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声声慢·记南海十三郎(歌词/灵感/注释/碎碎念)

2022-08-01 10:42 作者:少爷白衬衫  | 我要投稿

声声慢·记南海十三郎(江誉镠)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

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

曲:声声慢(崔开潮)

策/词/剪辑:少爷白衬衫

唱:佴何

江誉镠:谢君豪(饰演)

剧本编剧:杜国威


梦断秦淮月

寒江独钓雪

拥趸长街满粤港曾冠绝

女儿香影灭

心声泪千叠

情义托与台榭狷狂竞英杰

兵燹成孽

哀鸿遍野

行不得矣履鞋强贼窃

壮怀激烈

笔作枪械

丹心一捧蒙尘空悲切


零落重相见

是天意垂怜

君子知交但凭茶尤清冽

命途多乖蹇

咫尺又伤别

委顿尘絮半生清醒半疯癫

大千世界

苦恨缠绵

浊身不如聊慰青山间

一脉骨血

两处残缺

终究半是清醒半是癫


凤凰雪山巅

飘荡何时歇

天意不肯垂怜任身似叶

踽踽又孑孑

幽幽重咽咽

人生最好一半清醒一半癫



灵感/注释/碎碎念:

《梦断秦淮月》《寒江钓雪》《女儿香》《心声泪影》都是十三郎的作品,本篇开头几句词中皆化用之。我在前片写,是想写他风华年少,风发意气,他二十六岁就是声动粤港澳的天才名编剧,写下的俱是有情有义之词。三十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家山飘摇,他毅然投军,用笔锋作刀枪,激励士气,导人向善。奈何小人猖獗,他一拳砸在任惜花脸上,也是砸在了所有妒恨他的人心上。战争甫歇,已无人再肯聘他编剧,曾经人人追捧的天骄才子,变得“神憎鬼厌”,只剩下落拓潦倒挂满身上。这么窘迫的境况下,他还迎面撞上了让他情窦初开现在却早已嫁为人妇的爱恋,摔碎了那副他承诺为她终身佩戴的眼镜。事业爱情,一无所有,他从飞驰的火车上一跃而下,摔成脑震荡,时年三十八岁,从此时而清醒,时而疯癫,破衣烂衫,满身恶臭。

他以为是上天重新开始垂怜他了,让他重新遇见了唐涤生,他曾对唐生说“我们君子之交就凭这一杯茶”,他满心欢喜,终于肯洗去一身污浊,他以为这是知音复寻,可命运从来不肯善待苦命人半分,就在他穿戴整齐前去赴约的当晚,唐生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年仅四十三岁,这一年他五十岁,他在警局大喊大闹,被人扭送进了精神病院。下片开头写的即是,这一段我看一遍就控制不住大哭一遍,甚至在写下“命途多乖蹇,咫尺又伤别”这一句时也悲伤难抑。“浊身不如聊慰青山间”,这里的青山算是取了双关之意,青山原本多是历代文人放逐山水以求开解自我的意象寄托,这里有取这个意思,同时也在指代青山精神病院。一晃就是五年,他终于从知交零落的噩耗中喘出一口气来,打算于佛殿庙宇间了了残生,可是,天意还要对他赶尽杀绝,老仆附荐,他父亲绝食而亡的讣告成了彻底催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上山容易下山又有何难”,壮怀难酬,情爱幻灭,知音长逝,骨血断绝,茫茫天地真的只剩了他一个,从此他就如枯槁一叶,辗转飘零在长街巷陌在精神病院,最终冻毙寒夜中,享年七十又四,盖在他脸上的是一张名为“雪山白凤凰”的空白画卷。

《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比我的年龄只小一岁,但在我心中,这是最好的电影。2022年7月初,偶然刷到电影解说,看完我立刻就去找了原片来看(我是属于看完解说了解剧情梗概后就不会看原片的,除非我觉得解说无法代替),至今已完整四刷,国语版一遍粤语版三遍,(喜爱片段单独N刷)。最初找到的资源是国语版,配音有点出戏。但是,当我看完粤语版后特意重看国语版偷鞋这一段,才发现国语版把“行不得也哥哥”配成了“哪也去不了了哥哥”,大呼灵魂全无,韵味尽失,“行不得也哥哥”也是历代文人作品常见意象,是模仿鹧鸪叫声,这里是不应该翻译成白话的,我想电影原意本就是用来体现十三郎作为名编剧信手拈来的文学底蕴,所以我再也不看国语版。

借用他人评论的一句“每当他好不容易缓过来一点,命运都会给予他更为致命的一击”。电影中,十三郎的一生无疑是带着浓重悲剧色彩的。他出生富贵,少年聪颖,天生骨子里就带着痴,年少爱恋随口夸赞的眼镜,他承诺要一辈子戴着,后来哪怕镜片碎了,他也一直戴着,真的戴了一生。众人都以为是他恃才放旷,但我以为,他不过是与阮籍“青白眼”一样,孤寒寂寥罢了,对待薛觉先、唐涤生、讲古祥(儿时),他认为可算知音的人,他都是倾心相待的,他是一个非常温柔善良的人,赤心且真诚。可惜,真正的天才只有两种结局,一如唐生早夭,一如十三郎疯癫,但他们都证明了,昔人长绝,文章有价,一曲千金。

另外,不得不说谢君豪丰逸俊朗的外形,以及绝对封神的演技,更加增添了十三郎的人物魅力,几乎每一帧都值得我反复嚼味,可以金玉堆砌,可以衣衫褴褛,“影帝”称号当之无愧,实至名归!这一篇词是我自认为近年来填的最好的,敬献给我最爱的电影角色。填词翻唱,为爱发电,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关注到这部如此优秀的作品!杜sir的这个剧本本身就是处处神来之笔!

封面是截选自江唐初见,十三郎编唱“卖相思”,这一段谢君豪神色身形实在太过娇俏可爱,属于是我单独收藏反复欣赏的片段之一了,另一段单独收藏的就是江唐重见,“相见若似梦”那里了。我多希望他可以永远沉浸于知音唱酬的欢娱里,在金堆玉砌中恣意释露自己的才情,但如果真是这样,他就不是他了。在进行视频剪辑前,我又去看了一遍舞台剧版,相对而言,背景介绍及剧情转折会更细微一些,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结尾处,“归来百战厌嚣尘,一路归程剩一身。只手耕耘天欲雪,壮怀如我更何人?”壮怀激烈,这才是他,温香软玉的文士皮囊下,藏着的是一把凛然不屈的君子傲骨,丹心一捧,碧血一腔,这才是他。

我想,最遗憾的,莫过于这辈子都应该看不到谢君豪再出演现场版了吧。(如果豪叔能再巡演,来江浙沪,我一定要去现场献上我这张迟到的门票!)经典剧本会经久不衰,演员也会后侪相继,这是传承是好事,但我心中的南海十三郎只有谢君豪是。

(视频剪辑基本完成,待歌手录制完成,即可投稿,谢谢大家可以看完我碎碎念至此,鞠躬)

声声慢·记南海十三郎(歌词/灵感/注释/碎碎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