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改变对英国的看法:讲道理没用,必须以牙还牙

文/行走斯图卡
作为联合国五常国家之一的英国,最近上蹿下跳很带劲:在亚太地区,频频对中国出言不逊,尤其是外交大臣特拉斯在澳大利亚的一连串“神经病式”发言;在欧洲地区,频频在乌克兰问题上制造事端,宣布向北约建议增派英军规模,计划向地中海增派1艘驱逐舰。伦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纵横四海”的燃烧岁月,所以英国学者汤姆·福迪建议:别再把英国当回事了。
2月12日,他在“今日俄罗斯”网站上刊文称,特拉斯日前访问了莫斯科,与俄罗斯就乌克兰局势进行会谈,并以一贯的好战和威胁姿态遭到了嘲讽。她想把自己塑造成第二个“铁娘子”,但最终只证明了自己是个“铁憨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回应对特拉斯的评价是“跟聋子和瞎子说话”,尤其是当她将俄罗斯的沃罗涅日和罗斯托夫当做乌克兰领土时,人们就不再讨论她能不能成为又一位女首相。
与此同时,当有报道宣称约翰逊首相将重新启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后,保守党关键人物图根哈特和邓肯·史密斯予以了强烈批评,他们长期以来一直要求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这两个人的狂傲,连特朗普在他们面前都显得谦虚,相比之下,约翰逊反而成为对华温和派的代表之一。
这两件事的共同点是,都说明了英国正在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个笑话。脱欧后,伦敦试图以“全球英国”来重塑自己的大国形象,但是外交政策缺乏平衡和现实主义,让这条路变得几乎不可能。
当特拉斯对莫斯科咆哮时、当右翼议员渴望与中国对抗时,他们都在渴望抵消英国脱欧的影响。脱欧代表了英国对战后身份和世界地位的困惑,一个衰落的帝国和它真正归属的地方产生了矛盾,英国是欧洲的一部分吗?它有资格成为例外主义的一部分吗?还是继续强化与盎撒国家的联系?
鉴于这一切,俄罗斯和中国几乎不再认为英国是出于善意行事。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寻求与英国建立更深层次的经济联系,但对伦敦的反华姿态和明显的遏制措施感到震惊。英国前内阁大臣大卫·戴维斯说,英国的使命是“让中国以文明的方式行事”,这种话只会让中国觉得冒犯,但伦敦毫无歉意,依旧沉浸在昔日辉煌的迷梦中。
中国与阿根廷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并重申在马岛问题上对阿根廷的支持,这证明中国正在改变对英国的看法:讲道理是没用的,以牙还牙才是正确方式。
莫斯科也有类似的观点,与英国的外交真的值得付出努力吗?英国真的像伦敦宣传的那样重要吗?毕竟无论发生什么,特拉斯的威胁都不会决定乌克兰的结果。
现在的英国外交政策充满了高谈阔论,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制造问题,不在乎什么国家利益,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这只是“小丑”行为,不值得认真对待。
如何看待这篇文章?
作为英国学者,汤姆·福迪骂起伦敦也够狠的,但他也是“恨铁不成钢”。如果英国能安心接受现状,做一个快乐的地区国家,或许还能让外界羡慕它的洒脱;但是伦敦的“精英”们总是摆脱不了骨子里的傲慢,都已经是“五常之耻”之一了,非要浓妆艳抹、搔首弄姿,让你们的女王省点心吧——她老人家这把年纪不容易,也是见过世面的,现在伦敦都要变成马戏团了,换谁都要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