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汉第九帝——汉彰帝刘贺》第四十章

2023-07-16 09:58 作者:珊杉不迟  | 我要投稿

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的西汉

卫太后挟哀帝临朝并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她不仅除掉了海昏侯国还将班婕妤母子赶出了皇宫,班氏只得带着刘衎回西域投奔父兄。王莽早年只是个黄门郎,因相貌英俊与卫皇后暗通款曲,又因善于逢迎深得卫太后欢心,在哀帝登基后堂而皇之的住进了未央宫。国外使者见到王莽时感到惊疑,于是询问翻译:“大司马为何如此年轻?”翻译回答:“大司马虽然年轻却很贤能,因此才能出任此等机要官职。”丞相孔光因卫太后之故常礼让王莽,卫太后知道后很高兴,不仅重用孔光还提拔了他的两个哥哥。

王莽常以祭祀神仙为名在全国募集童男童女送到日本,御史大夫董恭上奏为民请命:“真神怎么会残害黎明百姓索要钱财?大司马不要信错了邪神。”王莽问董恭:“何为真神?”董恭治理西域时经常接触到新教传道者,于是解释到:“天者、圣者即为神,生养我们的父母是神,供养我们的百姓也是神,所以我们应该像敬畏神明一样敬爱他们。大司马身边的道人及身毒喇嘛都是妖言惑众的骗子,做的全是丧尽天良的事,不足为信。”理屈词穷的王莽将董恭关进了监狱,董恭的儿子董贤在父亲入狱后带着财宝到长安城讨好卫太后:“请太后宽恕臣的父亲,他也是为国担忧。”王莽在卫太后收下宝物后并没有释放董恭,而是将哀帝与皇后乘坐的小马车拉到中庭对董贤说:“当牛做马给皇帝皇后拉车就放你们回去。”卫太后垂涎强壮英俊的董贤,在他拉着小马车四处转悠时说:“听说你琴技超群,本宫想试试你的琴技。”卫太后在董贤弹琴时想与董贤欢好,董贤义正辞严的拒绝了:“太后贵为皇帝陛下的母亲怎么如此淫乱不知廉耻?”恼羞成怒的卫飞燕在王莽面前污蔑董贤:“色胆包天的董贤趁大司马不再竟想强行侮辱我。”王莽将董贤做成肉羹端到董恭面前:“朝臣都说御史是圣人,我特意做了这碗肉糜送给你。”王莽在董贤吃完肉羹后笑着对朝臣说:“董恭不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还不自知。”忍辱负重的董恭出狱后回到西域招兵买马,全国各地的英雄好汉都到西域投奔董恭,数月后,董恭联合有意反抗卫太后及王莽的刘皇室宗亲发起了革命。

刘衎作风谨慎且勤劳好学,师从董恭并在董贤死后被董恭收为义子,他不仅将母亲班婕妤及寡嫂照顾得妥当之余还亲自抚育董贤的遗腹子。刘衎侍奉诸位叔伯也很妥当,加上喜欢结纳贤士,因此成为了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董恭死前立下遗嘱让刘衎继承遗志讨伐王莽及卫后,并将大部分家产送给了刘衎。

公元前1年,刘衎率领的大军包围了长安城,获救的王政君在长乐宫召见卫飞燕:“你想如何安排后事?”卫太后选择服毒自尽,她死前哭着说:“妾死不足惜,只希望太后怜惜年幼的皇儿。”王政君处死卫飞燕后当着众臣的面给王莽定罪:“大司马掌权后灾害并至平民遭罪,三公是皇上最重要的辅臣,大司马王莽不懂得事务道理,不能令众人满意,不能击败敌人安抚边远将士,本宫今日代哀帝收回大司马印绶及传国玉玺。”不知悔改的王莽将传国玉玺投掷在地:“太后在怎么能趁哀帝年幼倒戈相向?为人如此真是猪狗不如!你们自以为得到天意想要改变正朔服制,就应该自己做新的玉玺流传万世。所以你们终究是拿不到这颗玉玺的!”王政君捡起碎了一角的传国玉玺并处死了王莽及家人,然后命守城军打开宫门亲自将刘衎等人迎进了长安城。

平帝刘衎在西域时就已经娶了董恭的女儿董惠为妻,他登基后立董惠为皇后,尊班婕妤为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又封孔光的孙女为昭仪并任命孔光为大司马,改年号为元始。除此之外,刘衎还将董贤的寡妻与遗子也接进了宫中,一家人如在西域般生活在一起。平帝即位后为扫清积弊推行了很多新政策:开设科举选拔任用优秀的寒门士子,打破阶级固化;限奴限田并废除了奴隶买卖制度;推行五均六控制垄断工商业增加国家收入,统一币制;废除任子令及诽谤欺抵法,扫清黑恶势力安抚灾民恢复生产;联合乌珠留若鞑单于抵制卫律势力集团,吸引西域及匈奴的优秀人才到大汉发展……平帝的这些改革措施改变了大汉即将灭亡的命运,在“文景之治”、“昭彰中兴”之后带领大汉走向了另一个盛世,世称“新朝”。

