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能一“混”了之!(发人深省)

人到中年万事休,这是很多中年人的生活状态。
据我所见所闻,不少中年人都是“混吃等死”的心态,而且他们也清楚自己的情况,经常自嘲。
这跟两方面的原因有关,一个是客观的现实压力。人到中年的时候,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已经相对固化了,很难改变。
工作收入关系到衣食住行,中年人又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追求稳定是中年的人自然追求。
但问题在于,很多中年人是有些“意难平”的,这就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了。
之所以“意难平”,是因为对现状不满,而之所以对现状不满,是因为很多人觉得现在的一切不是最好的……
我跟一些中年阶段的人聊天,就发现这个心理很普遍。
有人抱怨自己本该有更好的事业和前途,本可以选择更好的伴侣,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旦有这样的心理活动,他(她)肯定是觉得委屈,如果这种心理和情绪得不到疏解,那早晚会破坏生活的稳定。
从某方面讲,婚姻破裂就跟这个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自己的现状,有些人其实还算满意的,这个不多说。需要讨论的是那些不满意的人,而这些人又分两种。
一种是想要改变现状的人,我知道有少数中年人为此是不管不顾的,抛家舍业也在所不惜。其中不乏“为爱情奋不顾身”的人。
还有一种是接受现状的人,他们清楚改变的困难和风险,所以想来想去不如维持现状,也就是俗话说得“认命了”。
认命的中年人通常很平和,他们经过自我调节,“反正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有过高的期望和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因此生活质量还不错。
但我不建议大家变得这样。
人类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就算以80年的寿命来衡量,人到中年也不能“万事休”,毕竟你才刚进入人生的中途。
世上哪有走到一半的路就说自己“完成任务”的道理?想一想,如果用数十年的时间去“原地踏步”,岂不是太恐怖了吗?
最怕你过得平庸却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世上多少人在为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恐惧,却从不愿意去改变。
不过,说到改变,确实也很难。
首先你要有改变的勇气,去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愿意为此舍弃一些自己拥有的东西。
这就牵扯到你如何评估现在的工作和未来的事业的价值了,你越认同前者的价值,就越难以“舍得”。

另外,你还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生幸福度的问题。要知道,其实很多人是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说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事业,而“事业”这个词跟工作、职业未必是一致的,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位置上做着一份无所谓的工作,实在是对人生的莫大浪费。人到中年,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一“混”了之!
事业的内涵,是指人在天地之间把自己“立起来”。它是你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你的禀赋、才能的结合。自己愿意做且适合自己去做,这也就是所谓的英雄有用武之地。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是蹉跎人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愿意奋斗一生的事业。
有事业才有方向,你当前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方向和速度。“有人今天坐在树荫下,因为他很久以前种了一棵树。”巴菲特所说的就是事业。最后,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