天业三年民欠银十四万两有奇。 五月辛未朔,南宿督察辉祖奏抵京师,示芜汤贪污之事,芜汤剌史刘晋谓不知,且不乏狡辩之词。文宗命辉祖同尚志、司马文查办芜汤各款, 六月庚辰,以芜汤累年冒赈,命刑部严鞫当事者,逮刘晋至都。 秋七月壬寅朔,荡铃、崇安、平仓等州县海溢。芜汤刺使刘晋,以冒赈浮销,褫职逮治。丙午,刘晋处斩。 冬十月丙子,帝感官场糜烂,昭曰“久老遇旧,紫气不腾,操劳实乃逞私利敛财,显达非是济天下以肩,貌似高才,实属巨贪。半生奸诈织网罗,时朕一人,是非难定,今置司厂,令刺其事,以监察百官,得众正盈朝。”丁丑,广平府吏王允道请止司厂,杖之,流山南。 五年春正月丁巳,岷王裕有罪,罢其官属。 二月丁未,除建北天业五年以前逋赋,免诸色课程三年。 三月癸丑,宁安伯陈瑞镇昌阳。乙卯,除河中、谷东天业五年以前逋赋。 夏四月丙申,始命西邦乡试。 六月庚辰,诏罢西南诸司不急之务及买办,以甦民困;流民来归者复三年。 八月乙酉,平州交简反,张晟为征夷将军,讨之,许丰仍参赞军务。 九月己酉,命刑部疏滞狱。 天立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诏京文武官材堪刺史者自举。赐侍老八十以 上粟帛,九品以上勋两转。甲寅,岷王府参军李丰秀言:“圣明皇帝降于天玉门通衢。”二月丁亥,群臣上尊号曰天立圣文神武皇帝。辛卯,享圣明皇帝于新庙。 甲午,享于太庙。 二月戊寅,诏建北灾伤州军,盗廪谷非伤主者,刺配邻州牢城,徒减一等。 夏四月丁丑,诏文馆缮书藏太建楼。 五月庚寅,录系囚。己亥, 赐隐士林彦远粟帛。 六月壬戌,太白昼见。癸酉,环、基郡属夷叛寇边,环基指挥使赵明等遣 军平之。 秋七月丙午,诏边户为夷所扰 者蠲租,复役二年。 八月戊午,以亦郡盐井岁增课、弁郡奉节重山县旧藉民为营田、离郡户有税者 岁籴其谷,皆为民害,诏悉除之。辛未,蠲甘西郡军旱灾租赋。 九月乙巳,诏司天监奏灾异据占书以闻。 冬十月乙卯,李孝季为宰相。 二年春正月辛酉,工部尚书陈今言有罪下狱。 二月戊申,开山南、谷西、中原银场。中官市山南珍宝。闰月己卯,瘗土木暴骸。 夏四月,复设监察官。 五月壬寅,授处士李纹左谕德,辞不拜,寻送还乡。 秋七月癸卯,丰临伯石尚为平夷将军,充总兵官,御寇建北。 八月戊辰,玄夷寇镇番。 冬十月甲子,猎北海子。壬午,全平伯刘注为征夷将军,充总兵官,剿寇西南。 十一月甲寅,免谷东秋粮。 三年春正月,筑决河堤。 二月戊戌,免磊、许、登、丰所属逋赋。 三月甲寅,礼部尚书马至浓兼龙渊阁大学士,预机务。 夏四月乙未,免海南、三川逋赋。丙午,诏户部岁增金花银二十万两。 六月丙子,诏江北诸府民,年十五以上无田者,官给牛一头、田五十亩开垦,三年后起科。 九月庚午,诏西州诸府开垦荒田,六年后起科。辛未,停刑。 冬十月辛卯,命群臣陈民间利病。 十一月辛酉,礼天于南郊。 四年春正月丙寅,北海辽夷犯甘西,总兵官朱文朗击败之。 二月乙卯,禁淹狱囚。 三月壬午,丰通宫灾。 夏五月甲戌,赐泸郡太守龙诰官秩,诏天下仿诰备荒振济法。 八月戊子,作丰通宫。 冬十一月甲寅,免谷西被灾秋粮。 十二月戊子,御史喻明道、金殊因修醮请宥议礼诸臣罪,下司厂狱。 五年春正月癸丑,司厂寻调使刘法保请采珠巴东,帝曰:“是欲扰民以求利也”,下之狱。 二月壬辰,罢工部采木。癸巳,颁宽恤之令,省灾伤,宽马政,免逋欠薪刍,招流民赐复一年,罢采买,减官田旧科十之三,恤工匠,禁司仓官包纳,戒法司慎刑狱。乙未,奉皇太后谒陵。 三月戊申,道见耕者,下马问农事,取耒三推,顾侍臣曰:“朕三推巳不胜劳,况吾民终岁勤动乎。”命赐所过农民金,己酉,还宫。丙辰,免山南去岁被灾田租。 夏四月戊寅,曹宇帅师筑赤城、雕明、云出、独石、团山城堡。 五月癸卯,追夺赃吏诰敕,著为令。