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出自《论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想去讨论死后的事呢?

其实,这句话是有前文的。
《论语·先进》篇中原文如下: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
季路问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侍奉人的事情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去谈论侍奉鬼的事情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活着的事情都没有弄明白,怎么又去讨论死的事情呢?”

按照字面的意思,我们会认为,孔子是不谈论死的事情的。
甚至有人认为这段话代表了儒家对于“生”“死”的基本观点。
其实不是。
这段话的语境是表达孔子的教育方法,尤其是针对子路的教育方法。
季路就是子路。他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性格外向,处事莽撞,对于孔子的提问总是“抢答”,说话不顾分寸。所以,在这里,孔子是批评子路:你“未能事人”“未知生”,其他的事就先别问了。

孔子的话说得很僵硬,也很打击人。但是,对教育子路是有效的方法。
在这里,孔子要求学生先学会“侍奉人”“知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的价值。这些问题搞清楚后,鬼神和死亡的问题就明白了。
所以,这段话不代表孔子对鬼神及死亡的态度。
在《礼记·祭义》中就记载有孔子对宰我提出的鬼神问题的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