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大的贫民窟,2500名韩国人被政府遗忘
你敢相信吗?在离韩国最繁华的首尔江南区,只有五公里路程的地方,坐落着韩国最大的贫民窟——九龙村。
这是一个在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地方,这里没有马路,没有独立厕所,没有天然气管道,甚至没有门牌。
然而就是在这里,住着近2500名韩国人,他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在发达国家韩国,还会存在如此规模的平民窟?
01
这些贫民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8年,当时还叫汉城的韩国首都首尔,准备举行第二十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众所周知,韩国人是出了名的好面子,为了所谓的“市容市貌”,“国际观瞻”,“给外国人留下一个对韩国的好印象”,当时的韩国政府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们把体育馆,奥运村附近的低收入者,统统强令搬迁,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韩国政府却没有给他们指出明确的去路。
想象一下,你是个生活在1980年代的韩国人,某一天,政府闯入你家,告诉你你的房子被征用了,给了你聊胜于无的补偿款后,限期于XX天内搬离,不然就要采取强制措施。
你会怎么办?有人说找媒体,有人说找律师,但要注意,那时的韩国正处于威权统治的末期,个人诉求根本得不到重视,百分之九十的贫民只能选择服从。
然而搬到哪儿又成了问题。最终这些贫民把目光看向了江南区附近的一处“荒地”——也就是今天的九龙村。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虽然显得荒凉,却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地”,因为这片土地是有主人的——大部分属于一家废品处理厂。
之所以显得荒,只不过是没人愿意在垃圾厂边上做开发。落定之后,一些贫民与废品厂签订合同,以10美元一天的佣金为废品厂回收废品(2020年数据),废品厂也默许了他们在这里搭棚户的需求。
02
自1988年后,九龙村就成了韩国最大的贫民窟,这里占地面积约70亩。
据不完全统计,自八十年代搬迁至此的人,总数曾高达4000人,时至今日,他们的规模依旧在2500人上下,且大多为老人。
和印度,非洲的贫民窟一样,韩国贫民窟的房屋大多也由胶合板,塑料板以及纸箱搭建而成,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2009年,九龙村贫民窟发生了一起火灾,造成6人死亡,2014年又发生了一起火灾,烧毁房屋16间,2017年再次发生火灾,今年的3月4号,又又又发生火灾。
九龙村事故频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片土地,韩国政府也想办法做了一些事情。
据路透社报道,现在的韩国政府每月向九龙村居民发放20万韩币的补贴。按照汇率,相当于1000块人民币,看起来似乎不少,然而首尔的物价却不这么认为。
一桶泡面要1500韩币,一盒牛肉要10000韩币,一个西瓜要20000韩币,相比韩国人均300万韩币的月薪,这点收入只够让他们堪堪不被饿死。
“数十位政客来到这里,发誓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这个地方。但是看看你的周围!什么都没有改变,”
62岁的九龙居民宋淑子曾向英国卫报抱怨:“他们只关心我们的选票,当他们有了选票后,就会忘记我们”。
74 岁的韩英爱在九龙村生活了 32 年,在那里抚养了三个孩子。她每月提供外卖的收入约为 240 美元。韩英爱告诉卫报记者:“搬不出去的原因非常简单,我们付不起房租。”
根据数据显示,江南区一卧一卫的小户型房源,租房价格在35万韩元到50万韩元之间,哪怕算上政府补贴,也不是他们随意租的起的。
那么韩国政府有没有想过改变现状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困难重重。
03
从2013年起,首尔江南区就组织居民代表,专家,土地所有者,开发商和政府人员举行九龙村政策会议。由于涉及方面太多,利益纠葛太大,所以谈了近10年,才稍微有些进展。
举个例子:首尔市政府曾提出以3.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整个九龙村,相当于每平方4500美元,但是土地所有者却认为钱给少了,他们的报价是每3.3平方米18000美元。
因为哪怕这样,都要比一街之隔的江南区公寓每平方米土地便宜30%。
对九龙村居民来说,由于半数以上是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他们搬出去的意愿早没有过去那么强烈。相反,相当数量的贫民希望在九龙村度过余生。
一方面,韩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强烈的恋家情节,另一方面,老年人出于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已经不适合在日常生活中大动干戈。
此外,也有老人不相信官员政府所谓的拆迁安置计划,他们的一生被韩国政府欺骗了太多,拒绝再一次妥协。
根据上个月《每日经济报》的报道,韩国民主党15日承诺,将为九龙村提供一个包括12000套住房的开发项目,其中5000户将以不到市面一半的价格提供给年轻人和新婚夫妇。
然而随着民主党在本届大选的失利,九龙村的开发再次搁置下来。
没有人真的关注九龙村的未来,嘴上说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都是生意,居民尹吉波(音译)告诉媒体:韩国政客都是懦夫,没有人愿意承担任何政治风险。
作者:金陵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