时局稳定后,平帝重审了王莽与卫太后时期的冤假错案,得知海昏侯国受到许氏一族牵连被除后又恢复了海昏侯国,并封刘保世为海昏原侯。王政君向平帝提起被关在掖庭的哀帝:“哀帝毕竟是你的弟弟,他因母亲之故长得不像汉人被当成怪物,没人敢接近他,只有掖庭令张松的孙女时不时陪他说话,他现在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平帝到掖庭见了哀帝一面,他见哀帝手中拿着几颗糖炒栗子,于是问张松的孙女:“你怎么不怕他?你看他皮肤雪白,头发也发红,别人都说他是妖怪。”张松的孙女笑嘻嘻的说:“大家都说他要吃人心,但他连我给的鸡心都不吃,只吃我吃的那些东西,所以我不怕他。”平帝于是改封哀帝为凉王让他迎娶张松的孙女为凉王妃,还派宫中的老嬷嬷抚养教育凉王夫妇,待他们成年后送到了甘肃的封国。

平帝利用先贤时期的治国奇书《乌托邦》的上半部分平定天下后又让工匠们按照书的下半部分研制了游标卡尺、飞行羽翼等高科技设备,还在长安城举办了科学展览会推广新发明,到场众人都能免费品尝压缩饼干等新式食品并使用各种新式器具。当时有人在定陶发现了一个身高三米左右的野人,平帝觉得野人与甘泉宫的大金人很像,于是给野人取了个名字叫“巨毋霸”,还下令在全国各地寻找类似的野人,可惜再无所获。

平帝将董贤的孩子视如己出,他不仅封董贤的儿子为“长乐侯”还将女儿嫁给他为妻。长乐侯年幼时常在平帝怀里睡觉,睡着后也握着平帝的衣袖不松手,平帝不忍吵醒侄儿多次剪掉外袍的衣袖,董皇后心疼那些被剪坏的衣服于是嘲笑平帝有剪烂袖子的嗜好,这也是后世所说“断袖之癖”的来历。平帝常对董皇后说:“汉室江山至今屹立不倒多亏皇后的董氏一族,若是太子不争气,孤就将皇位禅让给长乐侯。”董皇后劝平帝:“这些话千万不能让外人听到,否则会给侄儿带来灾祸。”一次,平帝与大臣在甘泉宫宴饮时又说起禅让之事,马上就有大臣反驳:“天下是高祖皇帝的天下,继承帝位之人只能是高祖的子孙!陛下怎么可以酒后胡言?” 长乐侯跪在地上说:“小侯不敢僭越。”平帝很不高兴:“任人唯贤,如果太子不贤,长乐侯也可以继承国祚,君无戏言!”平帝第二日有些后悔,他怕酒后之言给长乐侯惹来杀身之祸,董皇后悲伤的说:“陛下赶紧为长乐侯准备后事吧。”长乐侯果然没过多久就死了,董皇后又对平帝说:“有贼人会谋反,陛下还需提高警惕。”

半个月后,长沙王刘发的后人刘玄兄弟带兵冲进未央宫处死了平帝与董皇后。王政君与班太后为掩护太子逃走点燃了长乐宫与未央宫,王政君对索要太子的刘玄兄弟说:“你们承蒙我们家才能世世代代都得到富贵,你们不仅没有报答我们还恩将仇报,完全不顾恩义之道,陛下怎么会有你这种兄弟?你们什么都别想得到!”太子带着太子妃等人找到聂云时长安城已经乱作一片,鱼雁问他:“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突然烧起来了?”太子哭着说:“刘玄兄弟与一群皇亲国戚带兵冲进了未央宫,祖祖与祖母为了掩护我们逃走带着宫人烧了东西二宫,我们必须趁乱逃出长安城,再晚就走不掉了。”聂云叹了口气:“我们一把老骨头就不拖累你们了,留在长安还能帮你们打探消息,你们打算去哪?”太子窘迫的说:“我也不知道能去哪,先逃出长安城再说。”鱼雁让刘奉国送太子等人去海昏侯国:“你也带着妻儿回豫章郡吧,留在这里不安全,我与云哥守着铺子就行了。”马车上的公主摸着腹中孩子问太子:“哥哥,我们去哪?”太子看着长安城繁华的街景不舍的说:“他们不让我们家当皇帝了,我们跟着叔叔去海昏侯国。”

当十几辆马车与卫队驶出长安城时,未央宫与长乐宫已经成了两座熊熊燃烧的巨大火山,富丽堂皇的宫殿就像西汉一样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白驹过隙,两千年间发生了很多事,中国也经历了很多朝代更迭,日本天皇在这两千年间将刘邦的势力侵吞得一干二净,连一部分霍家军也被日本天皇腐蚀收为己用。被日本天皇发现的刘邦后人下场很悲惨,十之八九在所谓的“天命”安排下身败名裂再作为废物被天皇后人悄无声息的取而代之,诸如董卓、鱼玄机、黄巢、李自成、梵高、斯大林等古今中外的名人。江西省的鄱阳湖如两千年一样每年都会迎来很多候鸟,海昏侯国在公元2012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考古人员,他们接到椁墩村村民熊菊生的电话后来这里抢救开发被盗掘的汉墓,谁也没料到这些人会揭开一系列惊天秘密并为刘邦后人验明真身,那些于历史长河中已经面目全非的真正历史也随着对海昏侯墓的深入挖掘浮出水面。作为刘贺直系后人的作者幸运的存活到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开启了一场回溯历史的奇妙之旅,当她惊叹于西汉历史的厚重时又重读了《乌托邦》这本在当时为主流社会所不容的奇书。目前的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远不及八千年的尧陶社会,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也远远落后于鼎盛时期的西汉,中国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直到追上祖先们的文明脚步并变得更好。

------------END


《西汉第九帝——汉彰帝刘贺》第四十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