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经验分享

2023-08-21 16:34 作者:研呗考研专业课  | 我要投稿

23考情

浙江师范大学

191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4 汉语基础 

④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科目:现代汉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复试满分为300分

总成绩=初试成绩÷5×初试权重(60%)+复试成绩÷3×复试权重(40%)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拟录取或取消录取资格:

1.复试成绩不及格(低于180分)。

2.复试中的笔试科目成绩不及格(低于90分)。

3.复试中的专业面试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

4.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

5.调剂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确认待录取。

6.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7.拟录取为定向就业考生未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定向就业协议。

8.提供虚假信息。



专业课备考建议

其实考研备考我准备了两年也换过学校,在我考上的时候才知道很多同学是跨专业上岸的,所以本科不是本专业的也不用太焦虑,好好准备专业课就行。

这几年大家应该都有注意到本专业的国家线每年都在涨,而且浙师大的题出的也是越来越难,越来越考验你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况且以前很多书出的题几乎是没有的,现在出题比例大大提高,所以加重了考生的负担,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高效备考,找对学习方法很重要。

同时在正式报名的期间大家的心理变化是很大的,因为这跟高考不一样,考研只能报一所学校,所以大家对自己充满怀疑很正常,只需要相信自己相信老师就可以。但是一定不能想着放弃,毕竟都努力过了,去考场看看题也可以积累经验。


①个人复习经验

专业课非常重要,因为我是二战考生,第一年就是因为专业课没有过线,复习的话,要趁早开始,尤其是把书过到第三遍到第五遍的时候,才能渐渐开始明白书上到底在说什么,才能基本上了解里面的一些考点。

汉语基础这一部分需要大量的做题,背诵的话在后期根据做题理解,背起来会更加容易。首先要先把课后题都做一遍,其次是,根据学姐的复习方案和学姐整理的一些题来做练习。专业二是需要大量背诵的,但是这个背诵也是基于理解来进行的,所以要先理解里面的逻辑是什么,尤其是引论这本书到后期背的最牢的,其实反倒是这一本,因为这本书它里面的逻辑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是需要结合一些真题,明白它的答题思路是怎么样的,文化要略这一本书里面细碎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在十月份之前要通过做题来进行查缺补漏,在第一轮复习划重点的时候要尽量准备的仔细一点。


②复习建议 

专业一主要是《现代汉语》这一本书,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字词汇语法,这些都是重中之重,需要结合许多题去练习,多总结,里面也有许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专业一的大题,其实反反复复就是那几个知识点,只要跟着学姐划重点,就基本上都可以解决。

专业二比较重要的是三本书,《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第一遍先把重点难点画好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就是一遍一遍的去背诵,去记忆,这本书和引论是非常容易出专业二的简答题,里面的重难点是需要反复记忆背诵,我基本上是背了七八遍才去考试的。《引论》这本书的知识点有点环环相扣的感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会更轻松,最后这两本书要背到的程度是不看书能在自己脑海里把这两本书的逻辑和框架在脑海中整理出来。《跨文化交际》这本书主要是涉及到专业二的案例分析这一块,这部分有很多技巧和套话,其实准备1到2个星期就足够了,但是前期也是最好要把书上的一些重难点知识点理清楚,这样就有话往案例分析里面写了。


③参考书目(23考研)

354汉语基础

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汉语应用能力

第三部分  汉语语言分析

试卷题型结构

一、填空题

二、简答题

三、操作分析题

四、文言文阅读题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马洪海.现代汉语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3.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北京:中华书局,2018(共4册)

4.国际汉语教学技巧类教材或书籍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

第一部分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写作

试卷题型结构

一、填空题

二、分析论述题

三、案例分析写作

写作题为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1.程裕桢.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孟昭毅,曾艳兵.外国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

3.其他与第二语言习得、汉语国际教育有关的教材及书籍。

材料分析写作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修订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其他跨文化交际类教材及书籍。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