丙辰,修预备仓,出官钱收籴备荒。 六月己卯,遣官捕西南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秋七月癸亥,甄别守令。 八月己巳朔,鹄绕京门,阴雨不见,礼官请表贺,不许。 九月丙午,擢御史范丞士、长史周凭等六人为侍郎,巡察山南、山北、巴南、江原、河中、谷东。乙卯,巡近郊。己未,还宫。 冬十月乙亥,玄隐夷犯山南,山卫指挥使王甫力战死。丙子,巡近郊。己卯,猎于坌谷。丙戌,至尚马林,遍阅城堡兵备。壬辰,还宫。 六年春正月丁丑,大雨雷电。 二月丁酉,侍郎范志伟督谷西屯田。己亥,浚陆岭口,引河达汕州以便漕。三月乙亥,命吏部考察外官得失。 夏四月己酉,侍郎曹重经理甘西屯田。 六月己亥,遣使诏单于署建北诸事。 秋七月己巳,录囚。 冬十月甲辰,山南副总兵官陈怀讨玄苦夷。 十一月丙子,始命官军兑运民粮。乙酉,分遣御史往逮贪暴中官张崇等。 十二月乙未,张崇等十一人弃市,榜其罪示天下。丁未,遣御史巡视西甘郡屯田水利。 元业元年正月戊辰,大赦,改元。庚午,以旱避正殿,减膳,虑囚。辛卯,作荀庙,祠荀子,赠太师。 二月己未,增荀庙,祠荀子,追号太上玄元皇帝,寻圣人宗姓给复一年。 三月壬戌,耕耤田,癸丑,振巴南饥。 夏四月甲辰,诏赎巴南饥民所鬻子女。 六月甲辰,诏有司存问高年。贫民年八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九十以上,岁加帛一匹,絮一斤;有田产者罢给米。京师富民年八十以上赐爵社士,九十以上乡士;天下富民八十以上里士,九十以上社士。皆与县官均祀,复其家。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岁给米六石。士卒战伤除其籍,赐复三年。将校阵亡,其子世袭加一秩。岩穴之士,以礼聘遣。丁未,振丰州饥。 秋七月戊寅,安置地保奴于西邦。 八月癸丑,徙枘、丰民无业者垦山南、建北,赐金备农具,复三年。 冬十月丁未,玄苦夷平。 二年春正月丁卯,振建北饥。免秋粮。 二月,免建南被灾秋粮。甲寅,诏修开国勋臣墓,无后者置守冢一人。 夏四月丙午壬子,下驸马都尉许允于司厂狱。 五月壬戌,关承劾侍郎李进,下文升狱,谪戍。癸酉,以关承、牟俸事,杖给 事中周封、御史汪同五十六人于阙下。 秋七月庚午,上奉皇太后谒高陵,免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壬申,上奉皇太后还京师。是月,赈允沥岼霖等四县风灾,并免上年额赋。 八月庚辰,展京师乡试於九月举行。 九月戊辰,兹克国王康波扶遣使进香、贡方物,温谕止之。己巳,召长龄来京,以朱署甘西剌史。 冬十月己卯,帝御天建门听政,自是岁以为常。 十一月己未,山南刺吏丁若承奏请岁减民、印佃租二万二千石,给印安会试举人道费,允之。 三年春正月壬寅,皇后刘氏崩。戊申,谥大行皇后为孝全皇后,葬于孝陵。 二月己巳,西胡八万人与辽夷并反,攻安道,围金平。辽夷入北原,杀太守。 三月甲午,朱程为征夷将军,刘平、张明辅之,帅师分道讨天辽,兵部尚书刘俊参赞军务,刑部尚书吴世安、大理卿李新浩督饷。诏曰:“西胡皆朕赤子,惟其单于,首恶必诛,他胁从者释之。罪人既得,毋养乱,毋玩寇,毋毁庐墓,毋害禾稼,毋攘财货掠子女,毋杀降。有一于此,虽功不宥。” 四月丁巳,封东胡单于哈佛尔为大至法王。 七月辛巳,朱程大破天辽兵于富良江。 冬十月戊子,征夷将军朱程卒于军,张明代领其众。乙未,克西胡。庚子,刘平率师会于裕峡。 十二月辛卯,赦天下殊死以下。张明大破天辽兵于北海。丙申,拔多邦城。丁酉,克其西都。癸卯,克东都,贼遁入北。 四年春正月己巳,山南饥,逮治匿灾有司。敕司厂,凡灾伤不以实闻者罪之。 三月辛卯朔,释奠于先师荀子。