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亡与二次元科幻狂想
“……时至今日,我认为,一部好的作品能给我们带来的最直观、最纯粹的珍贵之物仍是简单的幸福。” ——网络哲学家、互联网评论大师、二次元精神指导建设员鸠什·劳兹曾经如是说过。
《十三机兵防卫圈》。 作为一部科幻作品,它有别于刘慈欣之类理工基础扎实的作者推崇的硬科幻,显然也区分于流行于上世纪美国荧屏信马由缰的太空歌剧。我不知道在科幻迷的资深圈子里对这类作品有没有一个严谨的界定和称呼,但我个人更愿意称之为: “日式二次元特色科幻”。 值得一提的是命运石之门系列也被我归入此类作品,其入选硬性标准不多,仅仅在于拥有一套基本合理妥当,或至少无法证伪的科学幻想逻辑并在作品中占据主要地位即可。 正如石头门不曾对电话微波炉的设计原理做过什么深入详实的解释,机兵、戴蒙斯、感染代码乃至于整个空想铸就的世界同样是作中角色眼中口中即成的现实,而不会有人不解风情到纠结于个中理论。 那么,作为一部科幻作品,如若我们不去追究最硬核的、理论是否能够付诸实践这一问题,相较于其他作品,其魅力又在何处呢? ——对我而言,那是所谓科学的奇迹。
第一次有类似的感想是小时候读《八十天环游地球》,从输了赌约的万念俱灰到峰回路转的欣喜若狂,凡尔纳老爷子以其朴素笔触和精巧剧情带来的莫大感动仍然让我记忆犹新。你不必去依赖爆种和什么血统,存在于大地之上的真理自然会带来一场生活中可行的魔法革命。 十三机兵亦然。 楚门的世界、时间循环与穿越、AI养成、仿生人、巨大机械、外来末日……繁杂庞大的科幻设定像一座只有设计者才知道其出路的迷宫,所有精巧的铺排和繁琐的设计都是为了一瞬间的爆发而来,它服务于这场独属于少年们青涩纯真的冒险物语,酿造出完满落幕的盛大喜剧。 在因幡深雪的歌声里,一切消散的都在以指数级高速重构,程序代码延伸,延伸,无限延伸,跨越几年漫漫的思念,以强大无匹的臂弯去拥抱整个世界。 落夕阳下的校舍、漫步过的小路、安静悠长的步行街、那些树斑驳的影子、擦身而过的情侣…… 依稀又能看到少男少女们在末日下相遇、相识、相爱的身影,外头地覆天翻,年轻人自有笑靥如花。 我选择将这个结局放在开头来描述,正是因为我对它过分的偏爱。太多打着沉重现实旗号的伪黑暗系作品尝试着贩卖情绪、兜售特殊,却并没有一段足够沉重、足够精彩的剧情去支持情绪的成立。而十三机兵——作为一部鲜少有人会在喜剧收尾这点上吹毛求疵的科幻作品,它反而跳出了类型的束缚,大大方方地向玩家送出了这一份欣喜。
碎片化的叙事、混乱无章的视角切换、交错凌乱的年代和人际关系、充斥着谜语人嘴炮和看不懂的暗线伏笔的迷局…… 这是故事开启的地方。 我们追逐着十几位主要角色的视角,以一个旁观者的慎重冷漠和一个参与者的茫然惊悚逐渐闯入这古怪的世界里。 巨大的机甲和外星怪物从天而降? 醒来后发现身边是尸体? 在梦里反复出现身边亲友杀人的场面? 昭和人出现在十几二十年后的街景? 无限死亡的怪兽电车? 会说话的猫? …… 拨开遮眼硝烟,复杂的故事线逐渐开始收束在一起,命运的齿轮拨弄着相识相遇。是甜蜜和快乐的,也是让人不安和苦闷的。 “他们即将面对必将失败的那一天。” 我意识到了这点。 “他们或许已经面对过失败的那一天。” 我开始了解这点。 “他们已经失败过百千次……直到最终必须面对不再能失败的那一天。” 我最不想明白这点。 神盾、纳米、巨大企业、外来造物、权钱交易、时间穿越犯罪者、第二人格塑成…… 惊心动魄的暗流在水下翻涌,真相仍然是一团迷雾,名为故事的怪物扭动着狰狞的触手和犄角,慢慢地向我逼近。 写到这里,想了想,抹掉了关于叙事手法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赘述,我突然想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去追求幸福? ——大概,是因为仍然相信。
