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宅就要多读书丨2020年10月

十月放假8天,回老家混吃等死,一本正经实体书都没有带,倒是看完了两本小白网文。
回来之后工作忙成狗,但还是抽空看完了三本不错的书和一本画册,都是读起来比较轻松的作品,但是都挺好看的——生活艰辛的时候就适合看看这类小“闲书”啦~
本月书单:《月海沉船》《陌生女人的来信》《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暖暖》(画册)

1.《月海沉船》【英】阿瑟·克拉克
看完《与罗摩相会》之后挺喜欢,一口气买了克拉克三本书,结果一直拖着没有看(看书犹如针挑土,买书犹如水推沙……)。前段时间看了《城市与群星》,惊为天人,又接着看完了这本《月海沉船》——依然是科幻黄金三巨头的水准,给大佬献上膝盖。
故事讲的是一场发生在月球“渴海”上的游船事故。内容涉及到船上的人如何应对各种灾难?外界的人如何救援?以及新闻媒体的动向和事故之后众人不同的人生轨迹。
是精彩得让人只想一口气读完的故事,群像与主人公的表现都非常亮眼,对于神奇的“渴海”的构思也非常有意思,而且总觉得黄金时代的作者,笔下的很多人物都自带着一种隐约却真实的英雄主义——我常常觉得这是真正见过战争的人才会有的领悟。
看到这样的作品就觉得,能阅读的人真是幸福。
2.《陌生女人的来信》【奥】斯蒂芬·茨威格
这本是合集,里面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火烧火燎的秘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个中短篇。
说实话,我没有看过好像人人都看过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片,只是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因为这份熟悉买了这本书,却因为并不了解所以兴趣缺缺——好不容易打起精神拆封看起来,发现比我想象的好了太多太多,最近两年看书会越发觉得“名作自有它能流传的点”,不再像更年轻的时候那样沉不下心来了。年纪大一点,时间果然也在我身上有所沉淀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的是一个女人用一生来暗恋一个作家,甚至在他不知晓的地方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在儿子病逝,她自己也将迎来死亡的时候,她终于用一封信告诉了那个无知无觉拥有她一生的男人关于自己的爱恋。非常惨烈却动人。
最有名的当然是第一个故事,但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却是第二个故事,在出轨边缘徘徊的母亲和在大人与孩子之间徘徊的孩子,描写得真实又动人。看完甚至不忍心合上书本——孤独的孩子对于成人的不解和无望,女人和母亲对爱情的期待与身份的认同的挣扎,还有最后,母与子的和解,好的结局却让人感觉到深深的悲哀——值得一看。
3.《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朱生豪
这本书打的是情书集的旗号,我抱着“这辈子不指望孩子她爹这种理工直男给我情书,不如看看别人家的情书”的心情把它买回来,细看发现与其说是情书集,不如说是追求者与被追求者之间的书信集。
这本书内容不算多,我却看了挺久,一天看个一两封,就像看被人的来信一样,还挺有意思的。虽然都是絮絮叨叨的日常生活,间杂些人生感慨和告白,但是至少挺真实的。
看这书好像交了个有点傻气的朋友,然后知道他30+终于得偿所愿成婚,可几年后就去世了,就感觉有点难过。
*这本其实有挺多蛮喜欢的句子,但是摘抄别人的书信的话会觉得挺诡异的,就不做摘录了。
4.《暖暖》卡小N
这本与其说是看完,不如说是“画完”。
因为打定主意好好学画画,所以买了些画册,上课间隙里拿来学习临摹。这本书小小一本,几乎没有文字,但是因为配色很漂亮,线稿也简单,特别适合我这种半瓶水拿来搞事情……所以不知不觉把特别喜欢的图都临了一次,翻车的有,大成功的也有,算是我买得最“有用”的画集之一了……
顺便给你们看看画哈哈哈……






摘录丨拾遗
《月海沉船》
1.人类如何生存,又该如何死亡?这本与逻辑和理性无关,但人之所以为人,依靠的正是这种品质。
2.成功与认同感是最有效的软化剂。
3.所有这一切(战争年代的音乐,进行曲等),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消失了,对世界而言,这是一桩好事。但它也留下了许多高尚且美好的东西——比如说,英雄气概,还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它们会给人们一种信念,身体虽有极限,但生命必将永存。
《陌生女人的来信》
1.情绪可以酝酿,态度可以伪装,但一个人有信念是制造不出来的。
2.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你却对此始终一无所知。
3.只有孤独的孩子才可能聚集起自己全部的热情,其他人则早已在社交活动中滥用了自己的感情,和人在亲密接触中把感情消耗殆尽。
4.没有任何东西比狂热的猜疑更能使一个人变得聪明,也没有任何东西比寻找遁入黑暗中的蛛丝马迹更能使尚未成熟的心智变得成熟。有时候确实只是一道薄薄的门,将孩子和我们所谓的这个真正的世界分隔开,而微风轻轻一吹,他们之间的这道门就被打开了。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