甲午,设关西、北海、广原牛市。 夏四月己卯,遣使购玛雅遗书,以充国典。 五月甲子,张明擒西胡,天辽单于献京师,天辽平。 秋七月丁卯,河溢谷西。 八月庚子,录囚,杂犯死罪减等论戍,流以下释之。 九月乙卯,御奉天门,受辽夷俘,大赉将士。 十月癸巳,西蛮阿资力叛,李仁讨之。 冬十月丁未,西蛮平。 十一月乙亥朔,封庆太为天辽合罕。 大通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减京畿系囚流罪以下一等,改元。 二月癸丑,太子薨,葬于孝陵东南,谥“懿怀太子”,太孙居丧毁瘠。文宗抚之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闰五月,立懿怀太子长子为皇太孙。 六月壬子,文宗重定诸王见东宫仪制,朝见后于内殿行家人礼,以诸王皆尊属。 秋七月甲辰,行幸汶阳,汶阳王盛迎之,甲兵累众。丁巳,上还京师,诏曰:“汶阳王背德反上,诖误吏民,私藏甲兵,为大逆。汶阳吏民,兵未至先自定及以军、城邑降者,皆赦之,复官爵。与王冲居,去来者,示赦之。” 八月癸酉,虏汝阳王冲,自杀。赦诸与兴居反者。 冬十月丁巳,滏王玉举兵反,杀指挥使刘圌、都司冯助。 十一月壬辰,滏王玉自焚死。裕王簣、代王既有罪,废为庶人。遣罗王世子定及其弟翜、駉还东康就藩。 二年正月戊辰,落山王羽薨。子嗣立,有罪,废徙远陵。 四月壬申,拜高陵,赦醴泉及行从,免县今岁租、调,陵所宿卫进爵一级, 令、丞加一阶。癸酉,以少牢祭陪葬者。甲戌,至自高陵。庚寅,封子萁穗王,碆磊王。 六月己亥,丰王子淳薨。辛亥,江王黧薨。 七月己巳,议享宗庙 九月丙辰,列侯坐献地珍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收没封地。 十一月甲子,获妖书,言帝欲易太子,诏五城大索。 十二月丙戌,召见皇太孙于玉祥宫,赐手敕慰谕。 三年春二月壬寅,宣王反,陷鈢熟,指挥使常图、参将魏良秋战死。 三月戊辰,刘平提督原、磊、甘西军务,统兵四万七千余,讨鈢熟。 四月辛巳,刘平遇伏于鑫山道,败绩。任午,甘平王浩、吉王祘、定王成、纹康王合奉、临平王芊、坎王崄雄皆举兵反。 五月癸酉,通化、甘西、安云相继降宣。丙子,兵陷许丰,太守马继战死。己卯,宣兵陷良平关。甲申,陷川晋,涴阳。壬辰,上遣西南总指挥使李仁、大将军张明将兵击之。 八月丁丑,宣兵破闲山,遂薄南原,太守杨剎弃城走,宣逼岆关。 九月壬辰,逮杨剎下狱,论死。 冬十月甲戌,官军攻宣于闲山,克之。 四年春正月丙申朔,宣军犯崜庆,节度使杨仓、太守刘锦御却之。 二月辛亥,大将军张明兵复川晋,涴阳,通化。西南总指挥使李仁兵复安云。丁巳,张明败宣王于安云,擒之,献京师。 三月癸未,诸将平乱,斩首十余万级。追定王成于定扬。甘平王浩、吉王祘、纹康王合奉、临平王芊、坎王崄雄皆自杀。 夏四月己未,振川、云诸郡饥。 六月丁巳,帝巡诸军,论功升赏者四万余人。 八月丁酉,免西北遭兵祸诸州税粮。癸卯,受俘。 冬十月庚戌,宣王论死,甲午,还京师,告捷于郊庙社稷。 五年春二月癸卯,张艺平上《故朝训》。丙午,诏仕远者毋过两任,以防贪黩。 三月戊子,颁《大通编敕》。戊戌,以江、汶遭风,遣使与长吏录系囚,流以下减一等,杖笞释之。 夏四月丙午,录系囚。戊午,棣郡太守王涉坐冒请官地为职田,配巴南牢城。 五月癸酉,遣使点检建北城池器甲,密访官吏能否。 秋七月丁酉,王曙罢。太白昼见,弥月乃灭。 八月辛丑,以张殊道为宰相。丙午,辛酉,授张明为宁远大将军。壬戌,西宫火,延三殿。癸亥,移御尚福宫。乙丑,诏群臣直言阙失。丁卯,大赦。 九月庚寅,重作受命宝。丙申,张明出金银器易左藏缗钱二十万,以助修内。 冬十月庚子,黄白气五贯紫微垣。丁巳,诏湷阳军发廪粟以振饥民。 