相信426真的会完成诺言,成为最初和最终的拯救者,在无尽的轮回中找到那一线微末的可能性。 相信东云的茫然和痛苦并非白费。 相信昭和猛男玉碎的决意。 相信放学三人组之间的羁绊和友谊。 相信乡登、冲野的漫长布局和高速思考。 …… 鞍部线的主打一个全日本都是坐忘道而爷出走一生归来仍是温柔少——仍是一身横练的筋肉(?)、冬坂在复杂浊世中弥足可贵可爱的小小恋心和无敌女高中生的成长、药师寺血泪并煎的苦恋和决意、关之原的迷茫与坚定…… 一场又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 一次又一次,没有出口的黑暗。 这世界真是太小了,小到末日临门时无处可逃,小到容不得一寸藏身,小到有人独自走在夜里,都要害怕自己跟着回忆一点一点地消散成沙砾。
一定会……拯救! 这句话的诞生往往意味着一场是悲剧的终点和另一场悲剧的起点。 和泉十郎。 又是我偏爱的卫宫切嗣式角色——带着老派冷硬的阴沉,男人独自走在黑暗里。 很久之前读过一个小脑洞,说某人天授神谕,获得杀人来使人在另外一个世界获得永恒幸福的能力。过程不谈,十年后,此人成了这边世界最恶名昭著、幼童止啼的杀人犯和那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雄。 ——突然提起这玩意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觉得和泉和卫宫这种疯子真会将其实行。 算计过去的朋友、联合眼前的仇敌、着眼未来的大计……看,他们果然是没什么做不出来的,也没什么是不能牺牲的。 最动人的一片血肉永远藏在最深处,最鲜活的一点生命永远留在记忆里。直到故事逐渐走向高潮,这一鳞半爪的人性永远不会崭露头角。 “我只是想让大家都获得幸福啊!” 和·渣男·连自己也算计·对朋友输出特化版曹老板Pro·泉如是说。 不过,幸运的是,他也确实做到了。 不是卫宫切嗣那样的、在传递中渐渐和解了的两代悲剧,是十郎和十郎的联手,是第一主角和其他主角的羁绊,是土地积攒下来的重量和思念,是夕阳下大桥上深深的一次呼吸,是挥手告别的决意。 交给你了。 ——都交给你。 我的痛苦与挣扎、我的未来与过去。
我深深担忧着和泉这样的角色会在最后沦为发刀的便利用品,毕竟如果我是编剧,我就绝不会舍弃这种送上门的便宜(笑),该说是幸运吗,这位我心目中的暗线主角、无数玩家口中的本作章北海得到了其他同类型角色不曾得到的东西。 ——创作者的怜悯(笑)。 “刀个高人气角色玩玩,嘿嘿。” 老虚和刘慈欣如是说。 我得以现在以一个较为幸福平静的心态来撰写这篇文本正是基于十三机兵这种在现代文娱作品中较为独树一帜的剧情走向,而不必伤感沉浸于东云、和泉、药师寺、昭和男儿团等身上插满了旗,活得岌岌可危的可爱角色们的死亡里。 因为天平那端有了足够的分量,所以这端的幸福也并不显得轻巧,你不会觉得这完满的未来来的轻易,只会垂泪感叹于一路来的牺牲与不易。 那么,也该到收尾的地方了。 我停下双手,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听到窗外涌动的、寂静的声音。 我想象着城市在头顶倾覆,怪兽陨落如雨。 我的视线里落下机兵巨大的阴影。 …… 啊——对了,再附赠一句鸠什·劳兹大师的赠言吧。 “在这个冷漠真实的世界上用数据和公理去触碰浪漫和幸福……这正是科幻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