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青训的现状分析,孩子升学与走向的一点自我见解

大家好,我是炎月。一直想和大家说一些有关青训方面的内容,也无从说起。又要到毕业季了吗,本来想把这些训练的东西做在视频里面的,但是效果不佳。趁着疫情静下心,写点自己的体会吧。涉及到一些不同的理念和观点,欢迎大家指出和交流。
众所周知今年国足惨败,国内联赛一地鸡毛。导致这样的结果,从客观上来讲,从金元时代开始,这个就有了必然的结果。有个国家叫斐济,小时候知道这个国家是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国家,一直觉得这个国家就是胖子国。长大以后,就知道这个国家在当时也是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然后为什么富?它是一个岛国,没有山,没有田,没有科技的一个地方。原来这个地方因为是岛,每年有很多的候鸟,多少年下来拉了不知道多少鸟粪,形成了一个鸟粪矿而且这个矿很值钱,后来发现了,然后不停的挖鸟粪赚钱,一度这个国家叱咤风云,但是鸟粪挖完就嗝屁了,现在穷得叮当响。因为过惯了好日子,原本老实的土著现在几乎在奔溃的边缘。靠飞来横福的来的,终究是黄粱一梦。因为没有根基,或者连最脆弱的根基都被破坏的体无完肤。我们的足球基础何尝就不是这样。
看过刘建宏老师的一个视频,我是深表赞同的。曾经我们觉得2002世界杯的那批很臭,但是事实证明他们是我们最后的辉煌。至此国足成绩一路下滑,到现在的这个状况。足球这个项目,他需要的是一个金字塔级别的培养模式。曾经的最早的模式基本上是这样的。
基础学校的培养→体校→体工队→联赛→国家队,
反观现在的模式,试问下现在有模式吗?算它有吧。
学校基础→??(民间俱乐部、职业俱乐部T队或者有校队的学校)→???(联赛or梯队)→国家队
我不反驳曾经的这个模式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这个情况下是相对合理的。起码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人员培养的基数,删选上升机制。同样在孩子的训练和质量和时间上起码是有所保障的。反观现在,在看似上升通道上形式多样化,但是实际操作中的实际情况下,这个状况又有多少人真实的知道。
时代在飞快进步,世界上的打法变化,训练的先进理念一直在快速变更和更新。我们现实中的青训有多少变化。这个又要说到一个比较尖锐的话题。教练员的个人素养的提升和整个团队管理的提升有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我相信每一个坚持在自己岗位上的教练都是有一个热爱的心和努力赢得比赛的心。但是是否一直坚持在提升自己,或者说提升了多大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时候我又要讲一个故事。为了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XX ,我相对讲的概括点。概况:有一个市,有40所学校,其中公办30所民工子弟学校10所。曾经学业的比较公办和公办比,民办和民办比。我们当中有一所学校早年呢,它还可以在20-25直接徘徊,到了这两年呢基本就是在29-30名,这两年呢,开放和民办一起比,然后它顺势直接降到37-38名。这个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的国足。然后我们来分析下这个学校,每个上课的老师据他们说都很努力,我们也看到了努力的搞到6-7点下班。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个学习分数一直排在最后几名直线下降?这个是不是就是要分析里面的问题。首先调研老师,老师反映:孩子的素质普遍下降是导致成绩直线下滑的主要原因。我曾经教的孩子有多么优秀。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差。事实又是这样的吗?所谓的孩子聪明无非就是认知力和理解力强,我们现在的孩子和我们20年前比,这个方面简直是天壤之别。那么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到底是聪明了还是笨了,那么就是显而易见了。那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无非就是,曾经的你可能很优秀,但是时代在飞速进步,那么你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是否在进步。就像20年前你教学生,爱迪生用镜子蜡烛代替手术灯光救母一样,现在你还在用这个教育孩子一样。你是否会反思提出疑问?老师同样一直要求孩子们要善于思考和提问,那么目的是通过思考和提问来促使孩子进步。那么同样的道理,老师是不是也需要善于思考和提问来促使自己进步。
我们基层的草根教育者,我们不是理念的缔造者。但是我们可以借鉴新的大纲和理论用于更新自己的理念。大纲来源于哪里,不是我们自己闭门造车来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那么一个连电脑都不会熟练使用的人来说,通过什么途径来学习。有人说新华书店,那么请问下你有多少时间没去新华书店了,再者新华书店能有多少这种类型的书籍可以给你借阅。这个就是现在成绩上不去的重要原因。很幸运,我身边有很多年轻一代教练员都在朝这个好的方向在发展。同时他们的带队的能力也在快速进步,孩子的的能力水平也在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都说孩子到了初中就是一道坎,拦住了一大批孩子的足球之路。同样在一些聊天室中,很多家长都觉得进入了某校某梯队,满满的幻想着以后孩子可以在职业赛场上的风采。好比是考上了某个铁饭碗。现在就又到了另外一个尖锐的矛盾点了。这个就要回到原先一个内容,现在的上升通道的混乱。这个就是也要要求家长们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和对孩子一个理性的认识。同样也要对这个行业的淘汰机制的一个认识。按照今年中超中甲中乙扩军18个队伍满打满算的算,18×3一共54个队伍,一个队伍满编35人来算,在职球员可以有1890名。那么这个数字分到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来讲,这个不亚于成为高考当中的那些佼佼者的难度。当然我这个还是只从零开始计算的非事实依据,如果现实岂不是还要艰难很多。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每一年的孩子也不是以高考的模式来比,因为足球运动员是有基数的,是和同年龄基数来比。这样来看可能又比高考来的简单一点。、
那么你怎么理解你的孩子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你该对他有多大的期望?其实我们的孩子不是一定要以走进职业为最终目标,当然进入职业也是你的最终目标。这句话看似矛盾,但又不是矛盾。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望子成龙,但是现实是很骨感的。就像你的孩子在班里年年考第一,你觉得孩子一定能上清华一个概念。你首先要了解这个班级在同乡镇是什么水平,同县级市是什么水品,再到大市什么水平,再到省市是什么水平,平台完全不一样。跨域一个平台的话很大可能上的结果就是降维打击。反过来说,所以我们要想孩子进步飞速就要让孩子快速提升自己的平台,这个是基础。其次这个判定很简单,当你的孩子到达了最顶级的平台时,你的孩子是否是佼佼者。所谓的佼佼者,起码是在同年龄段能有降维打击能力的存在。如果你能达到这个程度,恭喜你你基本已经可以看见职业的曙光了。再次为什么说只是看见了职业的曙光,因为国内也不只有你一个平台,因此你到了冲刺阶段了。但是真正的冲刺,又要有多少人被删减下来,又有多少人可以递补进来。所以,大家要不断的努力,因为除了成为最好的职业运动员以外,我们还可以成为老师中踢得最好的,医生中踢得最好的,XX系统踢的最好的,某某公司踢得最好的。
因此我们首先根据自己对孩子现状的分析,不要把孩子按在一条路,一路抹黑走到底。我们要理性的看待,以后孩子的成长路程,到底是职业适合还是学校适合。任重道远,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条好的出路吧。