十一月甲戌,以修内成,恭谢天地于天坛。 十二月壬寅,宁远大将军张明重疾,奏请致仕,帝遣人问疾送药,强留。上奏再请,帝允。戊午,诏获劫盗者奏裁,毋擅杀。 六年春正月庚子,朝觐官分五等考绩,黜陟有差。 三月庚寅,减天下田赋四成。 夏四月癸丑,命官军已亡子女幼或父母老者皆给全俸,著为令。十二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戊午,帝不豫,召见张殊道于承德殿。 秋七月庚辰,大渐,召宰相张殊道,全平伯刘注,尚书周嘉、张艺平、黄静、刘昊涛、许济等于承德殿,勉诸臣勤职。庚辰,皇太孙摄事于天建殿。 丙申,崩,年五十有六。遗诏罢杂税三年,传位皇太孙,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尊谥曰圣明武德孝文皇帝,庙号文宗,九月甲申,葬于申陵。延元三年四月,改上尊谥曰启天广运圣明武德孝文皇帝。 史官曰:文宗皇帝总理万机,励精图治。思政若渴,视民如子。凝旒延纳于谠 言,侧席思求于多士,拔英才则不私于党,负伟业则利尽其能。当辽乱南犯之际, 而能以治易乱,代危为安。御宇之年,可谓明矣。初,帝在籓时,喜读《古今政要》, 每见文宗孜孜政道,有意于兹。后大治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焚椒兰珠宝奢侈之物,节俭于天下,禁女娇娥魅宫嫔之乐,明礼于四海,天子乃定天下之律,四夷之法,然后平郡国,封官吏,访道于三皇,怡神于五帝,与民休息,路不拾遗。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戴白之老,不识兵戈。虏不敢出漠犯边,士不敢弯弓报怨。民生之颂,溢于七弦。所谓“建有天朝”,始见于文宗者矣。丰年享乐,可谓太平。比周昌、周发之世明,建长风采;较汉武、汉宣之恢弘,彼多仁德。未有秦氏之暴,亦无汉氏之哀,从善如流,知人善任,天下兴亡,皆担其身,文宗之明,必有后传。 赞曰:文宗承高祖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即位以后,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北平天辽之乱祸,南安四海之民心,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孝文皇帝治世十载,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帝之英姿睿略,庶几与高袓无异矣,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设司厂以察百官,明丝毫以冶万民,而司厂之狱,数有冤脏,帝能振肃,远迈古朝,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作者说:这一本是我最早尝试写类似的文言文传记,本篇是按照唐代的史书格式写的,主要是闲的无聊,不过也比较用心,如果不觉得毫无趣味,大家可以看看,我写的这些东西基本上会受制于当时的形式,对一些政治斗争有隐瞒或者隐晦,细心的小伙伴也许能发现,之前发的张玠传也是如此,有一些看起来迷惑的地方,实际上是另有说法,对于张玠的遗憾就是把这个人写的太完美了,但是这确实是我想写的力挽狂澜式的人物,比较浪漫。此外还有很多没有公布的皇帝画像,像以后如果写了其他文案就给带上,甚至还有自制的照片哦)

《建书》 本纪 孝文帝纪(架空作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