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文随记:后Covid时代注意力经济de新变化

2021-07-15 04:22 作者:蓝鲸泽维尔  | 我要投稿

实在不喜欢录音,还是码字吧,但码字确实太容易被随便抄走了,所以……

给我署名的话你拿去干什么我都不管,但你洗稿抄袭的话多难我都干你!

经济学人近期有篇文章题为The attention recession,“注意力的消退”,实际说的就是注意力经济在后Covid时代的新变化——说是后Covid,其实还远未结束,但也是早晚的事,而注意力经济领域一些新的趋势已经开始成形了。之前有篇精读视频里提到了商超——仓储库房的变化,也可以去看看类似趋势在其他行业的表现。

文章主要是分析了欧美国家(美英澳加)2020年以来家庭娱乐领域的变化。首先一个事实就是这些国家显然因为初期的不重视使后来疫情严重之后各种限制出行措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人们娱乐习惯的影响也比我们在国内感受到的要明显的多。书、视频、游戏、音乐、播客、电视这些家庭娱乐行业无一例外全都从2020年的疫情中获益。

2021以来随着疫苗的广泛注射和不断放松的出行限制,似乎人们不再像2020年那样专注于屏幕上了,但是这种“注意力的消退”在不同的领域,却出现不同的变化,有些领域出现了“Sticky habits”,也就是用户习惯的改变存在粘性,并没有随着出行的增加而改变。

2020年的数据方面,这四个国家的全职工作者,在2020年平均增加了15%的休闲时间,而保住工作的人,也获得了更多的报酬。美国人全年在户外娱乐的支出下降了30%。

英国人2020年每天上网的时间增加了半个多小时。疫情之前,有十分之一的英国家庭没有联网(这……),疫情之后其中有一半终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2020年全球用户安装新App的数量达到了1430亿,比2019年增加了四分之一。

2020年注意力经济的增长中分得份额最多的是电视,这些国家的收视每周增加了80分钟之多。但对比原有的情况来看,受益最大的是游戏行业,人们每周多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玩游戏,和以前的时间比增加了30%。音乐增加了5%,而播客和有声书增加了将近25%,仅次于游戏。

但到了2021年,由于出行限制的放宽,注意力经济的“衰退”也开始出现了早期迹象。

美国的流媒体用户首次出现下降,今年4月一般用户订阅的服务数量从去年11月的7.23下降到7.06;2021年一季度网飞(Netflix)全球的订阅用户从去年同期的1500万下降到500万。主要竞争对手迪士尼Plus同样未达到业绩预期。

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还是传统媒体——本来就处在长期衰退中的有线电视,本来在2020年略有回春迹象,但重新开放之后,衰退程度达到历史新高,2021年二季度比去年同期退步了23%。广播电视也是一样。

另一个受到深远影响的是电影行业——不仅全球票房下跌了80%,而且这么长时间的萧条足以使他们开始改变运营模式。作为行业惯例,也是保护影院利益的 Theatrical window,也就是保证新电影有三个月时间只能在电影院放映的时间窗口,现在被永远地缩短了。今年很多的欧美大片都会更快地出现在流媒体平台,甚至很多会同步上映甚至线上独播。

社交网络媒体显得比较中庸,Facebook4月份的数据显示去年的增长在消退。但Snapshot却在2月以来获得了新的增长。而一些约会软件显然是重新开放最大的受益者。

相比之下,有些领域却并没有随着注意力经济的“衰退”而退步,甚至借机扩大了自己的地盘。

首先,一个有点我不太理解的变化,是播客的崛起。尽管和音乐一样都在2020年获得提振,但播客和有声书占听觉娱乐时间的比例从五分之一几乎上升到了四分之一。在2021年的注意力经济“衰退”中,播客似乎拥有很强的粘性,使得用户在缩短花在音乐上的时间来用在它们身上。Spotify四月份的数据表明,播客在逐渐蚕食(nibble away)音乐的份额,使自己占据听众收听的时间达到历史新高。可能确实对于通勤一族来说,播客是最友好的娱乐方式,比用眼看视频要方便得多,也比音乐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不过真正的大趋势,还是得从更年轻的用户身上发现。2020年增长最亮眼的是游戏,而在2021年,它并没有像其他娱乐方式一样受到重新开放的影响,而是成为一种“Sticky habit”,一种有粘性的用户习惯。2020年人们安装了562亿个游戏App,比2019年增加了三分之一,而2021年一季度用户的安装量,比2020年任何一个季度都多。Roblox(罗布乐思)称今年一季度用户在它上面花费了100亿个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

使游戏行业如此火热的贡献主要来自于25岁以下的Z世代。据德勤的调查,其他年龄段的美国人都把电视和电影作为最主要的家庭娱乐,而Z世代把它列在游戏、音乐、社交媒体的后面,排在最后的位置。可见未来欧美国家的游戏产业有多大的潜力。如果下一个影响力达到Tiktok级别的是某家中国游戏公司也不足以为怪了。


展望:

仅仅十年前,人们还习惯于从报纸上读新闻,在电视上看电视剧,用音响和MP3听歌,用电脑玩游戏——但现在这些都能用手机享受了。娱乐习惯的改变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过去我们观看视频似乎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档期”,现在没有,打开手机就能看,时间的安排更加碎片化和随机化。区别只是,你是在哪个App上刷到那个视频。视频网站App之间的竞争越发白热化,很难再赋予某个App某种特定社群的标签,而是视频创作者几乎在哪个App上都想争夺你的注意力。

你想想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在B站刷过去在电视、报纸上看的新闻,是不是那些传统媒体都放弃搞自己的App而是来视频网站当UP投稿?注意力的平台是很难被打败的,版权、权威、专业性……不,流量永远是第一位的。甚至曾经走在前面的社交媒体平台,现在似乎也开始被视频媒体甩在了后面。

就个人体验而言,反正我刷B站比刷微信的频率多多了。自从开始习惯在视频网站投稿,微信好像被弃用了一样。

视频网站App现在不再是少数人创作的舞台,而是所有人,尤其是未来的核心用户,现在的年轻一代娱乐的一种习惯。

那么十年之后大家都在用什么App呢?(或者说,还在用手机吗?)这个话题想起来很有意思。

和手机打败电视、MP3、PC成为主流平台的道理一样,谁能让用户觉得你这里能方便快捷地满足我所有的娱乐需求,显然我的注意力就都被吸引到你这里。你本身可能是游戏平台,可能是视频网站,可能是音乐播客,可能是社交软件,但最终谁留住了用户所有的注意力,谁就能赢家通吃。

下一个能同时容纳游戏、社交、视频、音乐、书籍、播客、新闻等等娱乐媒介的平台,会是谁呢?



读文随记:后Covid时代注意力经济de新变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